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珍池,廣州市司法職業學校
何為廉潔?古書有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潔。意思就是不接受別人的東西叫廉,不同流合污叫潔。一說到貪污腐敗、同流合污這些詞我們總覺得這是有官職有權力的人才可能犯的錯誤,小小教師一沒官二沒權,“廉潔從教”于教師而言似乎多此一舉,沒有學習的必要。事實上,廉潔從教有很深廣的內涵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去理解、去學習、去執行。
每一位出自師范院校的教師都不會忘記“師范”二字的含義: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修身養性,是廉潔從教之根本,是身為一名教師一生都需為之修行奮斗的功課。廉潔從教除了指不收受賄賂,不接受吃請禮品,同時也指教師要品德高尚,行為純潔,不偏袒、不徇私,以身作則,教化學生,純潔風氣。
育人先育己,個人的修為對于教師而言至關重要。如果教師自身價值觀墮落,那將如何去教育他人?教師應該為學生的楷模,一位學高身正的教師,好學生會學得更優秀,差學生就算不進步,也定不會變得更差,這就是一位合格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價值所在。教師之所以受人尊重,不是因為他的身份,而是因為他的行為。行為不端的教師不但得不到尊重,還會被人怨恨和鄙視。身為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應該時時關注自己的思想狀態,及時調整和端正,慎微慎獨,自覺抵制各種傾向和誘惑。
慎微就是要注重細節和日常小事,不以惡小而為之。慎獨就是要注意獨處時的思想和行為的自我監管,在別人聽不到、看不到的時候,也嚴格要求自己,不做任何違矩之事。慎微慎獨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至高境界,是從思想的根本之上踐行廉潔自律的一種方式。
如今社會變化迅猛,經濟的發展之快,另很多人產生差距感,產生攀比心理。大家都爭著想一夜暴富,想過上奢侈靡費的生活。個別教師經不住誘惑,產生貪婪思想、拜金思想,為了收刮斂財不擇手段,傷害了群眾情感,敗壞了教師形象,給教師隊伍帶來及其惡劣的影響,令人憤恨和惋惜。為此我們一定要要強化廉潔意識,進行廉政從教的宣傳和教育,加強師資隊伍廉潔建設。教師要自律,更要他律,才能維護良好的教育風氣和環境,形成和諧健康的教育氛圍。
不忘教書育人的初心,才能在忠于職守的路上有始有終。教師除了肩負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同時還肩負著重塑學生心靈的重任,是青少年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傳遞者和塑造者,任重而道遠。因此,初心對于教師來說格外重要,如果初心和宗旨都已遺忘,那么即使懂得再多,也于教育無益。
一名優秀的教師除了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還需要豐富其他知識,讓自己更博學多才,才能讓學生信服、佩服和靠攏。可惜有很多教師登上講臺后便開始固步自封、思想僵化、不接觸新事物、不嘗試新教法,總抱著最原始的那一套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讓課堂了無生趣,死氣沉沉。所以,精進學問,開闊見識,也是教師修身、養性、執教的一個重要方面。
教師不是普通職工,不是在幫別人打工,而是在做一份事業,一份重塑靈魂的偉大事業。這份事業的完成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未來社會的發展質量,從而反過來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因此,教師不能有 “打工者”想法,認為教書只是一份為了賺工資的普通工作,如果只有這種覺悟和境界的話,那他是不適合從事教師行業的。身為教師就應該有傳道解惑、教化育人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很多教師剛開始工作時還是有這份信念的,隨著歲月地流逝,意志地消退,初心地淡忘,最終淪為沒有追求地、得過且過地“上課者”。
因此,加強教師隊伍的思想建設,使教師從內心深處樹立起忠于育人事業的意識和愛崗敬業的精神,端正職業態度。怎樣才算忠誠于教育事業呢?有這幾個參照標準:
第一、要有主體意識,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來教,把學校當自己的家來參與,把搞好教育事業當自己的理想來奮斗和實現。
第二、要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只有擁有一顆對工作的無限熱愛之心,你才能忠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才會有強烈的職業責任感。愛崗敬業,甘心奉獻,潔身自好,廉潔從教。
第三,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一心為教、無心功利、潛心治學、愛心育人,這樣的教師才是純粹的教師。
