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薩拉木·玉蘇普喀迪爾
(新疆喀什地區澤普縣第一中學,澤普 844800)
智能設備的普及,以及2G/3G/4G/5G 的出現,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等新四大發明使得我們隨時使用手機等通過互聯網進行拍照片、錄影直播、導航、云服務、視頻通話、購物、日常生活繳費、聽音樂看視頻、獲取天氣預報、遙控電視空調等家電,這極其方便了人類的生活。但隨之出現了中學生為了通信不得不擁有手機。有相當多的高中生自控力較差,對手機依賴性較強,不認同學校的相關規定,導致在手機使用上花費過多的時間與精力,影響身心健康和學業進步。這把雙刃劍對于當代中學生出現了弊大于利的局面。
根據目前的市場,大部分手機價格在800~3 000 元不等,大部分學生能夠私自或父母的支持下購買智能手機。據不完全統計,從初中開始使用手機的人數所占比例最高,為54.2%,手機已經很高程度上滲透到了學生的生活及教育方面。這是已經不可逆轉只增不減的局面。
在教育水平因地域等因素有偏差,尤其在偏遠農村缺資源缺老師。通過安裝豐富多彩的網課軟件,學生可以免費或者支付一定的資金觀看自己想看的優秀教學視頻,從而縮小教育的差距,得到更相對公平的教育。因市場需求與市場供應出現了豐富各具特色的搜題軟件,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獨立學習,通過解析提升自己,滿足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望。
隨之社會發展中學生也更需要具備寬廣豐富的知識和文化,更得關注時事及國家及社會甚至國際上的事物的發展情況。因而他們的信息需求顯得更加強烈些。手機及其他電子產品網速越來越快,中學生可以使用智能終端瀏覽網絡資訊信息,快速了解認識學校校園外的社會和國內國外的新變化,大大的開拓了當代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各方面的認知。
目前手機的品牌多樣,功能多樣化。有的中學學生沒有樹立正確合理的適合自己的消費觀念,形成和同學攀比牌子、款式及價格,不僅嚴重影響學生健康思想甚至引發了中學生之間的矛盾沖突,嚴重危害正常的學習生活。
因為網絡中擁有豐富多元化的內容,容易被網絡游戲等雜亂高迷惑性內容上癮。游戲成為部分學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游戲甚至成為男同學之間的話題。嚴重到你不玩游戲不懂得游戲就參與不到同學們課間的話題聊天當中。部分家庭經濟富裕的學生為游戲充值買裝備成為一種常態。對于女同學而言,隨之年齡的上升,刷微博刷微信發微博發朋友圈成為生活當中的習慣,形成了攀比享受的惡性循環。
中學生的交際能力相對較低。隨手機日益普及,面對面眼對眼的交流次數頻率在降低,而形成通過微信QQ 等流行聊天交際軟件來進行信息傳遞交流,部分中學生無論在學校還是家庭中過分依賴于手機,不主動參與現實活動中,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個人的與人交往能力,在某種程度使學生與親朋好友之間的關系疏遠了。所以雖然使用智能手機大幅度便利學生的日常生活,但是過分沉迷于手機,肯定會影響到學生日常的交際際交往能力,不利于學生的日后健康合理發展。
不少學校選擇組織學生定時收手機發手機,用硬性規定限制學生打游戲上網荒廢時間。但久之這幾乎讓學生交一個用另一個的狀況。顯然是目前社會環境中行不通的。從心理學角度上這些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滿足和幸福,得不到贊同和表揚,更愿意沉浸在虛擬的生活當中找到自我。
2014 年教育部頒布的《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的體系,明確學生應該具備的關鍵能力。
作為一所中學的教師,要盡快轉變破舊的教育觀,充分了解學生。正確把握信息時代給中學生教育帶來的挑戰以及機遇,主動迎接所發生的問題,加強引領和管理。在新時代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跟上互聯網發展和新媒體的更新換代,不斷了解學習科技技術、網絡知識,更靈活機動地將新型應用到中學生教育發展當中,充分發揮出優勢,使更好地為中學生提高全方位服務。學校應該多組織學生進行辯論等學生參與感強烈的活動,從線下得到快樂與滿足以及同學家長的贊同與人可。比如學校可以適當組織親子活動,讓父母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狀態,學生也能夠從自己的父母中得到關愛和幸福感滿足感。每學年至少開展心理活動周,能夠充分吸引學生參加,盡量能夠為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減輕壓力。
家長以身作則,要孩子減少不正當使用手機,引導促進他們理正確使用智能設備,父母是關鍵。如果一邊教育您的孩子一邊花時間在您的手機上,成為忠實的“低頭族”,那不僅教育孩子無效,還會讓孩子失去對父母權威的敬重。家長要把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耐心放在工作和學習當中,這么做能給孩子起到一個很好的表率榜樣,也可以跟隨孩子一起進步發展,更有利于親子關系培養發展和良好溝通交流。養成學生艱苦并樸素,勤儉且節約的良好生活態度。組織一些家庭內部活動,學習家庭傳統優秀文化的同時,降低少手機的依賴感覺,從虛擬互聯網世界回歸現實的世界當中參與到豐富多樣的活動。
當今信息化的復雜社會中,手機的逐漸普及徹底使我們的生活習慣改變,也嚴重影響著中學生的日常生活。因此為了消滅手機給中學生帶來的不利弊端,應當學校和家庭及法規等多個方面來加強學生的組織管理,提高中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從而使中學生能夠合理使用智能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