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西鵬
(菏澤市委黨校,山東 菏澤 274000)
2011年1月30日,胡錦濤同志在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9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最鮮明的特質,是我們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有力保證。”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三同”重要思想(即“同心”思想),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多黨合作理論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多黨合作理論的創新與發展,是新時期多黨合作理論的又一次升華。認真學習領會“同心”思想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是我們各民主黨派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最主要的工作任務之一。
關于“同心”的基本含義,我們可以從以下層面來理解:
首先是黨同人民群眾同心。在“同心行動”中,老百姓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增強對黨和政府的感恩情、信任度、追隨感,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
第二是參政黨與執政黨同心。通過智力支持、扶貧開發、捐資助學、公益慈善等,引導參政黨堅持政治發展道路、傳承團結進步,與執政黨風雨同舟、戮力同心,不斷深化團結合作的政治共識。
第三是統一戰線各界人士與黨同心。統一戰線各界人士在參與中真實了解中國國情,增強社會認同感、責任感、使命感,進一步堅定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團結奮斗的決心和信念。
1.同心同德是政治立場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永遠跟共產黨走是“同心”思想的核心。回顧歷史,過去的90多年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披荊斬棘、波瀾壯闊的90年,是不懈奮斗、自強不息的90年,也是開拓創新、鑄造輝煌的90年。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肩負起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任,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是正確的發展道路。多黨合作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理想的共識,道路的認同,是鞏固和發展我國的多黨合作事業,團結和凝聚廣大成員沿著正確的方向完成民族振興大業不斷前進的根本前提。
2.同心同向是政治方向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同奮斗是“同心”思想的要求。偉大的事業需要堅定的信念支撐和推動。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振興,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之奮斗的目標。目標就是方向。
“同心”是統一戰線存在發展最堅實的根基。統一戰線作為各種力量的政治聯盟,離不開共同理想的感召、共同目標的激勵、共同利益的維系,而根本歸結于人心的凝聚。眾人同心,形成的力量牢不可破,結成的聯盟歷久愈強。只有始終與黨和人民同心,各方面成員同心,統一戰線能保持強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同心”是統一戰線價值追求最核心的體現。
“同心”是統一戰線鮮明特色最集中的反映。統一戰線作為同與異的矛盾統一體,具有獨特的理念、思維、風格和藝術,構成區別于其他領域的顯著特點。以求同存異彌合分歧,以民主協商擴大共識,以和諧共贏深化合作,以榮辱與共堅定信念,從而達到思想、目標和行動上始終同心。這是統一戰線保持特性、彰顯特色的根本所在。
“同心”是統一戰線作用發揮最重要的保障。統一戰線最大優勢在人才,發揮作用的大小,關鍵看各方面成員是否前進方向同向、拼搏奮斗同力、合作成果同享,而根本在思想上是否同心。只有真正對共同事業具有認同感,對團結合作負有責任心,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效能,最大程度地形成整體合力。
“同心”是中華民族自古的美德,是與黨同行的堅實紐帶,是統戰品牌上的閃光標簽,是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同心”是多黨合作的價值丈量,是黨內外人才整合的智慧資源,是差異性中實現一致性的多元凝聚,是一切積極因素調動的最高境界;“同心”是推動科學發展的行為標準,是和諧共贏的堅定信念,是統戰成員拼搏奮斗的成果同享,是執政黨和參政黨團結合作的生動實踐。
2012年11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夢”作了重要的闡述。他指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
習近平同志在今年3月17日的講話中對“中國夢”的深刻作了簡要闡述。他說:“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
這段話包含了這樣幾層意思:
“中國夢”的主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和前提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外交、黨建等諸多方面的現代化,沒有這些方面的現代化,復興就無從談起。
第二,“中國夢”的近期目標有兩個:一是確保在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二是確保在2049年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當前最為緊要的任務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國夢”是歷史的、具體的、實踐的、客觀的,也是純潔的、高尚的;決不是海市蜃樓、虛無縹緲、抽象空洞的烏托邦,而是深深根植于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之中,根植于生機勃勃的社會實踐之中,根植于億萬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之中。