每一位國家公民都應該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單位相關紀律,作為行為示范者的教師,就更應該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堅持依法辦事,按規矩辦事,強化遵紀守法的意識,做好青少年的表率和示范。要做到遵紀守法,前提得知法、懂法,教師也不是天生什么都懂,所有的東西也是后天學習而來,所以對教師隊伍也應該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培訓,才能讓教師不至于因為不懂法而犯法,犯下無知又令人惋惜的錯誤。
各行各業都有相應的職業制度,廉潔就是守制度。作為教師,就是要嚴格執行工作規章制度,按教師崗位工作的標準辦事,恪守教師廉潔制度和師德,不因私事廢棄了公事,不為私利廢了公道,公正嚴明。只有牢固樹立起制度和規范意識,才能約束教師的言行,形成廉潔從教的作風,最終得到學生的愛戴和社會的尊重。愛崗敬業是師德,也是廉潔從教的要求。一個教師能否承擔道德責任,與他的專業水平和道德水平密切相關。教育是靈魂工程,教師是良心事業,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如果一位教師只愛學生,那么他是一位好教師,如果一位教師只愛事業,那么他也是一位好教師,如果一位教師既愛事業又愛學生,那么他一定是個完美的教師。
身為教師,格外講究一個禮字,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為。在學生仰望的講臺上,對社會發展不利,對人民團結不利的話不能信口開河、以訛傳訛,這不是一名教師該有的行為。教師的職責是凈化人的心靈、美化人的行為、傳遞真善美、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團結。問題不是不可以講,而更多的應該談解決辦法,而不是一味的失望、抱怨、憤慨,青少年學生是沒有多少自主思考和辨別真偽的能力的,他們往往會全盤接收教師的言論,這會對青少年的內心世界帶來非常灰暗的影響,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社會的長治久安,也于教師的使命背道而馳。
愛崗敬業應該怎么理解和具體操作?愛崗不是去愛那張不動的講臺和黑板,而是熱愛與崗位有關的一切,愛崗敬業最重要的表現則是愛學生、愛教育。我們提倡的平等,是針對一切人的平等,學生雖小但也需要平等、需要公平對待。教師對學生應該一視同仁,決不歧視。一個優秀的教師會對每一位學生充滿愛和關懷,孩子就像一顆樹苗,你給他澆灌的是愛,他則生長出愛,你給他澆灌的是冷漠,他則生長出冷漠。老師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就應該給予學生什么樣的關愛,這才是對自己對學生最本分的教育。老師的一個不當行為,很有可能就會摧毀一個學生,影響他的一生。
教育是愛心和技巧相配合的事業,愛是主要,方法技巧是輔助。只有愛學生才能想方設法去教學生,才會包容和接納他們的所有。人無完人,青少年學生本就心智不全容易犯錯,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犯錯是正常的,不犯錯的學生是少數的,用這個標準來評判孩子,才不會對他們的過錯太過糾結和討厭,也不至于生氣和失望,更不會和學生起沖突,也就杜絕了體罰和違規。近些年,體罰學生的視頻總是會在互聯網上掀起熱議,各地披露的教師體罰學生事件也屢見不鮮,雖說有些沖突確實是由學生挑起的,但是教師就是教師,正面教育是職責是要求,使用語言暴力或者行為暴力就是大錯特錯。而且體罰行為會嚴重敗壞教師的職業形象,損害教育的威嚴,教師應該做到:
第一、要嚴而有理、以理服人
第二、如果教不入,則悅復
第三、教育不過度、不操之過急、和風細雨,潤物無聲
廉潔從教就要堅持一定的原則,堅持原則就是要抵制各種誘惑,并與各種不良風氣做斗爭,偶爾還要頂得住壓力不屈服。大是大非很好辨別,犯錯的人不多,但是一些小恩小惠等會讓有些教師不以為拒,比如不拒家長禮品,不拒吃吃喝喝,不拒請客買單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廉潔從教所需要警惕的不良行為。
教師還應該講原則,堅持正義,敢說真話、實事求是,勇于抵制各種歪風邪氣,確保乾坤正氣存留校園之間,切實維護教師的公道正派,正義凜然的光輝形象。
校園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凈土,神圣不容褻瀆。腐敗會使教育工作者拜倒于金錢和權勢,最終遺忘初心和使命,腐敗不但會腐蝕身為靈魂工程師的教師,同時也會污染青少年純凈的心靈,讓整個社會變得黑暗和不堪。廉潔校園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是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的迫切需要。因此,在校園中開展廉潔教育是一項必要和重要工作。作為教師,我們有義務宣傳廉潔、弘揚廉潔、踐行廉潔,做一位廉潔而高尚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