張祁帆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社會適應能力是復雜的社會環境和變化中的各種動態因素,使學生適當應對能力的生存和發展。作為培養專業人才的高職院校更要注重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養成。同時,體育教學在社會適應能力培養上更具優勢,具有其他課程目標培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體育運動能塑造的學生社會適應性品質,對學生而言,社會適應能力是其重要能力之一,尤其是高職生在培養目標上更貼近社會工作崗位,更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目前,受應試教育影響,社會適應能力和大學生實際需求之間存在一定差異與影響。因此,通過體育課程加強對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的實際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體現了時代的特征,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是當前高職院校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部分。高職院校為社會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學生在畢業后大都會從事技術崗位,企業迫切希望學生在上崗后短時間內適應崗位,而學生只有擁有了社會適應能力才能更好的為企業服務,實現自身價值。可見,學生適應能力優良與否與學校自身發展息息相關。其次,培養與提升高職生社會適應能力,是高職教育的基本任務和根本教育目標。教育部對強化高校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提出了相關要求,利用這種方式促進教育的改革,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為國家培養應用型人才,更加凸顯職業性與時實踐性。社會適應性不僅是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體現,更是個體在社會上生存發展所必備的素質。因此,體育教學必須圍繞該目標展開教學活動。這就需要學校依照專業特征來設定課程的規劃內容,將體育教學的優點進行全面利用,對學生進行與之相關的體育項目訓練,令其更好的適應將來所從事的工作。再次,高職學生的特殊性決定了必須對其社會適應能力進行培養。體育教學能幫助學生提升團隊凝聚力,能培養學生的堅韌不拔的頑強毅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等。與大學學生相比,高職學生在學習能力、自學、自控能力上都稍顯遜色,如果沒有對學生們進行系統化的培養就很難適應社會。因此,要依照從學生不同年齡段進行調整與制定。
(一)依照學生職業特征,全面安排相關教學內容。高職院校在制定體育教學內容時,要依照社會的實際需要進行制定,把一些學生們喜歡的,有鍛煉價值的項目對學生們進行教授,要體現時代特征,與時俱進,同時,教學內容要依照學生的職業特點進行制定,使學生擁有職業技能的同時,擁有良好的體能,并適當的在課堂中安排一些提升學生們適應能力的體育項目,將原有的課程結構進行整合,依照學生的專業特征重新將教學體系進行構建。同時注重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指導,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
(二)讓學生們依照自己的意愿來選擇課程,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改善體育課程選課制度,目前體育教學改革實行選修課教學制度,由于田徑項目自身的運動特點使得學生不愿意選擇田徑課程,田徑運動教學受到極大地沖擊,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體育運動在學生人格培養和塑造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因此,體育教師要有意識地從提升大學生社會適應性的角度,向學生講解不同體育項目對學生運動體能、運動技能,特別是個性心理發展的影響不同特點和作用,引導學生根據自身身心發展狀況和成長需求,更加科學合理地選擇相應運動項目的體育課程。
(三)模擬社會情境,培養社會意識。從一定程度上來看,體育課堂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既有合作也存在競爭,機遇和挑戰更是并存,有成功必然會有失敗。在這個“小社會”中學生們扮演了形態迥異的角色,他們既可以是合作者也可以是競爭者,同時也是裁判。在相關競賽與游戲中學生們能夠適應自己的角色,以適應相關環境,在根本上實現與實際生活相連接,將其自身的合作,交流應變能力在根本上加以提升。為學生們將來走上社會創造了巨大條件。
(四)加強對學生意志力的磨練,將其社會適應能力在根本上加以提升。在高職相關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們在參與體育項目的時候都會承受各種各樣的心理與生理負擔,每進行一項訓練都是對自身一直磨練的過程,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夠加以實現。所以說,學校體育鍛煉項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艱苦奮斗品質加以全面培養。在進行相關比賽的時候,成功會令學生的精神煥發,失敗會令學生的意志消沉。在學生失敗的時候,教師們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當學生們身心受到打擊的時候,教師們要告知“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含義。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講究教學上的技巧,并全面觀察學生們的心理活動,在失敗的時候給予鼓勵,在害怕的時候給予安慰,當學生迷茫的時候,則要給予一定的指導。學生們在這種不斷磨練的過程中,更加
(五)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是指學生對自己學習掌握體育知識的程度、水平的簡單了解,是學生對自身發展能力與發展潛力的評估。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自己當前學習狀況更好地認知,更能幫助學生了解當前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通過對自己學習狀況的自我評價,將更好地分配自己的學習階段任務與階段目標,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規劃,并且學生可以通過自我評價實現自身心理上的滿足,從而提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更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體育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