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帥
(北票市委黨校,遼寧 北票 122100)
我國地域范圍廣,各地發展差異大,特別是北票這樣的后發展縣區,農村基礎差、底子薄、發展滯后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農業發展仍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最突出的短板,要限時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脫貧摘帽目標,既要治標,更要治本。
北票市隸屬于中國遼寧省朝陽市,位于朝陽市的東北部,面積4469平方千米,總人口60萬,其中城市人口20萬,鄉鎮人口40萬、轄30個鄉鎮、7個城市管理區、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北票市是全省15個扶貧開發重點貧困縣之一,2017年又被確定為全省1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由于工業基礎弱,農業底子薄,第三產業發展緩慢,自身“造血”功能較差,貧困人口較多,脫貧攻堅任務艱巨。
自脫貧攻堅工作啟動實施以來,北票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和省、朝陽市委要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聚焦“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嚴格執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強化落實責任,精準持續發力,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一是駐村扶貧真抓實干。省市縣三級駐村工作隊各顯其能、全力投入,助力脫貧攻堅。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省市縣三級駐村工作隊共投入幫扶資金12231.23萬元,其中直接投入幫扶資金3329.33萬元,協調項目資金8285.71萬元,捐贈物資折款567.53,結對幫扶投入48.66萬元。同時,協調扶持項目108個,指導創建農民合作經濟組織58個,解決各類問題1200多件次。
二是企業扶貧真心實意。深入推進“百企聯百村”活動,工商聯77家會員企業分成9個扶貧分會結對幫扶貧困村,目前已累計幫扶捐助資金150萬元。并通過與貧困戶建立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發展產業項目帶動貧困戶增加收益,如宏發食品、華溢酒業等。同時,各企業為市健康教育扶貧基金籌款400余萬元,對貧困戶學生實施資助,對重特大疾病貧困戶患者在交通和生活上予以救助。
三是結隊幫扶真情流露。北票市委市政府在開展的“萬名黨員拉手貧困戶”活動基礎上,結合“德耀北票、人文川洲”行動,對聯系包扶基層群眾制度進行延伸和擴面,全面開展結對幫扶,實現了全市1.23萬名黨員干部職工與17590戶貧困戶結對幫扶全覆蓋,確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根據所服務貧困戶實際需求,采取多種形式的服務活動,包括幫助春耕生產、種植農作物,宣傳講解扶貧政策、進行掃黑除惡法治宣傳、研究脫貧項目,打掃室內外衛生、修繕房屋、更換門窗、栽植樹木、清理院內外雜物,購買種子化肥、生活用品,捐助衣物、現金等。本年度全市黨員干部職工每人累計入戶3次以上,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35萬元,購買被褥、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1.5萬余套件,清掃室內外衛生5000余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3000余件次。
北票市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按計劃節點有序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經濟基礎薄弱,脫貧任務艱巨,扶貧政策制約因素多、實行難,產業扶貧任重道遠,亟需拓展新路徑,部分干部群眾思想認識不到位,脫貧動力不足,農村人才缺乏,制約農村脫貧和振興。
脫貧攻堅戰進入關鍵期,更需要各級扶貧干部以干事創業、務實擔當的作風,扎實完成黨中央交付的脫貧攻堅任務。要把為困難群眾謀利益貫穿在整個扶貧工作和脫貧工作中,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脫貧扶貧事項,對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脫貧扶貧事項,要充分考慮群眾的承受能力,要從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出發,不走過場,不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著力解決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突出問題,認認真真辦實事,扶真貧真扶貧,讓貧困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絕不干勞民傷財、勞而無功的事。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全面宣傳我市扶貧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準確解讀黨和政府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政策舉措,實事求是地報道和表彰扶貧工作中涌現先進集體和個人。對于奮戰在第一線的基層扶貧干部,應給予更多的體諒和關心,使他們能夠更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貧工作中,并在工作中得到鍛煉和成長;對于敷衍塞責、走形式、搞花架子的基層扶貧干部,要嚴格制度、認真追責,形成獎懲有度的良好機制。
一是重點加強鄉、村公路網建設,規劃建設貧困村到村聯組道路、田間道路,提高建設水平,改善貧困村外聯內通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二是進一步加強危房改造,強化調度,強化督導檢查,注重問題解決,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危房改造任務;三是確保貧困地區飲水安全,加快工程進度,切實解決部分群眾飲水難問題;同時開展供水工程水質衛生學評價,出具檢測報告,形成全市農村飲水安全達標證明材料。
要把精準二字貫穿始終,盯準聚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抓好易地扶貧搬遷、產業就業扶貧和政策保障實施,切實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脫貧,杜絕形式主義和“數字脫貧”。一是建立貧困人口就業能力評估與就業推薦機制,及與之相關聯的扶貧待遇審核機制。針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根據其實際情況和就業愿望,開展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二是加大農村養老工作力度,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為孤寡老人開展親情陪護,心理疏導,提供助餐、助潔、助醫等基本養老活動,實現孤寡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解決養老后顧之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