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
鐵法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曉南礦 遼寧鐵嶺 1127 00
膠帶輸送機主要是由電力系統驅動的用來承載和運輸重量較大或者是數量較多的貨物的工具,對于這種工具,其在力學因素上受到的影響較為重要且復雜,因此,對膠帶輸送機的受力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可以更好地幫助后續的安裝及運行維護技術上的探究。從總體上來分析,膠帶輸送機首先由電力驅動系統提供驅動力,使得傳動滾筒開始進行規則的運動,傳動滾筒上再通過摩擦力帶動膠帶隨之進行運動,從而運動的膠帶再借助其對貨物的摩擦力,帶動貨物進行運動,從而達到運輸的目的[1]。而在這個過程中,影響膠帶輸送機正常工作的因素主要是膠帶打滑的問題,而膠帶是否會打滑主要由以下的三個重要因素影響:
膠帶的最大張力對膠帶輸送機的膠帶打滑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而膠帶最大張力主要受到膠帶輸送機的安裝和運行維護情況的影響。在膠帶輸送機的安裝過程中,其膠帶的鋪設長度應當合理適用,不應過長或者過短,鋪設長度過長或者過短都會影響到膠帶的最大張力。而在運行維護過程中,膠帶輸送機的運輸貨物裝載量,輸送機托輥的運作情況等若不理想,都會影響到膠帶輸送機的膠帶最大張力,從而導致膠帶產生打滑的問題。
膠帶的初張力是由膠帶輸送機在安裝過程中所決定的,當膠帶輸送機安裝完成之后,膠帶的初張力就已經決定了,在整個膠帶輸送機工作的過程中,是無法對膠帶的初張力進行調整或者更改的。膠帶由于長期受到貨物以及滾筒的摩擦力的影響,導致膠帶容易拉伸變形,從而導致初張力減小,使得膠帶松弛,從而容易出現打滑的現象,并且影響膠帶輸送機正常運作。因此,在膠帶輸送機開始運作之前,應對膠帶進行對應的安裝和調整,使得其膠帶的初張力能夠與后續的工作需要相適應。
除了膠帶的最大張力和初張力,還有一項影響膠帶打滑的重要因素就是膠帶的摩擦系數。此處的摩擦系數主要是指膠帶與貨物之間的摩擦系數以及膠帶與傳動滾筒之間的摩擦系數。在物理學中,摩擦系數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物體間的摩擦力與摩擦系數成正比。對于膠帶輸送機來說,其膠帶與貨物之間的壓力以及膠帶與傳動滾筒之間的壓力都是可以確定下來的,因此,在安裝和運行維護中對膠帶的摩擦系數進行調整和維護,能夠有效地提高膠帶的摩擦力,從而防止膠帶打滑。
對于上文進行的分析以及提到的問題,從膠帶輸送機的安裝技術角度,在下文進行了分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托輥組的安裝是否合理,會影響到在膠帶輸送機后續的運作過程中托輥的工作情況,從而對膠帶的最大張力帶來影響,因此,對托輥組的安裝技術進行分析就十分重要。托輥組在安裝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則,那就是要確保托輥組的軸心線垂直于膠帶輸送機的傳動提升中心線。如果不能確保這一點,而在托輥組的安裝與輸送機傳動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出現偏差的話,那么在一些運輸線路較長的膠帶輸送機中,就很容易出現中部跑偏現象。因此,安裝技術人員需重視這一原則[2]。
首先,在膠帶的鋪設過程中,膠帶的兩面分別是與貨物接觸的工作面和與滾筒接觸的非工作面,在安裝過程中,兩者切勿混淆。其次,膠帶是會根據工作傳輸方向設計出一個與之對應的工作方向的,因此在安裝過程中也絕對不能弄反。此外,在膠帶的接頭處,必須保證膠帶是非常直的,這樣才能保證在膠帶輸送機運轉過程中,膠帶接頭處的兩端受力均勻,從而防止膠帶在工作過程中跑偏,保證膠帶輸送機正常工作。這些要點都需要安裝技術人員仔細確認,反復地檢查。
上文提到,托輥組的安裝方向不可出現偏差,但是,在膠帶輸送機實際運作過程中,是無法對托輥組進行調整的,并且,即使在膠帶輸送機沒有工作的時候,在其已經安裝完成的情況下,若托輥組出現方向偏差,也還是很難進行調整和維護。針對這樣的情況,除了在安裝托輥組時細心安裝,多次核查以外,還可以用通過后期的調整承載托輥組的方法來進行調整。利用托輥組在安裝時通常加工有成長孔的特點,根據膠帶跑偏的具體方向,調整承載托輥組的對應的那一側方向向前調整,從而可以減少膠帶的跑偏程度。
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在膠帶輸送機上安裝智能化自動斷電裝置,在裝置檢測到膠帶輸送機的膠帶跑偏時,自動斷電,防止膠帶輸送機持續跑偏運作,對膠帶輸送機產生不良的影響,并且保證不對所運輸的貨物產生不好的影響等。并且相關管理人員應當控制好膠帶輸送機的運輸貨物承載量,防止一次性承載過重過多的貨物,在一定程度上對膠帶輸送機造成損害。此外,在一些膠帶輸送機常用來運輸煤礦類的貨物時,盡量避免輸送機運輸水煤這樣的貨物,從而加強對膠帶輸送機的保養維護。
相關單位可以成立一些膠帶輸送機檢修部門,并且規律定期地對膠帶輸送機進行檢查和護理。檢查膠帶輸送機的膠帶偏差問題、托輥組方向問題以及整個裝置的清潔問題等等,從而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
膠帶輸送機在眾多工業單位里十分常用,相關單位領導人以及工作人員應當提高對膠帶輸送機的安裝和運作技術方面的重視,對膠帶輸送機進行合理地使用和維護,從而降低膠帶輸送機的損害。這樣不僅能夠確保單位工作的正常運行,還能夠提高企業單位的經濟效益,降低損耗,節約社會的資源,從而進一步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