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翠文
摘 要:受經濟一體化以及國家改革開放的各種政策影響,我國國際貨物運輸事業獲得極大發展,其中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尤其是保險利益原則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通過結合相關研究資料,在闡明保險利益具體含義的基礎上,指明保險利益原則對于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重要意義,立足當前我國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保險利益原則的實際應用,對其現存問題及未來發展提出相應思考與建議。
關鍵詞: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保險利益;道德風險;貿易術語
研究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利益原則,有助于人們對保險利益原則形成正確認知,深刻把握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保險利益原則的基本內容與重要作用。同時也可以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必要理論參考,并為保險利益原則更好地應用在我國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指明實踐路徑。
一、保險利益的具體含義
早在上世紀初期,英國在其制定的《海上保險法》中,便指明保險利益即為所有同海上冒險活動存在利害關系的人,或是和陷于危險中的財產存在法律關系的人,均應當有保險利益。而經過多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保險利益研究當中,并圍繞保險利益含義提出了不同見地,這也使得國際上對保險利益具體含義眾說紛紜。本文在參考國內外眾多相關研究資料后,提出所謂的保險利益應當指的是對于保險標,已經得到法律承認的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可投保的經濟利益。一般情況下,投保人與被投保人之間具有利害關系,當保險標受到傷害的情況下,二者均可因此獲得相應經濟利益。
二、保險利益原則在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重要作用
1.避免出現投機獲利
在國際貨運保險原則當中,保險利益原則是其一大關鍵內容,將其應用在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首先可以從根本上避免投機行為和賭博行為的出現。對于保險標,若投保人具有保險利益,則表明該合同屬于保險合同,反之即為賭博合同。在保險利益原則下,即便雙方簽訂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時,并未涉及保險利益,但他人也無法在無保險利益下通過投保他人的生命或財產以此獲利。事實上,在保險這一概念剛剛出現時,尚未形成完整、系統的保險原則,在缺乏可保利益原則的約束與限制下,有部分投機取巧之人會通過對和自己根本無任何利益關系的船舶貨物進行投保,此時雖然其需要支付一定保險費用,但如果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受到傷害出現損失,投保人便可以因此獲得高額賠償金。事實上,因國際貨物運輸本身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外部環境如天氣等與運輸人員、貨運裝備等因素均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國際貨物運輸的安全性,故而使得保險活動可以被近似于看作是一項高風險、高回報的賭博行為,但在保險利益原則中,明確規定投保人對保險標具有法律承認的保險利益,因此消除了國際貨運保險合同成為賭博合同的可能性,防止有“賭徒”從中牟利。
2.有效控制道德風險
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往往會存在較大道德風險,所謂道德風險指的就是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保險賠償金,保險合同的投保雙方,或是其他關系人故意促成保險事故發生,或是人為將保險標損失風險擴大,由此獲利。在無保險利益原則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導致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部分別有用心之人故意促成保險事故發生,或是在有能力避免發生保險事故時,不作為任由保險事故發生,以此到達獲取高額賠償金的目的。而將保險利益原則積極應用在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也可以對該道德風險進行有效防控,即便保險標發生損失,基于保險利益原則下投保人僅僅只能獲得合同規定的賠償損失金額,無法獲得其它特殊利益。
3.明確保險賠償限度
在保險利益原則當中,明確規定保險利益范圍不允許超出被保險人對于保險標所擁有的實際利益。如果在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投保人投保范圍明顯超出所規定的利害關系,則超出部分并不具有法律承認的保險利益,一旦超出部分保險標出現損失,投保人依然無法從中獲得相應的保險利益即保險賠償金。因此對于國際貨物運輸保險而言,保險利益原則不僅明確規定了保險賠償限度、獲賠資格條件,同時有效防止保險合同向賭博合同轉變,極大地制約了可能存在的道德危險,使得保險的應有效用得以在國際貨物運輸中得到充分發揮。
三、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保險利益原則的實際應用
1.應用于國際貨物海運
當國際貨物運輸采用海上運輸方式時,其涉及的保險利益原則中的貿易術語,以CFR和CIF以及FAS和FOB為主。首先,前兩者分別指的是成本加運費與成本加保險費與運費屬于,二者對于轉移可保利益的規定完全相同。此時買方和保險人在簽訂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時,有可能尚不具備保險利益,而一旦貨物所有權發生轉移,便會立即產生保險利益。此時如果有保險事故發生造成貨物受損,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規定提供相應賠償服務。雖然CFR與CIF在應用過程中,均是在賣方在裝運港完成規定交貨任務時,將可保利益轉移至買方,但處于CFR條件的賣方需要承擔的成本費用只限于貨物成本及運輸費用,在CIF條件中,賣方不僅需要承擔貨物成本與運輸費用,同時也需要承擔貨物保險費用。
FAS與FOB則指的是兩種不同的交貨方式,分別表示船邊交貨與船上交貨。即在國際貨物海上運輸保險中,根據既定合同要求,賣方需要將貨物運至指定裝運港口,且需要將貨物交至買方所指派船只旁邊,才真正完成交貨人物。而賣方在運輸貨物的過程中,也將可保利益一并轉移至買方。在FOB條件下,在裝運港口中,賣方將貨物交至買方指派船只上時,可保利益便已經轉移給買方。由此可見,根據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實際使用的貿易術語,各國貨物風險轉移實踐以及保險利益轉移時間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化,因此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切實結合自身實際與國際貨物運輸需要,在嚴格按照保險利益原則指導下,在保險合同中合理選用相應的貿易術語。
2.應用于貨物空運陸運
