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本報記者 郭媛丹
“為什么俄偵察船讓美國不安?”俄羅斯《觀點報》18日以此為題報道稱,美國對俄軍艦前往美周邊海域發出警報。此次,他們被俄軍偵察船“維克多·列昂諾夫”號的到來嚇著了。這艘抵近偵察的俄羅斯偵察船到底有什么能耐,能讓美國這么緊張?在和平時期,這種抵近偵察又有什么作用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美官方消息人士的話稱,俄海軍“維克多·列昂諾夫”號偵察船自12月中旬以來一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岸附近活動,并采取不安全動作:不時關閉在能見度差時需要使用的導航燈,而且對過路商船為避免碰撞發出的定位請求不作回應。美國海岸警衛隊發言人表示,海岸警衛隊警告附近所有過往船只,密切關注俄軍艦及其移動情況。有消息稱,美軍“馬漢”號驅逐艦一直在附近監視。
俄媒稱,“維克多·列昂諾夫”號屬于864型偵察船,于1988年服役,目前屬于俄北方艦隊。該偵察船長91.5米、寬14.5米、滿載排水量3500噸,最大航速16.5節,最大航程7000海里,自航力45天,編制人員220人。該型偵察船裝備各型高靈敏電子偵察設備和聲吶系統。主要用于截聽所有頻率的通信信道,能夠記錄對方戰機、軍艦、雷達的無線信號。另外,它還能監視海上通信,記錄敵方軍艦移動情況,尤其能搜集潛艇發出的信號,監視導彈發射及測繪海下水文信息。據報道,目前俄海軍共裝備7艘該型偵察船。另外,還有兩艘最新的18280型偵察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軍事專家1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偵察船在戰時是實施情報戰的重要平臺,它可以決定戰場勝負;在平時對各種情報大量收集,也是為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做相關情報儲備。偵察船抵近偵察一般具備兩種功能,一種是顯示存在,如美方偵察機總在俄鄰近海域轉悠,那么出于對等原則,俄方也要去美方家門口轉悠。這是秀存在,也是心理戰。“維克多·列昂諾夫”號偵察船裝載的設備很先進,能夠偵聽美方多平臺之間通信信息、雷達信號,通過對相關地區情報偵察、收集和分析來進行研判,建立龐大數據庫,為未來戰爭進行情報準備。
該專家表示,對于偵察船和偵察機的反制措施有很多類。一般來說,在艦機抵近偵察時,對己方行動加以管控,如對一些重要通信內容加密,同時要減少通信頻次。一些重要的雷達信號不使用,實施無線電靜默,減少對方對情報獲取概率。還要派出相關兵力跟蹤監視,防止抵近偵察的艦機采取越界或其他危險性舉動,必要時實施警告驅離。
實際上,該偵察船是美國海岸周邊的常客,自2014年以來多次前往美國海域周邊從事偵察活動,最近一次是2018年3月。俄衛星通訊社之前報道稱,“維克多·列昂諾夫”號偵察船出現在距離美國佐治亞州一個重要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基地僅幾十海里處。美海軍6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停泊在該基地。加拿大安全分析人士斯蒂芬·沃特金斯稱,這艘偵察船很可能在測繪這一海域的海圖,以推演美國核潛艇進出該基地的路線。另外,它是要搜集電子信號情報。
俄羅斯《消息報》18日稱,俄軍事專家亞歷山大·日林表示,“俄偵察船嚴格按照國際規則在這一水域進行航行。美國人指責俄方行動沒道理。美國人自己不斷派艦機赴我們沿岸從事各種偵察活動,并采取敵對行動,這違反國際法。俄方此舉除了對美國偵察活動進行回應外,也彰顯我們作為大國的力量。我們沒必要讓美國告訴我們應如何行事。”
俄退役海軍上校瓦西里·丹德金表示,擁有強大艦隊、航母和先進戰機并在海外有百座軍事基地的美軍卻被我們的普通偵察船嚇著,這簡直荒謬。這是美軍在渲染俄軍事威脅。
國觀智庫副總裁兼國際軍事行動法研究中心主任田士臣海軍上校(退役)1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俄美兩國軍艦在彼此領海以外,甚至領海以內進行這種“貓捉老鼠”的游戲,實在是太正常了。從國際法角度來說,無論是在領海內還是領海外,很難說對方違反國際法,因為俄美兩國都實行在領海以內軍艦可不經批準行使無害通過權。所以雙方媒體上的爭論更多是渲染對方的軍事威脅。實際上,只要符合國際法和沿海國的國內法,俄羅斯有偵察權;同時,美方也有跟蹤監視權。美國天天也在其他國家附近海域干著完全相同的事,其他國家也有權對美抵近偵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