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確
摘 ? 要: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促使現代人對水工建筑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水工建筑過程中,離不開基坑開挖施工技術的合理利用。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基坑開挖的施工質量會對水工建筑整體施工質量產生直接的、重大的影響,因此,必須要立足實際,采取有效的基坑開挖施工技術,以確保開挖質量。本文主要針對水工建筑施工實踐中,基坑開挖施工技術的應用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水工建筑 ?基坑開挖 ?開挖技術 ?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P23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8(a)-0017-02
水工建筑是水利工程項目的重要構成部分,其施工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水工建筑的作用發揮及工程的安全與效益。在水工建筑施工中,基坑的開挖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基坑開挖質量不達標,就會從根源上導致水工建筑施工質量不過關。不過,在具體的基坑開挖施工實踐中,因為水工建筑所處的位置常會有復雜的地質結構。在此種情況下,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應用基坑開挖施工技術,從而確保水工建筑基礎部分的施工質量,降低對周圍地質、建筑、水文等的影響,使工程順利推進和完成。
1 ?水工建筑巖基開挖技術應用
1.1 科學選擇巖基基坑撐持構造
巖基基坑施工常用的支護主要有澆筑樁支撐結構、鋼板樁支撐結構、深層攪拌樁擋墻結構、掛網噴混凝土結構這幾種。
(1)澆筑樁支撐結構。這種結構的原理就是以混凝土為主,制作混合物,利用鉆孔機械設備,澆筑這種制備好的混凝土混合物,使之形成支護樁基,這樣,就可以在施工中利用這種樁基,來對基坑邊坡周圍的土體進行支撐,確保邊坡的穩定性。從整體上來看,這種支撐結構具有明顯的優勢,例如,施工非常簡單和簡便,具有較強的支撐作用,而且施工過程中不會產生很大的噪聲,也不會發生很大的震動。最為主要的是施工成本比較低。在設計的時候,設計人員應對基坑邊坡實際的土質情況進行深入、全面的調查研究,結合具體情況,來選擇時設計成單排樁基,還是設計成雙排樁基。如果發現基坑邊坡土質是屬于那種松散型的,鑒于其固化程度不高,還要在排樁施工期間,加強對邊坡的保護,保護手段主要是掛網噴混凝土等。根據筆者的實踐經驗,澆筑樁撐持結構與其他支撐結構相比,可以更好地支撐邊坡,保護水工建筑巖基基坑開挖施工。而且,其結構簡單,施工成本低且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因而在水工建筑基坑開挖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2)鋼板樁支撐結構。這種支撐結構因加入了鋼板,因而使得其支撐強度非常高。從結構特點來看,鋼板樁之間的連接是非常緊密的,具有良好的隔水效果。從施工特點來看,鋼板樁可以靈活地進行施工,施工完畢后,板樁還可用于其他工程施工,多次重復使用能有效降低成本。這種支撐結構引起支護效果佳,在基坑開挖中經常被用于擋土。不過,這種結構也具有一定的不足,就是在鋼板樁打入時,由于板樁的壓力作用,會使周圍土體發生擠土問題,而在將鋼板樁拔出時,又會將土帶出,其結果就是使得板樁區域容易發生比較大的空隙。這種空隙的存在,會極大地影響周圍土體的穩定性。
(3)水泥土深層拌合擋墻支撐結構。這種支撐結構主要是借助攪拌設備的作用,將固化劑(水泥)與周圍土體進行充分的拌合,并達到均勻的狀態,這樣就等于建成了擋墻結構,且其強度是非常大的,加上擋墻自重,可以較好地對土體與水的壓力進行有效的抵擋。在具體應用中,可以發現,其既能對擋墻背后的土壓力進行強力的抵擋,也能對墻體背后的水流進行完全的阻斷,同時,還因為其強度大,減少邊坡土體因涌水發生坍塌,將施工中出現的安全事故和水工建筑的安全隱患降到最低。該種支撐結構在土質較軟的巖基基坑中應用比較大,這種巖基基坑呈軟塑狀,巖石含量小,土體也比較均勻,非常適合應用這種支撐結構。
