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婧
(黑龍江省雜技團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
中國的雜技大多數都是以驚奇為主,剛開始是簡單的肢體表演,然后慢慢從簡入深,隨著難度加大觀眾的情緒高漲,最后讓人感嘆不已。
繁榮雜技藝術就需要充分發揮出中國雜技獨一無二的藝術特性。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任何事物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都應該致力于對其主要特征的拓展,發揮其本身優勢。而在中國雜技藝術表演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拓展和提高人體技巧。人體技巧不僅可以完美展示出中華民族線條和身形的協調美,還能夠通過人類肢體行為藝術詮釋民族魂。這種藝術精神價值是寶貴的,只有將其進行拓展和延伸,才能夠更加高效地帶動中國雜技藝術的發展,讓全世界欣賞到中國博大精深的雜技藝術。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對雜技藝術的研究,看看世界其他國家的雜技著作,建立起在雜技界里可以普遍接受的專業化理論體系。保留傳統雜技術語的區域化、活潑化、貼切化,改善語用條件,建立科學化、整體化、典范化的雜技理論。
雜技藝術主要是通過形體表演傳遞給觀眾的,即便沒有語言它也能帶給大家視覺感受和內心感受,從而帶給大家更多的啟發和感悟。雜技藝術展示了表演者不凡、精湛的技能,同時也向大家展現了我國不同民族的風采和特點,因此,在創作藝術內容的時候就要以展現我國的傳統文化、勤勞勇敢的人民形象為主體,因為這個節目所包含的不僅僅只是形態藝術,還有我國的智慧與文化,最后再通過一些道具的配合就會讓這個節目更加耀眼,如盤、碗、繩、壇等工具就是運用最多的,這些最普通的工具在演員的操作下就顯得與眾不同了。最后,對于雜技作品的編排需要從細節入手,如對動作技巧的研究就必不可少,節目的內容也是圍繞技巧去編排,包括每一個動作細節、環節都要去合理、精心設計,像服裝、道具、化妝能為整個節目加分。雜技節目就像是一款產品,當環節設計得非常精心、完美它就能深入人心,讓人印象深刻。
隨著全球互聯網技術快速提升,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中,大家對藝術要求提高,所以,表演藝術家就應該挖掘更多的精神美感,在表演結構上也要開拓新的空間,可以和國際的一些演藝家多接觸、多學習,爭取在藝術形式和內容上都能增加更多的創新因素,這樣才能根據現代的時代特點創作出受人追捧的藝術作品。
藝術本身也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呈現新的特點,而創新對于一門藝術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一旦追求傳統而忽略了創新,那么這門藝術無疑會被淘汰,而創新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提高了藝術層次。雜技創作本身就要在抓住本體的同時再去提高它,這樣就能讓雜技藝術得到更好的繼承。不僅如此,我國的音樂、舞蹈、武術也得到了發展,因為這些藝術家敢于嘗試新的東西,通過學習西方技術從而豐富藝術本身,從而滿足了不同時代觀眾的審美需求。
傳承保護傳統雜技、創新發展現代雜技,都離不開雜技人才的培養,中國雜技呼喚高等專業人才。雜技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是進行教學的基本工具,也是培養雜技人才的重要保障。我們應加大雜技教學基礎理論研究的力度,以教材建設為突破口,堅持以嚴謹、科學、可操作及理論聯系實際為原則,構建雜技藝術教材框架和內容體系。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雜技藝術高等院校,切實加強雜技藝術理論研究及專業教育,培育高素質雜技人才隊伍,推動雜技教育科學化、標準化,向更高水平發展。只有形成雜技高等教育專業理論體系,傳承傳統雜技精華、創新現代雜技理念,科學訓練才能使中國雜技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另外,加強學習培訓,定期組織演職員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觀摩國際一流的優秀節(劇)目,與國際一流的導演、演員切磋交流,開拓視野,打開思路,提高教練、演員、管理者的素質,確保創作出高水準的精品力作。
總之,無論是傳統的或是創新而來的雜技作品,最終檢驗它的無一不是市場。雜技作品的終極目的是在舞臺上演出。要充分運用現代市場理念,做好雜技節(劇)目的市場開拓工作。中國雜技藝術要走向世界,通過整合資源,著力創新,逐步從零散節目、單個演員,發展成為能夠“走出去”的品牌節目;要針對國際主流演出市場,打造代表國家形象、達到國際一流水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深受國內外觀眾歡迎、具有市場感召力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