當國際貨物運輸選擇采用非水運以外的運輸方式,如空運、陸運時,所涉及的貿易術語通常有CPT與CIP、FCA與DAT和DDP等。其中,CPT指的是運費付至貿易術語,運用該貿易術語的國際貨運保險合同中,將賣方向其指定承運人,包括第一承運人交付貨物設定為風險界限,當承運人從賣方處獲得貨物起,買方便已經獲得可保利益。CIP指的是運費與保險費付至,在這一貿易術語的應用中,可保利益同樣是在賣方將貨物交至承運人時轉移至買方。FCA即貨交承運人術語,雖然與CPT、CIP貿易術語中規定的轉移可保利益時間基本一致,但不同于CPT中的風險劃分,FCA將賣方交付貨物至買方指派承運人,風險轉移與可保利益轉移至買方的轉移時間完全相同,作為風險劃分界限。DAT與DAP兩個貿易術語,在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分別指的是運輸終端與目的地交貨,二者的劃分風險接線均為買方于交貨地點控制貨物,按照合同規定要求,在指定交貨地點賣方將貨物移交至買方的同時,可保利益也一并轉移至買方。DDP指的是完稅后交貨,即在進口國交貨地點中,買方從賣方處獲得貨物移交權的同時,風險與可保利益均一并轉移給買方。另外,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保險利益原則所涉及的另一大常用貿易術語即EXY,表示工廠交貨,其指的是按照合同規定內容,在指定交貨地點由買方負責對貨物進行控制,即為風險轉移界限。按合同規定賣方在將貨物移交給買方供其處置時,可保利益也同樣被轉移至買方處。
四、我國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利益原則發展現狀及相關建議
1.發展現狀
(1)缺乏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雖然我國在“一帶一路”等開放倡議戰略的指導下,正在穩步發展國際貨物運輸及其保險業,并通過積極運用保險利益原則保障國際貨物運輸安全,維護買賣雙方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但由于我國目前制定并出臺的《海商法》與《保險法》中并未對保險利益原則進行詳細、明確、統一的規定,使得在國際貨物運輸保險領域中,對保險利益原則相關的爭論及問題頻繁出現。例如從理論上保險利益始終貫穿整個國際貨物運輸保險業務,無論在投保還是理賠時均具有保險利益,但實踐情況往往具有較高的復雜性,若兩個時間點之間物權發生變動,譬如邁入貨物或將其售出,則極有可能出現只有投保時有保險利益,理賠時無保險利益的情況。同樣,對于采用海上運輸方式的國際貨運保險業務,我國現有的法律也僅規定在保險事故發生時,需要具有保險利益,而在投保階段則對保險人具有保險利益與否缺乏相應的強制規定。因此使得國際貨運保險業務在開展過程中,時常會出現保險利益歸屬時間的爭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2)相關專業人才數量有限
除此之外,我國雖然在發展保險法以及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正在不同培育和引進相關專業人才,但整體來看,我國在該領域中現有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數量仍然極為有限,且許多當前從事與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相關工作的人員,其工作理念與工作方式較為傳統且固定單一。國際貨物運輸及保險企業,由于受到自身經濟實力以及其他現實條件的影響,往往未能有效組織一項工作人員參與相關培訓教育,令其可以長期接受正規、系統的培訓學習,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水平,建設出規模龐大、專業性較高的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團隊。人才的匱乏也成為制約我國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以及保險利益原則有效應用的一大重要原因。
2.對策建議
(1)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及規定
為此,本文建議我國在未來繼續發展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尤其是保險利益原則時,首先需要盡快立足本國國情與國際貨物運輸保險需求,通過主動學習和借鑒英國等發達國家在該方面的先進經驗、優秀法律,盡快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為實現國際貨物運輸的長效穩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例如在對《海商法》進行補充完善的過程中,我國可以將雙方在簽訂國際貨物海上運輸保險合同時,一旦發生保險事故,被保險人具有保險利益,此時保險合同應為有效合同。使得在國際貨物海上運輸中,買方可以用自己的名義規范訂立相關合同,切實保障自身合法權益。此外,我國還可以在法律規定中明確規定,投保雙方為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利益享有者的,若保險標受損時其現有保險利益,才可依法享有保險標受損時獲得經濟賠償的權利。
(2)重視高素質專業人才培育
我國在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也需要高度重視對相關專業人才的培育力度。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同步走戰略,即一方面國家需要盡快敦促相關企業及培訓機構,定期組織現有從業人員參加與保險利益原則、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等相關的專業培訓教育,使其能夠不斷接觸學習更多先進工作理念與工作方法手段,為推動我國國際貨物運輸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另一方面,我國也需要積極從社會上大力引進在相關方面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和扎實專業基礎知識技能的優秀人才,從而不斷擴充國際貨物運輸專業團隊規模。
五、結束語
在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保險利益原則對于控制道德風險、規避賭博行為等均發揮了關鍵作用。針對我國目前在國際貨物運輸保險領域應用保險利益原則所存在的,缺乏相關完善法律法規與大量專業人才的問題,日后國家還需要不斷建立健全相應法律,補充完善各項法律規定同時重點加強該領域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育與引進,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國際貨物運輸業實現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敬萱.淺析可保利益原則在國際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運用[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5):202-203.
[2]梁媛媛.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保險利益[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8,18(09):41-43.
[3]顧美玲.淺析國際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保險利益的相關問題[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40(0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