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唯
(河南安陽師范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在巍峨的長白山腳下,吉林伊通滿族自治縣境內,兀自聳立著七座山峰。讓人嘆為觀止的是這七座山峰呈“北斗七星”排列。這就是著名的伊通火山群,她以珍貴罕見的火山資源吸引著各國地質科學家和游客們。
而在這七座山中,最為壯觀的當屬七星之首大孤山。滿語為“阿勒坦額墨勒”,意為金色的馬鞍子。其因美麗的傳說而遠近聞名,又因其位居“七星之首”而倍受青睞。春天,雪白的梨花開滿山野,飄著醉人的清香。
其實孤山真正的美,不在樹,不在花,而在于石頭。
走近大孤山,你不難發現,在山路旁,溝壑邊,奇形怪狀的石頭隨處可見。據說,大孤山曾經有過劇烈的火山噴發,這些石頭是火山噴發后巖漿凝結而成,人們稱之為玄武石,且為別處所少見。
在大孤山,石頭無處不在。山腳下居住的農家,用石頭砌筑房屋的基底,院墻,花壇也是用石頭堆砌而成,線條粗廣而不失精細,方形的院墻內杏花,梨花競相開放,大有一種遠離奢華返璞歸真的味道。
在綠草蔥郁的山坡或是蒼翠濃郁的林間,也會看到一些石頭分部期間,有長方的,有扁圓的,還有類似鵝卵石的橢圓形,春風秋雨,夏暑冬雪,沉默的石頭與鮮花,綠草,蒼松為伴,讓人感到一種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動。也許,這些石頭曾歷經風雨滄桑,然而時光流逝,曾經的艱辛和磨難已煙消云散。
在山的南麓,人工鋪砌而成的石階順山勢蜿蜒而上。這些臺階石均從遠處而來,其大小相仿,形狀類似,顯然經過人工的雕琢,與孤山之石形成鮮明的比照。也許,孤山之石并不為人們所矚目,而甘于平庸獨守寂靜,這便是孤山之石的本色。
龜頭峰是大孤山的最高峰,順著山坡攀援而上,卻也有幾分風險。讓人稱奇的是,山坡之上全是裸露的巖石,遠遠看去很象涌動的波浪,這便是火山噴發后巖漿流動的痕跡。大孤山曾經經歷了一次劇烈而悲壯的蛻變,這石頭便是歷史的見證,透過這些斑斑駁駁的石頭,我們仿佛看見了大自然神奇的變幻的影子,聽到了人類文明經久不息的濤聲。
塔林峰是大孤山的一大奇觀。由多組石塔構成奇特的塔林,如刀鋒如寶劍如伏虎如睡獅。置身于石林中,猶如進入光怪陸離的神奇世界。一座座石峰突兀而起,高低錯落有致,象翩翩起舞的少女脈脈含情,又似千年老者,捻須含笑,視千古世事如浮云……若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大自然竟有如此的妙筆神工。傳說清朝年間,康熙帝北巡路過大孤山,就曾駐足山下,一覽群峰奇景。
青云峰上的青云寺具有悠遠的歷史。然而,歷經多年的風風雨雨,已蹤跡不在。令人慶幸的是,青云寺又得以恢復重建。在綠樹環抱之中。新建成的青云寺氣勢磅礴儀態森然,其飛檐,斗拱,欄柱精細有致。孤山之石沐浴著青云寺的晨鐘暮鼓,享受著遠離喧囂的清幽與寧靜。
如果說,大孤山是一本自然科學的教科書,那么石頭就是它的文字。我們從這本書中讀到了自然界滄桑變幻的風雨歷程,從一個個沉默的石頭后面,看到了閃爍著思想與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