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Travelmole網站12月17日文章,原題:世界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基礎設施計劃——中國將永遠改變旅游業想象一下,在20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100周年——那天早上醒來時的情景: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首先是世界旅游業已經發生了巨變。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出境旅游第一大國,每年的出境游客大約2億人次。按當前的增速,2049年時這一數字很可能更大。這些游客將帶動數十億美元的旅游消費。
中國將規模龐大的“一帶一路”倡議稱為“加強地區互聯互通、開創更美好未來的努力”。文化和經濟活動融入旅游業之中,絲綢之路沿線旅游業規劃勢必會適應中國人的口味。已經有說法稱要在哈薩克斯坦國內和周邊建設拉斯維加斯式的大型賭城和冬季體育運動中心,當然還會出臺更多的規劃。
沿著絲綢之路中線,你會穿過中國、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一路到達歐洲;沿著絲綢之路北線,你會到達美國;沿著絲綢之路南線,你會到達非洲。這很可能將歷史悠久的絲綢之路城市推向前臺,比如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阿富汗的喀布爾、伊朗的設拉子、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以及其他更多的城市。將這些城市與東南亞的眾多目的地加在一起,這就等同于巨大的經濟實力。
除了(陸上及)海上絲綢之路,中國還倡導中俄增進北極航道合作以實現“冰上絲綢之路”,促進北極地區開發。
新絲綢之路橫跨65個不同的國家,因此更廣泛地說,隨著北京建立起自己的規范、規則和制度,中國的旅游業有潛力重新定義更多國家的旅游業、基礎設施、經濟乃至治理。▲
(作者瓦萊雷·特喬萊,陳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