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庭峰
摘 要:在現代作曲理論研究中,合理布局其結構能夠很好地增加其實際價值,其中,較為常見的結構就是差異化曲式的組合。構,也稱“曲式”,是音樂作品的組織方式和內部構造,是由音樂的時間結構與空間結構筑成的音響組織。時間結構,是音樂橫向上的外在組織形式;空間結構,是音樂縱向上的內在組織形式。二者彼此依存、相互關聯,形成r音樂整體上的時空結構。本文主要就現代作曲中的基本結構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并集中討論了其具體結構模式,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現代作曲;作曲技術理論;原理
在現代作曲的過程中,中國周易中的陰陽結構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一些原有的結構中,陰陽本身就是世間萬物的基本運行規律和對立面,將其和現在作曲良好的結合在一起,對于發展作曲技術理論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1 現代作曲和作曲技術理論中的陰陽結構簡介
1.1 固有原理分析
對于音樂結構來說,加入中國周易中的陰陽結構能夠極大地提高其韻味,以時間長度為單位,長時間者為陽,短時間者為陰。音樂本身的機構來說,旋律上行可以按照陽,旋律下行可以視作陰,和炫音少的可以看做是陰,和炫音多的可以看做是陽。
1.2 互含原理分析
在音樂原理中,陰陽結構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陰性結構而言,主要表現為陰中有陽,陽的成分站的較少,對于陽性結構而言,主要表現為陽中有陰,陰的結構成分占的較少。比如在一段音樂旋律中,旋律進行的過程主要以波浪形為主,而且旋律的基本組織結構可以分為上行、下行和平行三個過程,對于旋律的基本機構而言,以上行和下行結合為主的稱之為陽性結構,旋律以平行為主的可以看做是陰性結構。
1.3 變化原理分析
對于音樂作曲中的變化原理來說,往往是朝著反方向發展的,“陽性結構”的變化,朝著“陰性結構”方向發展;反之,“陰性結構”的變化,則朝著“陽性結構”方向發展?!瓣栃越Y構”生成至極,可轉化為“陰性結構”;反之.“陰性結構”生成至極,也可轉化為“陽性結構”。以“十二列音列結構”為例子,其中包括原理、逆行等共48類,其中11個半音列的有44中音列。如果按照上下結構來分,那么陽性音列可以說是向上方的,陰性結構為向下方的,同時,關于正向音列、反向音列等都有不同的區別。
2 現代作曲和作曲技術理論中的陰陽結構分析
2.1 太極結構長度模式
音樂的結構長度,往往以“時間的長短與小節數目的多少”來劃分;而時問的長短與小節數目的多少,又是通過數列模式來體現的。太極結構長度模式,是根據易學發展的太極模式原理變化而來的時間結構數列模式。依據易學發展的等比數列(2n……)模式,可組成結構長度的各種數列模式。其中,分為“單純與復合”兩類等比數列模式。單純等比數列模式為:2.4.8.16.32……等還有偶數等比數列模式:6.10……等等。
2.2 兩儀結構的形態運用
對于我們熟悉的音樂結構模式來說,一般涉及到音階、音調、節拍、節奏、調性、調式、和聲、音色、音強以及音區等,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空間結構。對于不同的結構模式來說,其中的內部組織也具有一定復雜性,以多元化、多樣性的形式存在。結合陰陽模式的原理,也就是“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實行“....數列運行方法。同時在兩儀結構組成中,不同的形態有著不同的變形關系,存在各種不一樣的變異表現。其中,數量為3個以下的較為單構型,數量為3個以上的稱之為“重構型”。例如,模式--(兩儀)、二(四象)等各種結構型,就是單構型;模式四(十六卦)、五(三十二卦)等各種結構型,就是重構型。
在實際創作中,通常以主題材料的樣式來區分結構形態。往往舍有一種主題材料的結構形態,為“單式結構形態(簡稱‘單式型),”;兩種或兩種以上主題材料的結構形態,為“復式結構形態(簡稱‘復式型)”。根據“兩儀結構形態模式”,從小到大、由少至多,可分為如下較為常用的14類單式與復式陰陽結構形態。
3 結語
在基本原理中,以陰陽結構的“固有原理、互含原理、變化原理”為依據,來組織音樂作品的各種結構因素;在結構模式中,以陰陽結構的“時間結構長度模式與空間結構形態模式”為依據,來組織音樂作品的各種結構形態;在組合形式中,以陰陽結構的“單重型、奇偶型、內外型、復混型、正隅型、倒錯型、變易型、交互型、生克型”為依據,來組織音樂作品的各種結構手法;在實際應用中,以陰陽結構的“太極結構長度模式、兩儀結構形態模式、陰陽組合形式”為依據,來組織音樂作品的各種結構形式。
參考文獻
[1]隋瀅.試分析現代作曲技法與民族風情的結合[J].北方音樂,2019,39(11):19-20.
[2]梁瑩.論民族音樂元素與現代作曲技法的互動與融合[J].大眾文藝,2019,(11):121-122.
[3]林成進,張金龍.現代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中的結構分析[J].黃河之聲,2019,(02):10-11.
[4]吳粵北.先鋒派實驗音樂之涅槃[D].上海音樂學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