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獨立在線新聞網站12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的雙贏觀正獲得更多認同美中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令全球市場如釋重負。盡管出現積極勢頭,但美中關系似乎仍在惡化。這涉及一系列問題,涵蓋外交競技、南海和高校招生,乃至“一帶一路”倡議和太空等領域。許多美國學者主張對華采取強硬立場。此類思維已宣告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走向。
但冷戰期間,美國曾制定遠比現在更上乘的應對蘇聯的戰略和策略。首先,當時的美國擁有更優秀的學者,他們提出清晰可行的遏制理念。但如今納瓦羅、班農和盧比奧(等反華)之流并無類似才能。隨著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臨近,反華情緒或將愈演愈烈,而鞏固競選者票倉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迎合潛在擔憂情緒。
美中的根本不同,在于基辛格所描述的二者(迥異的)例外論。美國的例外論具有傳教士色彩,源于將其世界觀當成普世標準的欲望,要求全球其他地方都應皈依其門下。中國的例外論則基于文化層面,而非輸出世界觀。中國只是要求世界其他部分尊重并不干涉自己的世界觀。
目前,美國正因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其他方式進軍全球而焦躁氣餒。令美國更擔憂的是,事實上,世界其他部分似乎正在向中國示好。“一帶一路”倡議已被意大利等一些歐洲國家所接受,按說這些國家以往更愿意向美國的倡議靠攏。如今現實是,中國的雙贏合作正獲得更多認可,尤其是在那些更重視經濟進步的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將對華關系政治化的企圖無異于孤注一擲,且若美國并不能為其他國家提供替代性金融激勵措施,那我們理應預料到中國的吸引力將繼續與日俱增,且有可能使美國付出聲望受損的代價。
預測美國近期的政壇會發生什么,并非易事。但特朗普或其任何繼任者,都將不得不緩和美國的對華策略。這個世界的未來,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中關系影響。▲
(作者孟大為是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中非研究中心主任,崔曉冬譯)
環球時報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