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西鴻
作家
有個長輩病了,我開車去昂蒂布看望。這個地區每逢假期就一路堵車,等泊好車,走進陽光猛烈、樹陰下漫天蟬鳴的小院,看到長輩正接待她的老友,一個也是居住在昂蒂布市的長者。此刻兩個老人正舉著一本名為《昏眩和信念》的書談論著,這本書是老友帶來探望病友的禮物,比利時作家史提芬·朗伯特著,2015 年出版。
這里必須先介紹一下昂蒂布這座城市。它位于法國南部,號稱“蔚藍海岸”,離尼斯二十三公里。昂蒂布古跡遍地、海景獨秀、冬暖夏涼,比如早上炎熱,晚上一定會是個秋夜。它的天然氣候、遺跡保存、普羅旺斯民俗風情以及時尚、藝術等等是“顏值”與“品德”的總和,以至今天提到昂蒂布,必定和世上那些赫赫有名的隱士連在一起,丘吉爾、畢加索、馬蒂斯、莫內、菲茨杰拉德等等,都在法國蔚藍海岸的昂蒂布居住過。丘吉爾退休后在此生活到離世。
法國人如果認為某些歷史景物需要加以保存,這時就會顯露他們特有的耐性、創意和經驗。我去過昂蒂布的畢加索紀念館,這種感覺尤其強烈。直白說,對不諳畢加索創作史的參觀者,都會在法國人的幫助下得到啟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熱那亞一個銀行業望族格里馬爾迪王朝成為摩納哥公國的統治者后,興建了一系列古希臘城堡,在昂蒂布1608年落成一座,1702年這座城堡成為當地市政廳,1925年轉成博物館。畢加索1946年來此住了六個月,1957年被授予昂蒂布的榮譽市民。1966年,格里馬爾迪城堡成為世界上第一座“獻給畢加索的博物館”,畢加索和后人向博物館捐獻了二百四十五件藏品。就是在這堵外表仍舊保留歐洲13世紀古希臘面貌的土墻內,我看到畢加索、費爾南·萊熱、漢斯·哈同、尼古拉·德·斯塔埃爾的遺世作品。
“法國抽象派畫家”尼古拉·德·斯塔埃爾,這個人是俄羅斯裔,出生于圣彼得堡,受十月革命沖擊,孩童時代就隨家人流亡波蘭。七八歲時父母雙亡,尼古拉成為孤兒,被比利時紅十字會的一個俄羅斯家庭收養。他十八歲進入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進修,后加入雇傭軍,在非洲為軍隊做繪圖員。1920年代是法德大戰后短暫的“藝術好年代”,德·斯塔埃爾造訪美國、西班牙和意大利,二十八歲前,他創作了一千多幅畫作,因對其作品通通不滿,他輕易就毀掉了其中一半(太奢侈了?。。6藲q后,以現在畫界行家說法,德·斯塔埃爾百分百轉入抽象派和新表現主義(法國人稱具象派)交錯的畫風,三十歲開辦首個個人畫展,四十歲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其職業生涯第十五年,就在最輝煌的1955年,四十一歲的盛名畫家德·斯塔埃爾,從昂蒂布他畫室的二樓,以頭撞地的方式跳樓自殺了。
德·斯塔埃爾“像幾何數學”般的多維抽象畫作,那幅“La composition”今天以三百五十萬歐元售出了。
任何自殺行為都有著復雜的原因,這個舉動由自殺者本人體內的“秘密發動機”啟動,據說自殺者也無法知曉當中的秘密,更何況德·斯塔埃爾,一個思想、行為都極其深奧難懂的藝術家。
眼前攤在我們下午茶桌上的《昏眩和信念》,就是寫的尼古拉·德·斯塔埃爾的故事。作者僅把德·斯塔埃爾的兩幅抽象派畫作,引申出兩個部分,故事寫了二十四章。我瞬間產生一個念頭,一個把自己精神上的痛苦隱藏于昏暗深洞的詩人,最后以一個無法忍受自己天賦的畫家身份終結。這部薄薄的書,讓我們花了整個下午談論。在長輩面前我強逼自己收起茫然相,發揮有限的想象,可是,德·斯塔埃爾對我來說,依然是很難理解的。
在德·斯塔埃爾的橫空天賦和自取了結的事實中,我只看到一局絕世悲情。我低頭無語。還有更無語的,是患病好友送的一本自甘滅亡的書,也令我十分茫然。可是,在德·斯塔埃爾生活的昂蒂布市,在聞名的蔚藍海岸,這一切是被允許的,是被欣賞的。我在夏蟬煩躁的鳴叫聲中,低下茫然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