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恬慧
摘 要:應收賬款作為賒銷的主要手段,能夠擴大銷售數量,提高公司利潤,但是賒銷量過高會加劇公司壞賬風險,降低公司盈利水平,易造成公司資金緊張的局面。本文以A公司為主要研究對象,對A公司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其存在以下問題:應收賬款風險防范意識不明確;應收賬款風險評估機制不完善;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管理不健全;應收賬款風險監管措施不到位。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具體改進策略:明確應收賬款風險防范意識;全方位獲取客戶信用信息;完善客戶信用檔案;嚴格實行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增設信用管理部門,完善組織結構;采取全面的應收賬款監管措施。
關鍵詞:應收賬款;內部控制;A公司
A公司是一家從事電力及新能源行業的電力公司,其主要業務有電源、新能源、環保相關產業及產品的開發投資、建設、生產等,同時為用戶提供電力設備和新能源產品應用解決方案。其在電力技術的開發應用、運營管理和電廠建設等方面實現多個首創,擁有許多里程碑式的示范項目,是中國最大的上市發電公司之一。由于電力產品的特殊性,一般都是先用電后付款,加上公司不斷開拓市場,使得該公司的應收賬款總額隨著營業收入的增加逐年遞增。隨之帶來的是應收賬款回款周期延長,壞賬和呆賬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因此,對該公司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找出相應改進策略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A公司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的現狀
1.A公司應收賬款的現狀
A公司的應收賬款金額在2016年-2018年呈上升趨勢,其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也在不斷提高,從12.27%上升到14.52%,遠高于行業均值7.1%。同時,應收賬款2018年比2017年增幅明顯,高于營業收入增幅。從應收賬款周轉速度來看,A公司2018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從2014年的8.68降低到7.31,遠低于行業平均值14.08,而其周轉天數也從2014年的41.46上升到49.27,遠高于行業平均值25.57。另外,A公司的壞賬計提比例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8年同行業上市公司應收賬款計提比例約為0.15%左右,而A公司達到了0.19%,顯著高于行業平均值。綜上所述,該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及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應收賬款的周轉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計提的壞賬比例也顯著高于行業均值。由此可見,該公司的應收賬款現狀不佳。
2.A公司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現狀
本文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分析A公司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現狀:
(1)應收賬款的內部控制環境
在經濟緊縮的大環境下,A公司沒有從長遠角度考慮公司的發展,為保有或擴大市場份額,其采取大量賒銷措施進行了一系列的營銷活動。同時,管理層缺乏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意識,事先并未對賒購公司的信用狀況進行全面調查,盲目地把商品賒銷出去,忽略了客戶拖欠的大量流動資金是否能夠及時收回的問題。另外,在具體實施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制度時,主要以財務部門為主,其他部門配合,但除財務部門之外的員工大多并不重視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的工作,履行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制度的責任意識薄弱。
(2)應收賬款的風險評估制度
A公司并未在應收賬款風險評估方面設立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該公司的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工作由財務部門和銷售部門共同負責,財務部門主要通過分析銷售部門收集到的客戶資料來判斷客戶的信用狀況,主要包括客戶的營業執照、銀行證明資料和公司報表等,這種方式比較單一,不能全方位地了解客戶的實際情況,從而影響應收賬款的回收。
(3)應收賬款的控制活動
銷售管理方面。A公司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的銷售措施和方案,明確各個銷售環節的分工。通過《銷售管理制度》制定了現銷和賒銷的管理制度,通過《銷售合同管理規定》制定了銷售合同的擬定。銷售部門負責管理銷售環節,但在應收賬款的回款方面,沒有制定明確規定,存在較多管理空白。
績效管理方面。銷售人員的工資由底薪和銷售提成組成,在這種以銷售額為導向的傳統績效考核制度下,銷售人員往往會為了追求更多的銷售量而忽略應收賬款的回款情況,忽視客戶的信用狀況,對應收賬款的回款催收并不積極。同時,公司對于銷售回款方面并未有相應的獎勵措施,也沒有懲罰規定。
財務管理方面。A公司根據《會計法》等相關法律制定了一系列的會計處理程序以及核算方法,但具體實施時存在審批不嚴等管理問題。財務部門負責應收賬款的核算環節,與銷售部門在應收賬款方面沒有明確的責任劃分,存在溝通不暢的問題。
(4)應收賬款的監督制度
A公司每年都會聘請外部審計機構來對公司內部的財務狀況進行審計,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核查,對經營效益的真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做出評價,但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審計人員不可能對公司的內部經濟業務進行完全準確的評定,存在一定審計風險。
通過以上對A公司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A公司具有一套較為完整的應收賬款內控體系,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二、A公司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應收賬款風險防范意識不明確
