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鐵燕
(廣西貴港市圖書館,廣西 貴港 537100)
引言:在采編一體化下,編與采實現了全面結合,圖書館各項工作的效率都得到了提高,強化了圖書館和出版社、館配商等多方聯系,讓圖書資源實現統一管理、統一編目、統一采訪,這就對調整傳統圖書館采訪的相關工作提出了要求,使采訪工作能夠與采編一體化下的采編工作相適應。
伴隨數字化與網絡化的不斷進步,圖書館內資源結構產生了一定變化,部分圖書館將資源采購的主要內容逐漸過渡為電子資源。部分電子圖書和紙質圖書開始同步出版,讓讀者各方面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傳統的電子圖書采購與紙質圖書采購彼此分離,對應工作人員負責采購對應種類的圖書資源,不過,在采編一體化下,即便圖書資源種類不同也能夠做到共同采購。由于采編一體化能夠前置編目,這使得采訪工作人員能夠在得到書目有關信息以后,同時掌握圖書全貌,將采訪工作人員的采訪負擔大大減輕。
采編一體化還能夠便于圖書館調整資源的結構,若紙質資源為已購買狀態,那么采訪工作人員能夠登陸圖書館系統查閱,對圖書館是否存在相應電子資源進行了解。若紙質圖書有較高的需求量與較大的借閱量,采訪工作人員能夠優先對這些圖書電子資源進行及時配套。若紙質圖書沒有較高的利用率,采訪工作人員只需采購其電子資源。通過這種措施,不但能夠讓圖書館采購經費大大節省,還能使讀者各方面閱讀需求得到完全滿足。例如,某圖書館采訪工作人員對采編一體化特點與優勢進行充分利用,深入把握圖書資源內部特征與外部特征,對電子資源具有的價值進行深入挖掘,將電子資源當成紙質館藏的一種有效補充,使該圖書館不斷增加的圖書閱讀數字化需求得以滿足,奠定特色數據庫構建、學科服務開展的良好基礎。
采編一體化下,各個圖書館與館配商能夠集中到一個平臺,讓原有資源文獻建設的各自為政現狀發生變革。圖書館采購時,館內書目和館配商書目能夠開展交換、查重與比對等工作。協同建設文獻資源時,不同圖書館間能夠直觀的看到彼此訂購數與館藏,這就要館配商與各個圖書館提交編目、書目、訂單、館藏等數據時應遵守統一標準與格式,從而讓館配業務與采訪工作規范化發展。
當前圖書館采訪的主要形式就是招標采購,并且招標采購屬于一種采訪制度的安排。圖書館需要在招標投標中聯系館配商,館配商為圖書館提供書目的價格與信息。部分館配商為了使自己中標,就會將有較高折扣率的書目提供給圖書館,并未充分考慮圖書重復率與質量[1]。而在采編一體化下,實現了圖書館直接聯系相關出版社,該模式使圖書館采訪變得更加方便,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圖書館能夠在展開需求分析以后再作出圖書采購的決定。進入大數據的時代以后,人們能夠在互聯網中搜集任何類型的圖書評價,對圖書評價基礎模型進行構建,確定相應圖書的理論價值,以此來幫助圖書館展開采訪的工作。而且圖書館能夠采取圖書薦購、問卷調查等多種方法對讀者需求有一個大致了解,確定與讀者實際需要相符的書目信息,讓采訪的工作更具針對性。第二,在采編一體化下,招投標工作能夠被量化。圖書館要想對圖書全面有一個深入了解可通過前置編目的信息來實現,轉變了原來的不觀看內容、只觀看價格的采訪方法,讓采購的圖書大大提升了質量。尤其是對于招標投標協議,圖書館能夠進行細化評價指標的有效制定,充分控制圖書內容、類型與主題等。第三,該招投標方法能夠讓圖書館聯合采購綜合質量得到提高。在國內,圖書館主要聯合編目的機構是calis,借助采編一體化還能夠實現聯合采購,不同圖書館聯合機構成員能夠依靠機構品牌實力對物美價廉的書籍進行采購,讓圖書采訪整個工作流程得到全面優化。
在出現采編一體化以后,圖書館原有的工作崗位與方法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此種變化使采訪工作受到了影響。受前置編目所影響,采訪的整體工作質量一般由編目質量決定,這使得編目質量變為圖書館各項業務核心所在,部分控制質量的崗位會有所增多,采訪崗位會有所減少。與此同時,采編一體化將紙質資源、電子資源二者的編目有機結合,使二者采購也能夠同步完成。不過,在揭示內容的方式上,電子資源和紙質資源存在一定差異,尤其是揭示與標引元數據時,原有紙質圖書相應采訪工作人員難以完全勝任電子圖書各項采訪工作,這要求采訪人員應形成學習意識、培養學習能力,通過編目電子資源知識的學習,讓自己能夠在不斷變革中充分適應崗位[2]。
除此之外,編目在采編一體化整個工作過程變成首個工序,表明采購圖書后就能夠直接上架,這使圖書采訪的工作流程被簡化,并對采訪的各項工作提出較高要求。要想讓精準采購館藏資源的目的得以實現,采訪工作人員應將評估圖書質量、分析圖書薦購、調查讀者需求等當成工作的重心,這要求采訪工作人員應全面掌握數據分析、統計等多種技能,然后以數據分析為基礎來進行圖書一體化紙電采購的工作。
結語:總而言之,研究采編一體化下采訪工作發生的變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關人員應對采編一體化概況有一個深入的了解,能夠認識到采訪資源的結構、采訪的標準規范、采訪的招投標工作、采訪人員的崗位等變革并有效適應,從而促進國內圖書館的平穩、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