1.“中國夢”是歷史與現實的統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這個通俗形象的概括,既揭示了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主題線索,又彰顯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偉愿景,為黨帶領人民開創未來指明了前進方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文明,長期居于世界文明發展的先進行列。但近代以來,在西方堅船利炮的侵略下,中華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難,輝煌不再,尊嚴難立,中華兒女也從此開始了百年“中國夢”的辛苦求索、艱難追尋。
2.“中國夢”是個體與集體的統一
“中國夢”是建立在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基礎之上的,“中國夢”的核心是實現集體或整體的價值,是通過集體即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共同的理想,個人的夢想是共同理想的具體表現和組成部分,“中國夢”既是個人夢又是國家夢。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個人的奮斗發展與全體人民、全民族的奮斗發展有機統一起來。夢想凝聚共識。當前,開放變革的中國是社會轉型分化的中國。通過“中國夢”把不同階層、不同群體、諸色人等大大小小五彩繽紛的夢想匯聚為一個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愿景,在不同中尋找和呵護共同,在共同中尊重和保護差異,這樣就可以把十三億人的力量匯集于一處。
3.“中國夢”是中國與世界的統一
“中國夢”,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世界和中國都需要“中國夢”。“中國夢”的實現,不同于以往的大國崛起,而是基于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珍惜和平、維護和平的優良傳統、美好愿望和堅定意志,是以和平發展、科學發展為基本路徑和基本方式,中國的發展不是建立在掠奪和侵犯他國利益的基礎上,而是與其他國家和民族攜手發展、和諧發展、共同發展、共享繁榮。
1.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
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為了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那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此賦予民族復興新的強大生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出燦爛的前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
2.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全國各族人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同心”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最鮮明的特質,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歷史和經驗的總結。“同心”思想對于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不斷推進參政黨自身建設,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以“同心”思想為引領,以實現“中國夢”為目標的高素質參政黨建設成為擺在我們每個民主黨派眼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同心”思想是指導,“同心”行動見實效。以“同心”思想為引領,堅持以“同心”思想指導工作、推動實踐,是更好地服務科學發展和實現統戰工作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
堅持以“同心”思想作為方向指引。“同心”思想源自實踐,也指導實踐。在“同心”行動實施過程中,要突出“同心”思想的引領作用,增強與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的關聯度,立足服務發展穩定的大局,高標準謀劃,堅持發揮優勢與凝聚共識并重,更好地彰顯與黨同心、與人民同心的真諦。著眼“同心”思想的目標追求,最大限度地團結引導黨派成員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積極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動實踐,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人民幸福做出積極貢獻。
堅持以“同心”思想加強教育引導。“同心”思想既是推進“同心”行動的精神動力,也是其重要工作方針。要把“同心”作為統一戰線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活動的鮮明主題,體現到學與行的各方面、各環節,貫穿于民主黨派政治交接、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港澳臺海外同胞國情考察等各項活動中,進一步增強廣大成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理性認知和情感認同。
以實現美麗“中國夢”為目標的參政黨建設必須以“同心”思想為引領,堅持以思想建設為核心,以組織建設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能力建設為落腳點,努力建設適應新世紀新階段要求的高素質參政黨。
1.加強參政黨思想建設。這是建設高素質參政黨的核心。在“同心”思想引領下,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共同理想,堅定共識,堅定理想信念,切實使“同心”思想成為各民主黨派成員的廣泛共識。可以通過加強思想教育、弘揚優良傳統、強化思想引領、拓展“同心”載體等手段開展。
2.加強參政黨組織建設。這是建設高素質參政黨的基礎。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為核心,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支撐,以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為基礎,努力培養和造就政治堅定、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后備人才隊伍,為建設高素質參政黨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