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靜 石海紅 劉曉萍 趙傳艷
(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 1心內二科,山東 濰坊 262500;2胃腸外科;3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口腔耳鼻喉整形外科)
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是指由于急性心肌缺血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穩定型心絞痛(UA)。ACS的發病率較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造成了嚴重影響〔1~3〕,及早診斷和治療可顯著改善ACS患者的預后,降低死亡率〔4~6〕。本研究主要探討心肌細胞急性損傷的高敏感性指標心臟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在ACS早期診斷中的作用。
1.1研究對象 收錄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胸痛入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就診的174例患者,根據ACS類型分為AMI組和UA組。排除標準:(1)非心源性胸痛;(2)胸痛時間>3 h;(3)患者不愿加入研究;(4)患者合并有先天性心臟疾病、原發性心肌病、預激綜合征、植入式心臟起搏器、心律轉復除顫、急性感染或顯著腎功能不全等病癥。
1.2信息收集 所有患者入院后除給予常規檢查和治療外,還需在入院后0 h、3 h、6 h、12 h和24 h抽取肘靜脈血5 ml,用于檢測血清H-FABP和肌鈣蛋白(cTn)I水平。H-FABP通過免疫比濁法用荷蘭Hycult Bitechmology公司的試劑盒進行測定;cTnI通過固相層析免疫法采用德靈公司的試劑盒進行測定。血清H-FABP和cTnI的正常值上限分別為9.22 ng/L、0.12 ng/ml。
1.3診斷標準 UA:當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癥狀或心電圖動態改變而無心肌壞死標志物升高時,可診斷為UA。AMI:存在下列任何1項時,可以診斷AMI。(1)心臟生物標志物增高或增高后降低,至少有1次數值超過正常上限,并有以下至少1項心肌缺血的證據:①心肌缺血臨床癥狀;②心電圖出現新的心肌缺血變化;③心電圖出現病理性Q波;④影像學證據顯示新的心肌活力喪失或區域性室壁運動異常。 (2)有AMI的病理學發現。
1.4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基本情況;②觀察AMI組及UA組入院后H-FABP、cTnI變化情況;③AMI組入院不同時間H-FABP、cTnI陽性率。
1.5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5.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兩組基本情況比較 兩組年齡、性別構成及胸痛直至入院的時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UA組冠心病史比例明顯高于AMI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基本情況比較
2.2兩組入院后血清H-FABP和cTnI水平變化 兩組入院后0 h、3 h、6 h、12 h和24 h的血清H-FABP和cTnI水平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均P<0.001)。患者血清H-FABP和cTnI水平均呈波形變化,AMI組H-FABP水平的峰值出現在入院后3 h,而cTnI水平的峰值出現在入院后12 h。見表2、表3。
2.3AMI組入院后不同時間的H-FABP、cTnI陽性率比較 0 h、3 h、6 h的H-FABP陽性率明顯高于cTnI陽性率,而12 h和24 h的H-FABP陽性率卻顯著低于cTnI陽性率(P<0.05,P<0.01)。見表4。

表2 兩組入院后不同時間點H-FABP水平變化比較

表3 兩組入院后不同時間點cTnI水平變化比較

表4 AMI組入院后不同時間的H-FABP、cTnI陽性率比較〔n(%)〕
目前,臨床上ACS的診斷主要依靠患者的癥狀、心肌酶學、心電圖及冠狀動脈造影等。常用的心肌酶學指標主要包括肌酸激酶(CK)、cTnI、cTnT及CK同工酶(CK-MB)等。但是在ACS發病早期雖然機體已出現心肌的微小損傷或嚴重的急性心肌缺血,傳統的心肌酶學指標cTnI等常檢測為陰性〔7,8〕。H-FABP是一種心肌細胞急性損傷的高敏感性指標。H-FABP能在心肌壞死后迅速釋放進入血液,在發病后1~3 h內開始升高,在6~8 h即可達到峰值〔9,10〕。這表明H-FABP可能是一種早期診斷ACS的敏感指標〔11,12〕。
本研究發現AMI組和UA患者入院后24小時內的血清H-FABP和cTnI水平均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說明在AMI患者在有心肌損傷早期(3 h)即有H-FABP進入血液,并達到一定濃度,可以幫助臨床上發現早期的AMI和較嚴重的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以便于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7〕。AMI和UA患者體內H-FABP水平變化的區別也許可以作為兩種疾病鑒別診斷的參考指標。但是也有文獻報道作為ACS的早期標記物的HFABP僅在AMI患者體內升高〔13〕。此外,本研究還發現AMI患者入院后0、3、6 h的H-FABP陽性率明顯高于cTnI陽性率,而12 h和24 h的H-FABP陽性率卻低于cTnI陽性率。這同樣是因為在發生心肌損傷后H-FABP能較早地進入血液,在6~8 h達到峰值,然后濃度逐漸降低,在24 h時降至峰值的20%~40%。而cTnI在發生心肌損傷后濃度增長較緩,約在入院6 h后迅速增加,在12 h左右達到峰值。這表明相比于cTnI,H-FABP是一種更早期的ACS診斷指標。
但是由于H-FABP存在于骨骼肌、肝臟、脂肪組織、腸、皮膚、腦等多種不同組織中〔9〕,所以H-FABP的特異性較低。因此,建議H-FABP可以與高靈敏度cTnI等組合檢測以提高早期ACS診斷的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