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澳門特派記者 白云怡 陳青青
“在過去20年中,澳門對特區與中央關系的管理十分成功。”17日,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吳志良(如圖)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澳門社會各界均自發且高度維護中央的權威,使中央對澳門亦有充分信任,其特區高度自治反而因此獲得更大空間,形成中央與特區關系的“良性循環”。
真正理解“回歸”的含義
吳志良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澳門回歸20年來最大的變化不僅是經濟騰飛,更在于從制度層面真正將自己納入國家治理體系中。近年來,澳門制定任何政策都會考慮到國家發展大局,與中央和內地密切協商。比如,考慮到國家治理政策的調整,澳門特區政府曾對經濟支柱博彩業的發展采取限制措施。
“澳門真正理解了‘回歸二字的含義,它不是簡單地換個國旗,或是總督變成特首,而是治理體系上的融入和發展戰略上的緊密聯系。”吳志良表示,比起部分香港人對“一國兩制”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錯誤理解,澳門人對這一實踐的理解一直相當深刻、客觀與清醒。
“‘一國兩制從政治學角度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需要在實踐中慢慢探索和完善。既然是探索,就不應有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吳志良表示,探索過程不可能沒問題,但問題可以用協商的方式來解決,“澳門從不會把小事化大,也從來沒有‘茶杯里的風波”。
吳志良對記者說,澳門人清醒地認識到,所謂“兩制”的優勢是通過自身資本主義制度來聯系中國與世界。“這個優勢單靠自己發揮不出來,因為這對英對美都不是優勢,只有通過融入國家發展才能發揮出來。就算有百般武藝,也得要一個舞臺,這個舞臺是內地。”
吳志良認為,澳門的政治清醒有其歷史基因。在殖民時代相當長的時間里,華人事務還是由當時的兩廣總督負責。“澳門歷史上一直是華洋共處但分治,連土生葡人也要雙重效忠,聽從中國政府要求。所以澳門在心態上和中國一直很親密,并很好地保存了中華文化基因。”
在這個過程中,澳門也學會如何與西方打交道,怎樣和他們相互理解、信任并達成合作。“有趣的是,澳門從沒有崇洋心態,因為不需要。華洋共處,天天在一起,沒覺得有什么不一樣。”吳志良表示,這客觀上為澳門的“一國兩制”實踐奠定了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更大社會改革是重要“考題”
今年下半年持續至今的香港“修例風波”對澳門有何影響?吳志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香港對澳門的經濟輻射力和傳媒影響力很大,澳門人對香港的事情也有不同意見,但在對香港“修例風波”的看法上整體保持理性。
吳志良說:“鑒于澳門的社會環境和文化基礎,分離主義傾向在這里沒有生存空間,暴力也沒有市場。比如香港示威者把國旗扔下海的事情,以澳門人的家國情懷根本無法容忍。我曾開玩笑說,這要是發生在澳門,只怕國旗還沒被扔,那個人就要被推下海了。”
在民生方面,澳門政府通過適度開放博彩業使該行業擺脫了壟斷,不僅帶來城市發展和民眾收入的提升,也讓政府的“庫房”更加充實,有能力改善澳門人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吳志良解釋說,“澳門人有免費教育和醫療,能安居樂業,和政府的關系也更容易形成良性循環”。
但吳志良同時提醒,香港這場風波暴露出諸多政治和社會深層問題,為澳門敲響“警鐘”。他舉例稱,澳門現在缺乏更公平、制度性的社會流通渠道,青年人上升渠道不多,專業崗位也很少。如果有一天澳門為謀求更好的發展,更多開放人才引進,是否會引發當地年輕人的焦慮和社會矛盾將成為疑問。
鑒于這一情況,吳志良表示,澳門政府需要減少失誤,增加社會的公平性,避免澳門社會矛盾像香港那樣累積,尤其需要完善收入分配機制,關注中間的“夾心層”和青年人的想法。“澳門青年人對政府有不一樣的訴求,不是簡單得到福利就可以。他們很在意政府是否公平公正,有不滿時是否有渠道表達,澳門立法會的間接選舉是否可以有更多競爭性,這些都是特區政府需要正視并努力完善的地方。”
吳志良認為,目前澳門政府對民情的把握基本準確清楚,但是否有決心、勇氣和有效辦法做出更大社會改革,回應民眾訴求,將成為本屆和未來澳門政府的一道重要“考題”。
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兩大挑戰
近日來,有關澳門將從以博彩業為主轉向包括金融及旅游等多元化發展的消息不絕于耳。據澳門金管局發言人稱,澳門政府今年10月就曾表示正委托國際顧問公司進行“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的可行性研究”。吳志良認為,澳門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角色還有更大空間,推動更多金融業務和人民幣計價交易市場的建立也完全可能。但為實現這一目的,澳門需攻克兩大挑戰。
吳志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第一個挑戰是法律基建。“澳門從整體上來看有法治基礎,但部分法律相對陳舊,急需現代化,尤其是澳門尚未有金融法。因博彩業的存在,政府對金融領域的管理也一直比較僵硬,如要承擔更多金融功能,需先做大量的立法工作。”二是如何培育本地人才和引進專業人才,目前澳門長期依賴香港做金融投資,如何搭建一個培育及吸引大量金融人才來澳的平臺將成為另一個挑戰。
“任何城市都有自己的發展軌跡,不可能被輕易替代,但澳門有極好的發展基礎也是一個事實。”吳志良對記者感嘆道,如果澳門能夠完善自身的一些結構性問題,更加融入到國家發展洪流中,未來一定會踏上更加快速發展的道路。“這種發展將不僅體現在經濟上,更是政治和社會的全面提升,這將是澳門完全可以預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