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明軒,武漢市漢口學院
我國經濟建設從改革開放開始,到目前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績,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體量的經濟體,廣泛的參與全球化的社會分工,制造業也在世界生產中占據重要地位,水運經濟也借此得到長足發展,更進一步促進國際貿易的增長。我國大力發展水路交通運輸的目的是為了適應交通運輸的國情,我國廣闊的海岸線和分布廣泛的河流,都為發展水路運輸提供了有利條件。水路經濟由船舶和港口兩大要素組成。港口的建設和設施完善程度以及調度和裝卸能力都是評價港口水平的重要標準,船舶的噸位和安全性也至關重要。目前我國修建了一系列現代化的大規模深水港口,水路經濟承載的運輸量占比超過我國對外貿易90%,對我國的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1.1 水路運輸的運能大
由于水路運輸的特點,通常使用船舶作為運載工具,其運輸規模和運輸能量都很大。四級航道的運力通常都要比相同條件下的公路運輸大很多,水路運輸可以有效的緩解公路和鐵路的貨運壓力,成為新的經濟支撐點,對于大宗貨物運輸水運存在著天然的優勢。
1.2 水路運輸的占地面積較少
水路經濟通常有水運巷道作為承載體,借助現有河流和海洋以及湖泊水域即可運行,極為便利。往往不需要像鐵路和公路進行大規模的道路建設,只需要在關鍵節點建設港口和對巷道的疏通,港口用地建設只需要占用城市面積的很小一部分。
1.3 水路運輸能耗低
由于水運對于能源的消耗極少,且能夠承載大量的貨物能力。在水路領域幾乎不會存在鐵路運力的調運問題以及公路運輸的交通擁擠堵塞現象,同時水運價格低廉等多方面因素。
1.4 水路經濟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運輸往往按照固定的航線進行,受到不同氣候,天氣和地質環境的影響。其三,水路經濟涉及長的上下游產業鏈。水路經濟不僅需要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涉及后勤保障,工程運輸管理,中高端制造等,相互連接形成巨大的產業網絡。
隨著我國經濟總量和質量的不斷增長,以及“一帶一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偉大藍圖的鼓舞,都為水路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助力。但是,在把握機遇努力發展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目前水路經濟存在的某些問題。
2.1 水路經濟的管理體制和法律法規尚不完善
當前水路經濟機制不健全,各管理部門缺乏統一協調,政令繁多。由于水路經濟涉及的是一條復雜的產業鏈,其范圍之廣,上下游互相聯系又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網絡。自然地,對其正常發展的調節和管理更需要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密切協調、配合。然而,在現實的管理中往往出現各部門互相獨立、相互分割、管理重疊。這種情況極易導致責任不明,管理標準不統一,相互矛盾,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發生糾紛,在實際決策中缺乏科學的依據,這些都可以影響水路經濟平穩的運行。而且相關部門的管理人員素質也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
水運經濟相關法律由于立法流程的原因而滯后。由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較晚,相關的立法并未完善,而立法又存在著周期較長的問題,往往不能夠及時的調整和完善以滿足現狀。因此在面對水運經濟中產生的各種國內外爭端時,缺少強有力的法律武器維護相關企業和部門的權益。
2.2 相關設施的運營和管理為缺乏合理性
作為水運經濟的重要承載體和基礎設施,巷道和港口目前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一,中國缺少滿足需求的高等級航道,航道的現代化運行程度也比較低。船舶大量老化,散貨船占比較大,缺乏大型船舶,造成單位運力情況下的能耗較大,運力結構不合理。散貨船的存在也嚴重擠占了水道資源。港口的管理水平不高,自動化和機械化程度有待提升,缺少集裝箱碼頭。中小型港口過多,缺乏大型港口,導致很多港口的卸貨能力不足。部分貨船無照運營,市場中存在惡意競爭的現象,某些港口的收費行為也不合理,仍然存在著較多的亂收費行為,尚未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
2.3 基礎設施嚴重不足
主要集中于港口和巷道設施的存量和建設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其一,大部分為公用碼頭,吞吐量低。大型專業深水碼頭數量仍然較少。因此,提高我國港口與碼頭的專業化水平,建設更加智能化的港口是水路運輸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二,航道主要分為內河航道和遠洋航道。大部分內河航道等級不高,里程較低,滿足不了大運力需求。
新形勢下,水路經濟所占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作為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比例和組成,水路經濟越來越好的發展,繼續助力我國經濟發展實現偉大中國夢,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3.1 加強規范化管理
水路經濟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模式,對水運經濟的管理必須提高到國家層面引起重視。首先,要各管理部門要健全各項水路經濟管理規范并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對水路經濟實施規范化管理,切實貫徹落實各項水路經濟的法律法規,盡職盡責。其次,水路經濟要作為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制定科學合理的長遠戰略發展規劃,設立近期、中期和遠期的水路經濟發展目標。
3.2 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對于港口、碼頭、航道要進行嚴格論證,既要符合當前需求,又要能夠滿足未來增長的需要,再設計和建設上允許適當超前,盡可能的采用先進技術保證當前階段建成后不會落后于平均水平。并且要保證質量
3.3 加強水路經濟環保,立足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各個環節都要堅持環保理念,采用先進技術增加運力能耗比。一定要在水路經濟發展過程中堅持環境友好的原則,不能讓水運經濟對自然環境和生態造成傷害,妥善處理水運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增加新能源和新技術的使用比例,在船舶制造中使用新材料。
綜上所述,水運經濟只有妥善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才能在把握住新機遇的前提下,走上合理、可持續的長足發展之路。必須正視自身問題,努力適應當前環境,把握政策機遇,加強健全管理體制,提高技術創新,增強服務意識。同時還要勇于面對挑戰,以適應不斷變幻的形勢和挑戰,動態的解決和調整方向,才能促進水運經濟迎來大發展。
[1]魯志芳. 淺談新經濟形勢下水路運輸發展的對策[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6(22):75-76.
[2]唐金紅. 淺談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農民致富之友, 2015(13):146.
[3]王俊友. 淺談當前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農民致富之友, 201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