A公司采用賒銷的方式盲目擴大銷售所形成的應收賬款,產生了嚴重的收款風險,削弱了公司的付現能力,降低了公司的機會成本。從這可以看出公司對于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意識不明確。公司的管理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過程,管理層的理念直接影響中下層員工的職業素養,管理層對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意識不明確,未對下級人員嚴格要求,從而導致下級人員如銷售人員單純為了業績而銷售,從而忽略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
2.應收賬款風險評估機制不完善
目前A公司內部應收賬款風險評估機制不健全,沒有明確的應收賬款風險評估制度,僅僅是依靠收集到的有關客戶的基本情況以及以前的交易情況對客戶的信用狀況進行評估,沒有進行實地走訪與觀察,單一的評估方式會影響對于客戶信用能力的正確判斷,從而增加應收賬款的壞賬風險,不利于公司的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管理。
3.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管理不健全
A公司目前存在各部門之間溝通不及時,銷售與核算環節相分離的問題,使得放款與收款的工作配合不協調,讓原本可以收回的應收款項成為了呆賬,造成了賬齡老化。另外,對于銷售人員面對收款的消極態度,該公司沒有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導致應收賬款回款困難,收回時間加長,最終降低應收賬款的可回收率。
4.應收賬款風險監管措施不到位
公司對于應收賬款所產生的風險監管不到位,只是在其出現問題時在年報上進行披露,外部審計也沒有針對應收賬款提出改善意見,使得應收賬款出現問題時不能及時反饋給管理層,拖延最佳改善時機。
三、改進A公司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的策略
1.明確應收賬款風險防范意識
A公司可以通過相關培訓使管理層認識到對應收賬款疏于管理產生的嚴重后果,從而加強管理層的風險防范意識。另外,針對管理層制定專門的獎懲制度,促使管理層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應收賬款內部控制活動中去,加強對相關員工的監督和引導,從而促進公司全體員工應收賬款風險防范意識的提高。
2.完善應收賬款風險評估機制
A公司需采取相應措施時刻關注客戶的信用情況,掌握其信用動態并根據不同的信用狀況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完善應收賬款風險評估機制。具體包括:
(1)全方位獲取客戶信用信息
A公司不能僅僅依賴相關資料及以往的信用狀況對客戶的信用狀況進行判斷,需借助多方面的力量全方位地獲取客戶信息。獲取對象包括客戶的業務員、客戶的客戶、客戶的供應商等等,并進行實地走訪和不定期走訪獲取更多的信息。
(2)完善客戶信用檔案
獲取客戶信用信息后就需要建立相應的信用檔案,從而使得該信用信息能夠長久發揮作用。可以根據合作的程度將客戶檔案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信用良好的老客戶,第二類是合作不久的仍處在磨合期的新客戶,第三類是有意向合作的潛在客戶。另外,根據收集到的客戶信息,從品質、能力、資本、抵押和條件這五個方面來進行評價,即“5C”信用評價,從而確定客戶的信用等級。最終劃分為A、B、C類。A類指在經營規模、信用狀況和財務狀況表現良好,具有良好合作基礎的老客戶,對該類客戶可以享受最高級別的信用政策和折扣優惠;B類指經營規模、信用狀況中等,有一定的合作基礎,但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表現一般,該類客戶可以享受一定的信用政策,但要時刻關注其還款能力,根據情況隨時做出調整;C類指經營規模、信用狀況和財務狀況均表現不佳,且曾有過信用危機,該類客戶不能享受信用政策,要嚴格關注其財務經營狀況,同時盡可能采用現金交易。
3.健全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管理
(1)嚴格實行不相容崗位相分離
A公司應將工作內容存在重疊部分的職務進行合理分離,使各部門各司其職。其中需特別注意的是銷售部門與信用評估部門應該進行崗位分離,以此防范銷售人員單純追求利潤而忽視客戶信用的風險。同時,銷售部門與財務部門也應該明確責任,在遇到應收賬款回款困難的狀況時,財務人員制定相關催款計劃,而銷售人員負責具體執行。
(2)增設信用管理部門,完善組織結構
對于A公司來說,與應收賬款最為相關的兩個部門就是銷售部和財務部,但在現實中,這兩個部門對于應收賬款的責任劃分不明確,出現問題時互相推諉,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從而健全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管理。
4.采取全面的應收賬款監管措施
在對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程序的設計、有效性分析及執行方面,除了外部審計人員外,最關鍵的還是公司內部的自我審查和監督。因此,A公司應該組建一個專門的內部審計小組,通過觀察、訪談、文件查閱等形式判斷相關人員是否履行相關規定以及應收賬款的質量,從而加強對相關人員以及應收賬款的監督管理,在出現相關問題時及時傳遞給管理層,從而確保問題的及時解決,最終在確保各部門各司其職的同時降低壞賬率。
參考文獻:
[1]Pedro. J. Garcia, A dynamic perspective on the determinants of accounts payable [J].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10, 34(4):439-457.?
[2]Ferrando H, Mulier K. Do firms use the trade credit channel to managegrowth [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13, 37(8):3035-3046.
[3]李芳萍.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6(02):72-73.
[4]田豐琴.淺議企業如何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J].企業研究,2013(04):84-85.
[5]張先敏.A餐飲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財務與會計,2017(0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