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職業院校美術教學環節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成為當前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闡述藝術素養在職業院校美術教學中的培養現狀,詳細地分析其培養方式,旨在提升美術教學水平。
關鍵詞:藝術素養;職業院校;美術教學
0 前言
藝術素養培養在職業院校美術教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較為突出,在實際的教育教學環節中,需要充分結合當前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特點,構建完善的美術教學體系,注重優化美術教學內容,使之適應當前教學改革的實際需要。
1 職業院校美術教學中藝術素養的培養現狀
在職業院校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的過程中,培養方式單一,長期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學內容未及時更新,教材內容大部分屬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學生動手畫畫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在教學環節中常常采用模仿的形式,沒有講解所要模仿的藝術作品的真實內涵,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比例不協調,教學方式缺乏合理性,不利于學生藝術素養的養成。部分職業院校的教師的知識儲備量不足,在教學環節中缺乏創新精神,未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忽視對學生的藝術熏陶,學生對藝術作品的鑒賞水平較低。學校對美術學科不重視,教學活動開展次數有限,美術實訓教學基地基礎設施不完善,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教學效果不明顯。在教學環節中,忽視藝術環境的營造,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自主學習能力水平低,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1]
2 職業院校美術教學中藝術素養的重要性
在職業院校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美術是一門靈感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教師講授的環節中加深對美術理論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掌握正確的欣賞美術作品的技巧,提升學習積極性。在美術教學環節中有效地滲透將藝術素養,可以豐富學生自身的創作能力,為其他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學生在培養自身藝術素養的過程中,可以準確定位自身的藝術鑒賞能力,在今后的創作中形成屬于自己的特色,有助于提升藝術設計效果。將技術素養融入職業院校教學環節,從當前學生認知實際情況出發,注重培養學生對事物敏銳的觀察能力、情感表達能力以及審美能力,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對美術的認知情感。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可以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并在日常的教學環節中培養其藝術責任感。在美術教學環節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美術創作氛圍,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
3 藝術素養在職業院校美術教學中的培養策略
3.1 優化美術教學內容
在職業院校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需要注重優化美術教學內容,以適應當前教學改革的實際需要。當前部分職業院校美術教學方式較為傳統,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藝術素養的養成。第一,在美術課堂的設置上,要適當地增設藝術素養課程,充分根據當前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為學生制定長期的培養計劃,切實根據學生認知水平的實際特點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充分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第二,豐富美術教學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準備階段,可以設置不同專題的培養模塊,引導學生觀摩、欣賞美術作品,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的專業度,使其可以科學地評價不同的作品,提升美術作品欣賞能力。第三,在開展美術教學時,與藝術素養課程相結合,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加強理論知識訓練,幫助學生掌握美術創作技巧。在訓練的過程中總結規律,了解不同色彩的搭配方式,促進學生藝術素養養成。注重優化美術教學內容,在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環節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加強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借助其他學科特點擴充自己的藝術空間,高效利用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幫助學生搜集創作靈感,從中受到啟發,在提升美術專業技術的同時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編寫豐富且富有特色的教學大綱,始終堅持創新精神,將趣味性教學理念有效融入其中,根據職業院校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藝術培養目標,使之與各類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相符合。開發多樣化的學生培養模式,始終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
3.2 完善美術教學方式
職業院校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需要完善美術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第一,學校要發揮優勢,加大對美術教學實訓基地的投入建設力度,完善教學基礎設施,從當前美術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出發,可以為學生提供美術創作室,并由專業的教師人員引導學生,及時糾正其在創作中存在的問題。第二,在日常的教學環節中,可以定期舉辦美術展覽節,展示學生的美術作品,并由專家教師評價,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第三,與校外相關的藝術機構開展合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藝術機構參觀,并由專業的工作人員講解不同的藝術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積累藝術繪畫經驗,并讓學生對不同的藝術作品發表自身的看法,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加理解藝術作品的思想,保證藝術素養的養成,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2]。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在教學環節中可以引導學生觀看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電影或是紀錄片,組織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創意競賽,并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積極鼓勵藝術專業的學生參與進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幫助學生積累藝術素材,提升其藝術素養。完善美術教學方法,更新藝術培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知識與養成和諧的個性,在掌握技術知識的同時提升專業技能。運用新型課堂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情感變化,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由以及想象的空間,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引導學生將自身的情感有效融入實際創作環節,掌握藝術創作技巧。
3.3 構建美術教學體系
在職業院校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需要構建完善的美術教學體系,引導學生參與實踐,以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水平。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加深學生對美術專業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了提升教學質量,應引進優秀的專業教師人員,共同參與美術教學,注重對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教學課程的研究,為后續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在開展教學時,可以借助現代化科學信息技術的優勢,搭建教師與學生交流的平臺。教師可以將外界優秀的美術作品上傳到平臺中,學生也可以展示自己創作的作品,并且在平臺中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可以充分地交流,教師針對學生在評價藝術作品的環節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及時糾正,有助于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構建完善的美術教學體系,要引導學生反思,將自己創作的藝術作品整理在一起,將不同的藝術作品分類,從中找出藝術表現的規律,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在教學環節中,始終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不同認知能力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培養計劃,注重提升學生綜合藝術分析能力,在實際的藝術作品鑒賞中鍛煉學生的藝術素養。構建美術教學體系,要注重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局限性,確立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大綱,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之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教學體系的建設要將生本評價體系有效融入其中,在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環節中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全方位地評價藝術作品,有助于保證教學的完整性。
4 結語
職業院校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是保證教學順利開展的關鍵,在教育教學環節中可以依托現代化科學信息技術完善美術教學方式方法,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葉曉曉.藝術素養在高職美術教學中的培養策略探析[J].美與時代(中),2019(08):87-88.
[2] 陳春.藝術素養在高職美術教學中的培養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217.
作者簡介:夏滕州(1988—),男,山東棗莊人,學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