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殿堂,校園景觀文化是高校整體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精神文化的物態表現,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發揮著育人功能,對學生的成長與成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校園景觀設計與建設中,要科學有效地融入文化要素,體現出景觀的教育功效。
關鍵詞:高校校園;景觀文化;育人環境
育人是高校最重要的功能。所謂育人,從字面上看就是培養人、培育人的意思。人的知識、技能層面的東西,大都可以通過“教”的方法來實現,可以通過言傳實現;而精神道德修養層面的東西,是難以通過言說、教導、指令來實現的,主要是通過“育”來實現的?!冬F代漢語詞典》將育人定義為“使人成長為社會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育人界定為“能夠促進人的學習與發展的活動”。青年大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發育和變化的時期,濃郁的高校文化環境,可以促使學生積極接受先進思想,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高校校園景觀文化是高校整體文化建設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像一首無聲的歌,包圍著大學生,使身處其中的大學生不自覺地接受高校文化和精神的影響和熏陶。這種環境影響和熏陶對學生的成才與成長具有深刻性、潛在性和持久性。
1 加強高校校園景觀育人環境建設的意義
高校文化育人是內化與外化互動的滲透。課堂教育是文化育人的外化過程,而真正的內化過程,是學生作為主體,主動去吸收和內化知識為智慧的過程。對學生而言,從外部吸收文化并內化成自身的素質、品行、價值觀等,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心理過程。文化以“軟實力”育人,任何一個大學生終其一生都會記得大學時代讀書的經歷,這也是大學文化對一個人持久而深入的影響。文化育人不僅是知識傳授,還包含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和塑造。物質文化是有形的,但它的育人是無形的。
景觀是借助植物、山石、水體、建筑等元素,在空間上通過不同的組合,創造出視覺上美的景象,在實現一定功能的同時,滿足人類對美的欣賞需求。好的景觀環境離不開所在地區的文化脈絡,良好的景觀本身也反映了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審美趨向,優美的景觀與濃郁的文化和美學應有機統一、和諧共生。
高校校園環境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前提和基礎,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塑造人”。高校校園是開展文化教育的場所,由于其性質的特殊性,校園景觀設計與其他類型的園林景觀營造必然有著不同之處,需要重點突出校園景觀的文化內涵和教育功能。因此,新的歷史時期,加強高校校園景觀育人環境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2 高校校園景觀育人環境列舉
高校獨特的建筑藝術和空間環境體現著學校的歷史感和學術精神,向世人傳達著治學精神和學術氣氛。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具有悠久歷史的世界著名大學的校園空間環境就是最好的典范。哈佛大學的校園環境,既富有自然美,又蘊含人文美,既彰顯古典氣質,又體現現代風格,既散發出大學的濃重歷史氣息,又展現了知識殿堂的神圣。良好的校園環境啟迪了哈佛人的智慧,也通過蘊含其中的價值追求和人文關懷,對哈佛人起到了價值導向和行為規范的作用。
國內的清華、北大、武大等知名大學同樣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為人才的培養和成長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起到了良好的育人作用。
清華大學歷史悠久,校園兼容了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景觀,如弗吉尼亞式校園景觀風格、中國古典園林式的校園景觀以及多元化、現代化的校園景觀,這些景觀展現了清華的歷史文脈,營造出校園的獨特性和濃厚的校園歷史文化氛圍,是清華重要的文化財富。
武漢大學環繞東湖,校園內珞珈山、獅子山、火石山等蜿蜒起伏,中西合璧的宮廷式建筑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校園內有800多種植物,其中屬于珍稀瀕危的植物有17種,豐富多彩的植物體系,使武大校園成為一個天然的植物園,櫻花園更是聲名鵲起。古樸、幽雅、寧靜、舒適的校園,成為學子們學習的理想園地。
西安財經大學是一所以經管類為主、多學科發展的大學,校訓、雕塑、綠植等景觀小品很好地表達了校園文化,起到了景觀文化育人作用。西財大新校區主門入口建造有“博學、明理、立誠、濟世”8個大字的校訓照壁,展示辦學目標和大學形象。校訓后方由綠植組建的“XUFE”字母代表著西安財經大學的縮寫,不僅展現了植物造型的藝術魅力,更成為學校的標志。在校園環道里,能見到多個世界著名經濟學家的塑像,人物塑像體現了學校的專業特色,表達了學校學科建設方向,激勵學生刻苦學習,發憤圖強。
這些高校的校園景觀把思想性、知識性與藝術性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體現了學校的歷史文化底蘊,散發著濃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氣息,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起到了良好的育人作用。
3 育人在高校校園景觀設計中的體現
校園景觀文化是開展景觀教育的基礎,在景觀設計營造中應選取具有文化教育意義的素材,融入學校的綠植、雕塑小品、道路、建筑等景觀要素中,使校園散發出濃厚的育人氛圍。
3.1 植物與文化要素的結合
植物是景觀中最具生命力、最生動活潑的要素,它既能凈化空氣,豐富校園色彩,美化四季環境,弱化建筑對狹小庭院的影響,又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意蘊,能夠營造出高校濃厚的文化內涵和書香氣息。如松樹一年四季都是綠色,表示頑強的生命力,象征做人應該像松樹一樣不畏艱難;竹子表達高雅、氣節、勇敢的精神氣質;桃李表示學生;名木古樹是學校歷史的見證,彰顯著學校特有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內涵。將一些具有一定文化寓意的植物種植在校園里,其文化意義已從植物的特征引申到了人的精神特征上,可以呈現教化育人的作用,無形中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修養。
3.2 景觀小品與文化要素的結合
校訓墻、山石、雕塑、水景、道路指示牌、文化長廊等景觀小品都是校園文化的載體。校訓墻、道路指示牌、文化長廊等直接書寫文化內容。校訓是一所高校辦學理念、傳統精神、人才培養的高度概括,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特有的文化魅力凸顯學校形象,規約師生行為,塑造棟梁之材。將名人的經典語錄、詩詞刻在石頭、石碑上,這種景觀營造方式能夠告誡學生要有人生追求和奮斗目標,警示鞭策自己。校園紀念性雕塑有著顯著的文化象征意義,如果是人物雕塑,則象征著學校所推崇的一種治學精神或人格魅力;如果是藝術雕塑,則象征著學校追求的高雅審美情趣。這些景觀形式的教育會對學生直接起到“不言自明”的效果,體現了景觀的教育作用。
3.3 建筑與文化要素的結合
教學樓、圖書館、體育館等建筑是保證教學活動有序實施、正常開展的重要場所。它們或古樸典雅,或洋溢著現代氣息,承載著實用功能,蘊含著文化價值,體現著當地的建筑特色,是高校校園的主體文化景觀。建筑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建筑的外觀造型、入口裝飾、墻體著色等有著濃厚的文化氣息。獨特的建筑景觀往往被當成是這個學校的一種象征,它能使人們深刻感受到高校的文化氣息、學術氛圍、使命和精神。
高校校園景觀環境為師生提供了整潔、優美的學習、交流和活動場所,是人們認識一所高校最直觀的途徑,它與學校的教育理念相輔相成、互相依托,在學校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如何更好地將校園景觀和教育結合起來,發揮景觀環境“潤物細無聲”的育人作用,便成為景觀設計和建造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初漢增,張丹萍.淺談景觀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教育功能[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4):53-56.
[2] 武金勇.高校景觀的文化教育功能及其營建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277-279.
[3] 李曉萌,于美華.高校校園文化與人文景觀營造[J].美術教育研究,2017(5):89-90.
作者簡介:郭艷敏(1990—),女,陜西西安人,碩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教育學,設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