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冬 ●甄翔
華爾街金融巨頭摩根大通18日宣布其控股證券公司已獲準在華開業。這標志著摩根大通成為首家實現控股券商在華開業的美國華爾街企業。英國《金融時報》19日援引摩根大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的話表示:“中國市場已成為我們許多本地及全球客戶的重要市場,我們將繼續投資
并全力支持我們在中國的業務。”
《金融時報》在18日的報道中稱,盡管中美貿易摩擦還未完全解除,但中國依然在推進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日本野村已經在上月成為首家獲準在華開業的外資控股券商,已經在中國擁有大量業務的高盛也在8月向監管機構遞交了申請。中國證監會今年10月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自2020年12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此后,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于上月表示,2020年證券基金行業將全方位對外開放。報道還強調,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穩步開放,匯豐、花旗等多家外資銀行都在尋求在華成立控股券商。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1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摩根大通是全球市值最大的金融機構,在業界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此時恰逢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的關鍵時間點,摩根大通“入華”向世界展示出中國愿意在金融領域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歡迎國際金融機構來華發展的意愿。同樣,摩根大通也展現了美國高級別金融機構樂于到中國拓展業務的姿態。
趙錫軍表示,未來中國證券市場會出現外資和中資券商同場競技的局面,競爭壓力會倒逼企業提升業務水平,對證券行業整體服務質量的提升有積極作用。外資控股券商的引入也有助于中國進一步開放跨境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