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張秋君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而青年人的體質卻出現諸多的問題,因此高校體育課程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高校也引入了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項目,例如健身瑜伽項目。高校開設健身瑜伽課程是具備可行性和研究性,在促使高校對健身瑜伽課程的組織形式進行優化改革,從傳統的體育訓練方法中吸取優良的經驗,再結合現在高校體育運動教學的發展目標。本文主要對運動教育模式的現狀和高校健身瑜伽課程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進而為今后高校開展健身瑜伽課程提供應用措施,更好地優化高校運動教育模式。
關鍵詞:運動教育模式? 高校健身? 瑜伽課程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a)-0046-02
我國大多數高校一直以來沿用的體育教育模式都是側重于技能訓練和競賽訓練,學生都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各項體育活動,教師占據主要的地位,學生較為被動。這種體育教育模式就會使即使喜歡體育課的學生也對體育課程失去興趣,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較低。因此在高校提倡運動教育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從國外較為引進的先進體育教育理念,其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體育運動能力,通過在高校健身瑜伽課程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提高瑜伽教學質量[1]。
1? 運動教育模式概念
運動教學模式是運動教育課程與教學模式的簡稱,其主要的教學理念是以游戲形式為主,在老師的引導下,幫助學生在學習中養成合作的意識,教學形式也圍繞分組練習和角色扮演等。以一個運動項目比賽為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核心,為學生提供最為多樣化的體育運動體驗。
2? 現狀分析
2.1 運動教育模式研究現狀
我國的運動教育模式相較于國外的處于較薄弱的狀況,國外具有較為成熟教育理念,對此種教育理念的研究頗多。在最近幾年,我國一些學者也對這種運動教育模式召開了深入的研究,促進了我國運動教育模式的發展,在各大高校也在積極引進先進的運動教育的理念和教學方法。
從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來看,運動教育模式的整體教學大綱可以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進行細致的分析,通過將一個班級的體育課程作為研究對象,設計出相關的研究方法,得出了運動教育模式在提高學生運動戰術和技能水平方面有較好的作用,在研究數據的最后總結部分,提出了運動教育模式最佳的教學課時在15課時左右,能夠發揮出最佳的教學作用[2]。通過對眾多的研究學者對運動教育模式的分析探究,得出了高校中的健身瑜伽課程應用運動教育模式的重要意義。
2.2 高校瑜伽研究現狀
通過對我國高校健身瑜伽課程的檢索結果可以得出,目前對高校健身瑜伽課程的研究大多針對課程的可行性為主,其他的教學模式的研究減少,因此我國的高校健身瑜伽課程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嚴重缺乏對高校健身瑜伽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3]。而本文正是借助先進的運動教育模式,對高校健身瑜伽課程進行深入研究,將運動教育模式充分運用到高校健身瑜伽課程中,為高校健身瑜伽課程找到更為合理高效的教學方法,進而提高學生健身瑜伽水平,發揮出健身瑜伽課程的內在價值,使健身瑜伽所蘊含的好處在高校學生的練習中得到體現,也是進一步推動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進步進程。
3? 大學生練習健身瑜伽的好處
3.1 瑜伽具有健身功效,可強身健體
瑜伽運動中最核心的練習就是體位法運動方式,之所以體位法練習能夠占據瑜伽運動的主要內容,主要是因為體位法練習中的每個動作都可以將人體的不同部位進行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再加上有醫學專家研究表明,長期的瑜伽練習能夠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提高人體健康水平。
3.2 瑜伽動作不僅強身還能育心
雖然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市場競爭也在逐漸加大,對于大學生來說,面對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心理健康問題也頻繁發生,這就需要高校針對此問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大學生書記健康的生活理念,保持健康的心理面對學習和今后的工作。健身瑜伽動作正是能夠幫助大學生緩解壓力和緊張情緒的一種體育活動,大學生在練習健身瑜伽的,在較為安靜的環境中,能夠使自己身心的都得到放松,集中注意力在動作上,將自己的身體跟隨音樂進行舒展,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釋放心中的壓力,長期堅持能夠促使大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態度。
3.3 美化形體,提升氣質,滿足社會交往需要
現在的大學生都是個性十足,思維方式也不同于以往,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于市場上流行的新型體育活動也具有濃厚的興趣。健身瑜伽動作能夠有效地幫助大學生實現塑形效果,提升大學生的氣質。正是由于瑜伽的美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也逐漸完善自身的不足,培養大學生優秀的精神品質,在進行社會交往時也具有更好的心理素質[4]。
3.4 瑜伽有助于大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培養
高校的體育教學工作目標不僅僅是提高在校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養成體育運動的習慣,更是對大學生終身體育運動意識的培養。對于大學生來說健身瑜伽動作相對于較簡單易學,對人數和場地也沒有特別嚴格的規定,學生可以自行進行練習或者和同學一起集體練習,不僅在課堂上可以練習,在家里或者室外都可以進行,這些都是決定了健身瑜伽適合長期練習的特點,大學生在高校健身瑜伽課程的引導下,養成終身體育運動的優良習慣。
4? 運動教育模式在高校瑜伽課程中的應用
運動教育模式不同于以往的高校體育教育形式,具有最大的特別就是教學主線圍繞著某一個運動項目展開,教學設計是分階段進行,例如比賽之前的練習期,正式比賽和比賽結束后的總結時候,整個教學設計課時不能夠少于20學時,高校健身瑜伽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是根據教學設計的教學流程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高校健身瑜伽課程在運動教育模式的指導下需要以瑜伽比賽為教學主線,以學期作為教學單位,一般情況下是將瑜伽活動設計為半年制最為合理[5]。運動教育模式更多的是研究球類運動,在進行進行比賽安排時,可是包含了季前期、正式比賽和季后賽的整個流程,因此在進行健身瑜伽課程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瑜伽運動的特點,簡化比賽環節,在設計高校健身瑜伽課程的運動季時可以在其他的球類運動比賽安排前加上練習期。以這種運動季的教學形式,能夠充分調動大學生對于健身瑜伽課程的參與積極性,也能夠充分活躍教學氣氛,使健身瑜伽課程和課外活動充分的結合。
5? 結語
高校的健身瑜伽課程應用運動教育模式是非常有必要,同時具有非常高的現實意義,能夠增強健身瑜伽課程的教學氛圍,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健身瑜伽課程中,在比賽中提高大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也促進大學生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尹珊珊,陳芹,侯勝.MO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健身瑜伽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10):59-61.
[2] 陳真,殷洲.大數據時代下高校瑜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武術研究,2017(8):56.
[3] 楊愛.高校健身瑜伽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3):90.
[4] 苗子蕊,吉麗娜.健身瑜伽課程“10+35”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嘗試[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8):175-176.
[5] 王曉玲,鄧林青,劉君.基于高校瑜伽健身平臺中女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