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工業大學經濟學院 遼寧 沈陽 110870)
區塊鏈是一種“共同記賬”“交叉驗證的”去信任、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技術。共同記賬即經過無第三方參與的點對點的核實后進行按照時間序列的記錄,相當于數據在無數臺計算機完整復制的分布式賬本。去信任則是完全的信任,去中心化則實現取消中心記錄的“人人中心化”。區塊鏈可以劃分為三種形式: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公有鏈,即對所有人所有時間完全開放,隨時可以進入。我們所熟知的比特幣就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公有鏈形式。公有鏈因為其公共的特點而引起一個最大的問題即共識問題,共識問題直接影響處理數據的速度。私有鏈,在某些領域的應用中,使用者不希望所有人都可以訪問鏈上的數據,只有部分節點可以被許可,相比較而言,私有鏈不具備去中心化。聯盟鏈,聯盟鏈對特定的組織和集團開放,也就是區塊鏈的聯盟,銀行區塊鏈聯盟所應用的就是聯盟鏈技術。
提到區塊鏈,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比特幣,由于比特幣的虛擬性、匿名性等特點,近些年有不法分子利用其進行洗錢、傳銷等,因此大多數人對比特幣望而生畏。2008年,區塊鏈誕生自物理學家中本聰的比特幣,隨后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類似比特幣的數字貨幣。此前區塊鏈作為一種并無前端信任的后端機制并不被人們所熟知,然而如今區塊鏈作為一種重要的技術被提出,是因為其既可以更好地支撐服務于實體經濟,又可以解決金融領域的大量難題。
2015年下半年,全球各大金融機構陸續成立區塊鏈實驗室,正如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基于這項技術的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金融資產管理等大量應用開始發展。自從2008年被提出至今,區塊鏈技術并未發展地十分迅速,只有陸續少數行業巨頭進行創業投資,當今一些研究機構也只是在做獨立的區塊鏈項目,并沒有統一的發展平臺。
金融業是最先接觸區塊鏈的行業,但是由于成本高、開發不完善等問題導致在金融行業的應用也尚未普及,我們應該對這項技術進行更加深刻以及系統的研究。2019年10月,順應進博會的召開以及中央政治局區塊鏈戰略技術,作為首批系統對接銀行,建設銀行推出了區塊鏈保稅保函產品,利用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信息共享透明、分布式記賬的特點,將企業的保稅展示與海關數據相匹配,達到為符合資質的企業提供便捷通關的目的。相比于以往人工賬本對照的煩瑣程序,此產品節省時間并享有安全保障。該產品的推出標志著“區塊鏈+金融”技術有一大突破性進展。我們應該致力于各項金融科技的研究與發展,讓區塊鏈技術幫助金融機構以及金融服務提升協同效率,增加全過程的透明度。近年來,我國“區塊鏈+金融”的優勢凸顯,包括多家銀行在內各大金融機構開始研究這項技術并且取得了在跨鏈互聯、隱私保護等多方面的技術突破。
我國的區塊鏈技術已在跨境支付中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2018年6月,螞蟻金服推出了從中國香港到菲律賓的跨境匯款,以往的跨境匯款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才可以到賬,而區塊鏈技術實現了跨境匯款秒速到賬,而且可以同時處理上萬筆業務。目前的跨境匯款主要采用的是SWIFT模式,這種模式表現出中間手續費用高、實施效率低、信息安全無法保障等問題。而運用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技術,在其基礎上進行數字加密保證信息安全,既能做到透明可信,又能保障匯款人以及收款人的個人隱私。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跨境匯款從此能做到像本地轉賬一樣實時到賬,在數秒內可以處理幾萬筆業務。
因為區塊鏈技術得天獨厚的分布式記賬以及信息透明的優勢,所以它可以解決如何在非信任的金融環境下實現互相信任的問題。在供應鏈金融中,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活動中各企業與金融機構或銀行之間的對賬十分頻繁,加上涉及的企業包括加工方、生產方、核心企業等多方,它們各自有各自的記賬方式,因此互相取得和確認數據會相對比較煩瑣。如果每家企業都在區塊鏈共同分享賬本,達成共識,那么整個流程將會大大提高效率,增強信任。而且企業在業務范圍內的生產進程也可以被監控,保障了上游企業的利益。
在銀行業務中,區塊鏈技術也將發揮傳統方式不能達到的
優勢。以貿易融資領域的信用證業務為例,作為開證行、通知行、議付行的各家銀行在以往業務中通過電話、郵件相互通知聯系,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員和時間的耗費,此時跨行交易市場效率低下,時間成本高。然而,利用區塊鏈聯盟鏈技術各家銀行可以實現互聯互通,信用證業務的進展和明細在鏈上清晰地顯現出來,極大程度提高了融資的效率。而且,通過區塊鏈的數據完整記錄,將出口商交付的單據真實情況與信用證條款相匹配從而保障銀行的利益。
同樣由于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可追溯性的特點,在保險公司理賠環節,完整的鏈式結構中各節點相互配合,協同保險公司聯合醫院進行投保人的開支情況與理賠情況的真實性與具體性的核查,從而節省人工成本,做到高效準確。區塊鏈技術迅速滲透到保險行業中為風控、運營以及再保險等提供了保障。有些不法人員多次采取相同手段對保險公司進行騙保,使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杜絕這一違法行為。而且,區塊鏈技術可以統一規范不同的理賠流程。例如,在一起車禍中,雙方當事人的保險公司對于理賠情況的界定有分歧,如果利用區塊鏈技術就可以有效避免,利用區塊鏈技術可追溯性、不可篡改的特點可以進行整個過程的追蹤和管理。
目前,隨著區塊鏈技術不斷在金融領域以聯盟鏈的形式進行跨行、跨機構甚至是跨國的結算和融資等方面的發展,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對這些行為進行規范變得必不可少。由于金融市場有信息不對稱的特點,區塊鏈的出現正好彌補了信用缺失的問題,數字貨幣應該有秩序地便利于金融領域以及普通人的生活,然而數字貨幣領域曾出現的洗錢、恐怖融資等行為令我們對區塊鏈技術的安全性持有懷疑態度。目前區塊鏈技術還存在諸多漏洞,我國應該運用相關法律法規對其進行嚴格規范,這樣金融市場中的個體才會積極地參與進來,為國際區塊鏈的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在當前市場,很多企業對區塊鏈的本質不完全了解,只是為了做區塊鏈而做,相關業務的成本高,效率低。加上各企業之間不能很好地實現互聯互通機制,而是相互當成競爭對手,因此不能形成很好的規模效應。目前多家機構只是專注于自己的區塊鏈研究,在領域內沒有共同統一發展的平臺,導致區塊鏈技術發展效果有限。監管平臺應該帶頭使大家參與進來,早日使區塊鏈技術成為普惠、廣泛的基礎設施。
雖然區塊鏈技術想要做到像互聯網一樣普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它絕非是紙上談兵。它可以降低以往許多過程的成本以及彌補不足。它既可以保障網絡另一端信息的真實性,又可以在金融領域發揮應有的優勢,提高效率、解決信任危機。我們應該用理智、包容的眼光去對待區塊鏈技術,消除誤區,從而真正解決民生領域、金融領域以及實體經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