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梅
摘 要 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幼小銜接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從分析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作用出發,剖析影響兒童行為習慣養成的因素,簡要提出培養兒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策略。
關鍵詞 行為習慣 幼小銜接 養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A
1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增強幼兒環境適應能力
好的行為習慣能夠磨練幼兒的自理能力,加強幼兒自主意識的發展,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健全幼兒人格,使學前期兒童能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好的行為習慣同時能夠促進幼兒情緒的發展,增強幼兒的情緒調節和控制能力,使幼兒能更好的適應各種環境變化,因此,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增強幼兒的環境適應能力,促使幼兒將來能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
1.2有利于激發幼兒興趣提升學習主動性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起幼兒的興趣,才能更好的發揮兒童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興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潛移默化的,同時幼兒興趣的培養有個關鍵期,只有把握住興趣培養的關鍵期,才能最大程度的激發興趣。如果在幼兒期,沒能把握興趣培養的關鍵期,會嚴重影響幼兒興趣的激發,這將會大大降低學習效果,無法跟上學習進度,同時也會造成與同齡人之間的落差。所以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有利于培養幼兒興趣,提升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1.3有利于提升幼兒同伴交往能力
人是需要群居的動物,生活在社會上,需要與他人進行交往,需要具備人際交往能力,這同時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能促使孩子能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同時有利于兒童建立良好、和諧的同伴關系,促進兒童社會性的發展,利于培養兒童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讓幼兒能進行換位思考,學會體驗理解別人的情感,擺脫自我中心主義,同時讓幼兒學會處理與同伴交往中的沖突矛盾,培養兒童處理事情的能力,同時也能鍛煉幼兒處理突發狀況的能力。所以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發展。
2影響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的因素
2.1個體因素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逐漸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社會性得到發展。而行為習慣是在一定時間內逐漸養成的,要根據孩子的發展特點來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這有賴于個人認知水平的發展,個體認知水平越高,其行為習慣的培養越健全,個體認知水平的發展決定了其行為習慣養成的結果,在個體的個性特征中,行為習慣對學習的影響尤為顯著。
2.2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具有教育意義的學習生活的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父母往往會成為孩子行為學習模仿的榜樣,而家長能否成為孩子好的學習榜樣,為孩子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基本行為準則、道德觀念,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的生活行為習慣。在中國的家庭中,父母長輩的溺愛是滋生孩子不良行為習慣養成的溫床,家長的溺愛,讓孩子養成依賴任性的壞習慣,從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在我國家庭教育意識薄弱家長往往會忽視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影響,隨心所欲,使得孩子得不到好的科學的教養從而滋生壞習慣的養成。
2.3社會因素
幼兒教育工作,應是幼兒園、家庭、社區三方共同合作開展。以幼兒園為工作開展中心,發揮幼兒園作為專業幼教機構的引導作用,做好家庭教育,加強社區聯系為幼兒發展創設良好生態環境。所以社會應加大幼兒教育在社會上的宣傳力度,發揮資源優勢幫助幼兒園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3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因素
3.1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培養小學與幼兒園最大的不同在于授課方式如何讓處于幼升小的孩子快速適應教會孩子正確的課堂紀律,分清上課與下課在幼兒認真聽課,積極發言時,適當的鼓勵與獎賞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玩中學,樂中學,感受學習的快樂,從而愿意主動學習,為幼兒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在家園合作中幼兒教師應積極的指導家長幼兒在家中好的學習習慣的方法。家長與幼兒相伴的時間最長是幼兒學習模仿的榜樣所以家長自身應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習慣的培養與老師一起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3.2提高幼兒良好生活習慣
好的生活習慣不僅僅有利于幼兒身體健康的發展而且對幼兒在自信心,意志品質,交往能力等方面也有重大幫助。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良好的衛生習慣,飲食習慣,基本的自理能力等諸多方面,復雜且詳細。所以在教育過程中,幼兒家長與老師要創設好良好的家庭環境與學校環境,營造一種溫馨愉悅,互相尊重的氛圍這樣幼兒才能從中感受到快樂溫暖,得到愛心的熏陶激發自信心上進心。
3.3增強幼兒文明禮儀的培養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明禮儀歷史,我們對文明禮儀的傳承更為重視幼兒期是幼兒個性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有利于塑造幼兒健康的人格,培養其積極向上的情感,以及幼兒進入社會后的社交能力。幼兒教師對幼兒文明禮貌的教育培養要貫徹于一日生活之中例如每天清晨,幼兒入園時,教師熱情主動的接待幼兒向幼兒說早上好,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也會漸漸地向大人老師禮貌問早。在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中認真觀察孩子們的表現抓住教育機會,引導幼兒的禮貌行為加深其印象。更可以將培養幼兒文明禮貌融入到環境創設和教師教案中。
3.4培養幼兒責任意識規則意識
在幼兒園教學中除了要開發幼兒的智力因素,還要開發幼兒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幼兒任務意識和規則意識有利于幼兒更快的適應小學學習生活,幫助而完成角色的轉變游戲是最常見的教育方式,通過游戲對幼兒發布任務指令,不遵守規則的明確指出,反復提醒規則,對于做的好的孩子及時表揚,保持他們對任務的興趣,積極參與,能更好的促進任務意識規則意識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影響因素及策略[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
[2] 陳素珠.幼小銜接階段,兒童規則意識培養的教學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育,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