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慶市忠縣縣委黨校 重慶 404300)
重慶和成都是中國地圖上西南片區的兩座非常重要的城市,川渝地區坐落于中國的西部地區,面積十分廣闊。整個區域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各種資源均位居全國前列。成渝經濟區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自然條件好、經濟基礎好、城市密度高、人口密度高。重慶市和四川省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是這兩大戰略聯動發展的重要紐帶和戰略支點,是西部大開發的“領頭羊”[1]和“前進基地”。
在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的基礎是區域協同發展,區域協同發展可以有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重慶市和四川省是相鄰的兩個省市,唇齒相依,兩地間的經濟協同發展水平對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龍尾”,經濟發展得好不好關乎整個經濟帶的發展。
川渝地區的經濟健康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那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應該怎樣健康發展地域經濟呢?這就需要川渝地區協同打好三大攻堅戰,才能持續健康地發展當地經濟和保證社會大局穩定。
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防污防治的攻堅戰。三大攻堅戰、三大目標不能單個獨立來看,因為它們之間的內涵聯系緊密、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個目標完成得不好就會影響另外兩個目標的完成,有機統一于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具體實踐,要把打好三大攻堅戰和經濟健康發展相結合起來。然而有些同志將打好三大攻堅戰與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分開來看,卻沒有意識到這兩者之間的有機辯證關系,這是完全錯誤的。應該要意識到,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本身就是為川渝地區經濟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為經濟發展剔除病癥,補充營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本身就是川渝地區經濟健康發展最應該做的工作;打好防污防治攻堅戰,實質上就是川渝地區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工作環節。
川渝地區協同打好三大攻堅戰關系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好三大攻堅戰,關系著川渝經濟能不能順利邁進高質量發展階段。重慶市和四川省兩地應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定信心、真抓實干;全神貫注、全力以赴打贏三大攻堅戰。
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一直特別關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在三大攻堅戰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擺在第一位的,這表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并且復雜多樣,既包括內在的風險,也包括外在的風險。川渝地區一旦發生重大風險,如果沒有扛住,那么川渝地區的經濟發展就會受到非常重大的影響,甚至會波及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經濟發展。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關鍵在防。要未雨綢繆防住風險,不讓風險發生;也要防微杜漸,把將要發生的風險扼殺在搖籃里;要居安思危,始終警惕風險的發生;要打有準備的仗,如果遇到不可控的風險,要做好化解的準備,把損失降到最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在實踐中我們要在哪些方面防風險,應該如何操作?
要防范“灰犀牛”事件。“灰犀牛”是一種大概率危機,是能看得到的危機。它并不神秘,但是潛在的危機卻是十分巨大的,剛開始人們并不重視它,一旦觸發危機,后果會非常嚴重。這就要求人們“防患于未然”,在危機還沒有發生之前,將剛剛暴露的風險苗頭拔掉。任何危機的爆發都是經過量的積累,到達一定程度之后,量變引起質變,這時候站在遠處的“灰犀牛”就會向你狂奔而來,直接將你撲倒在地,讓你猝不及防。當前,最典型的“灰犀牛”事件就是高房價。近幾年,中國的房價增長較快,這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一是普通人買不起房,工薪階層買到了房,卻變成了身負重擔的“房奴”。二是家庭消費結構嚴重失衡。三是銀行的信貸隱藏著巨大危機,銀行的資金鏈容易斷裂。四是地方的儲蓄資金變死。五是貧富懸殊增大。
最近重慶市的房價有所控制,政府也做出了很多方法策略來控制瘋漲的房價。一是加強住房需求的管理,對不同需求的對象進行不同的管理方式。二是加強對農村經濟的開發建設,加快農村城市化建設,以此來解決城市化的問題。三是對房地產開發中土地使用做出相關的規定,避免土地浪費。四是強化資金監控力度,合理引導資金流向。五是完善房地產稅制
要防范“黑天鵝”事件,“黑天鵝”事件是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發生之后會造成災難性影響。“黑天鵝”事件是事件發展的過程中由外界的因素引發的一些偶然現象,有國際風險、自然災害等,這些都不在人們的預料之中。對于不可預料的風險,我們就要做好準備,主動迎戰,做到事無巨細,有備無患。例如,美國的次貸危機、“9·11”事件的發生,以及我國2008年的雪災都是典型的“黑天鵝”事件。所以在面對變幻莫測的國際形勢和紛繁復雜的周邊環境,還有十分煩瑣艱巨的發展任務時。思想一點都不能放松,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加強對自身防風險能力的提升,加強對風險的把控能力,做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準備。
2018年2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強調:打好脫貧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我們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重慶市在脫貧攻堅戰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重慶市貧困區縣還剩下4個,貧困村減少至33個,貧困人口減少到13.9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7%。當前,已經進入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最后階段,關鍵時刻不能泄氣,要一鼓作氣,鼓足干勁,到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如今,尚未脫貧的這部分貧困戶就是難啃的“硬骨頭”,其中有生活困難的殘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特別貧困人口。如果要啃掉這些“硬骨頭”,就要不畏困難,做到每一戶一套措施,精準發力。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各個貧困縣貧困村的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要親力親為抓脫貧攻堅。二是堅持目標標準。確保到2020年川渝地區貧困縣全部摘帽,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三是強化體制機制。將黨中央的政策方針轉變成可以實地操作的方案,從每個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方案,將各項政策落地生根。四是強化扶貧隊伍建設。扶貧工作已經到了最后攻堅克難的階段,要將能力強有經驗的扶貧干部派送到基層一線,對這些一線的扶貧干部要加強他們思想方面的培訓、扶貧工作方面的培訓、扶貧產業方面的培訓,提高他們實際工作能力。組織上也要關心愛護這些基層一線的扶貧干部,讓他們對扶貧工作充滿積極性。
近年來,黨中央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川渝地區處于長江經濟帶上游,因此川渝地區的防污防治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響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生態。川渝地區要共同保護好長江母親河和三峽庫區,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讓川渝地區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環境突出的問題主要有三個: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水污染,要從源頭管理控制與水污染治理相結合。重點抓工業污染治理,集中治理工業聚集區的水污染。加強對城鄉生活污水的治理,對污水處理陳舊落后的設施進行改造。加強農業農村污染防治,對于農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要減少,農村畜禽排泄物也會造成水污染,可以將這些排泄物利用起來制成肥料等。加強重點流域、重點區域水污染防治,針對不同的河流、不同的區域,制定合適的方案策略,早日實現“濁水變清水、死水變活水、水體變水景”愿景。
對于大氣污染,需要發動全民一起治理,還是要從源頭控制。對工業、燃煤、機動車“三大污染源”治理要加強。倡導人們綠色出行,少用汽車。加強生活污染控制,開展公共機構食堂和餐飲油煙凈化設施普及及污染治理,城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露天燒烤和露天焚燒,控制農業領域氨污染。
對于土壤污染,要修復和管控土壤污染,讓土壤質量保持穩定,保障農業和建設用地的安全性,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加強工礦企業源頭預防和工業生產過程污染控制,規范污染地塊治理修復過程。強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推進危險廢物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建設。進行城鄉協同垃圾處理模式,提高城鄉生活垃圾收運率、分類處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