(4)噴錨網撐持構造。這種支撐結構是由錨桿、表層混凝土、鋼絲網等構成的,通過幾種結構的共同作用,能較好地抵擋來自基坑邊坡土體測方向的壓力。這種支撐結構施工不是很復雜,具有良好的支撐效果,在多種土質結構的基坑施工中都適用,施工成本較低。
1.2 結合實際選擇巖基開挖方法
如果開挖施工部位為壩基巖石,需要應用分層梯段松動爆破法,開挖偏差控制以設計要求為基準;如果開挖施工部位為邊坡輪廓面,需要應用預裂爆破法、光面爆破法,開挖偏差控制不能大于開挖高度的±2%;如果開挖施工部位為緊鄰水平建基面,需要應用對預留的巖體保護層進行分層爆破法,開挖偏差控制高程的偏差不能大于±20cm。
1.3 質量控制要點
在巖基基坑開挖施工中,如果基坑開挖面與地下水位相比偏低,就要應用降低地下水的方法,來對基坑內土體的地下水進行疏干,以進一步提升坑內土體強度,降低基坑周圍結構發生變形的幾率。此外,在基坑開挖施工中,還要結合支護結構類型以及當地的降水情況、工程的排水要求等,制定科學的基坑開挖方案。如果巖基基坑屬于軟土基坑,在進行開挖時,必須要堅持分層、分塊、對稱地進行施工,同時,還要做好支撐,使邊坡保持穩定。
2 ?水工建筑軟基坑開挖施工技術應用
2.1 淤泥
在水工建筑施工中,淤泥是經常遇到的,其類型可分為稀淤泥、爛淤泥、夾砂淤泥等集中,每種淤泥都有其相應的處理方式。對于稀淤泥來說,因其具有較高的含水量,加上流動性也比較多大,因此承載能力比較低。施工中,如果發現稀淤泥數量有限,范圍和厚度也不大,就可以將適量的干沙倒進稀淤泥中,這樣就能形成土埂。但如果稀淤泥范圍是比較大的,就要分段倒入干沙,使之形成分段土埂,以達到阻止稀淤泥范圍持續擴大的目的。對于爛淤泥來說,因為其淤泥層比較厚,含的水量也相對比較低,濃稠度較高,因此,在基坑開挖中,比較容易產生粘連問題。可應用三股叉或五股叉進行作業,不適用鐵鍬,如果一定要使用鐵鍬,可將其浸水后再進行作業,從而減少粘連情況。以相同方向進行挖掘,遇到硬土處再向四周展開挖掘。對于夾砂淤泥,因其具有分層性,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處理,較薄的淤泥層要先晾曬表面砂層,基本干燥以后,再對夾砂淤泥開挖,如此重復,直到挖到硬質地層。較厚的淤泥,可依據爛淤泥基坑挖掘技術進行作業。
2.2 流砂
在地基開挖作業中,如果所應用的是明式排水法進行開挖,可能會導致水力坡降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細砂就會摻雜在滲流中形成流砂。這種情況在非粘性土質中比較容易常見。有效控制流砂可采取排和封兩種方法。排的方法能快速排出流砂中的水分,使水分坡度得到顯著的減少;封的方法則能對流砂區域進行合理封閉,阻止其繼續擴大。但若在基坑底層出現翻砂冒水,就需要施工人員在坑底高度較小處,挖掘出沉砂坑,通過竹籃過濾住砂石。一般流砂層不厚的話,直接引流就能處理好。
2.3 泉眼
泉眼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基坑排水作業沒有做好,地下水從較薄處沖出地面,特別是在地質鉆孔部位,非常容易出現泉眼。如果泉眼的水是清澈的,可將其引到集水井中排出。如果是渾濁的,必須要鋪設一層粗砂進行過濾后,再進行排放。水工建筑底部的泉眼,必須要先進行過濾,再應用鐵管進行引流,最終再利用水泥砂漿將引水管進行密封。
3 ?結語
綜上所述,水工建筑基坑開挖是一項非常關鍵的、基礎的工程,施工方應立足實際,科學制定施工方案,確定施工方法,這樣才能使水工建筑基坑開挖施工安全、高效、高質。
參考文獻
[1] 陳碧瑩.探析水工建筑的基坑開挖施工技術措施[J].科技風,2019(9):104.
[2] 周榮玲.水工建筑基坑開挖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7):288-289.
[3] 周軍.水工建筑的基坑開挖施工技術研究[J].低碳世界,2018(12):99-100.
[4] 余敏.水工建筑基坑開挖施工技術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46):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