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摘 要: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緊緊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緊跟世界經濟發展潮流,學習國內國際先進的會計發展現經驗,建立建設與國際趨同的新型會計準則,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下,我國會計準則國際化特點日益明顯,會計行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我國的會計準則在國際化趨同過程中也面臨著十分大的威脅與挑戰。
關鍵詞: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問題與挑戰;意見和建議
作為整個商業經濟活動中的必備工具,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工作時的戰略指南,會計準則在科學化,規范化會計人員工作,保障商業活動順利進行以及促進經濟又快又好發展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近年來通過與國際會計準則進行接軌,國內的會計準則得到了極大的完善,通過趨同操作,大大消減了國內外在商業活動過程中進行商業交流時的語言障礙,促進了不同企業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全球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國內外貿易交易的效率。但與此同時,因為國內會計管理體制不完善,獨特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環境,國際的會計準則,不能夠做到百分百的適用于中國國情,因此我國的會計準則在國際趨同的路上還面臨著許多的威脅和困難。
1 國內外會計準則差異分析
1.1 會計準則的制定機制存在差異
各國不同的會計準則都適用于各國不同的國情,因此每個國家的會計準則都不能做到完全一樣。國際會計準則是由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這一民間組織制定修改以及推廣的,而我國的會計準則,則是由國家機構即財政部門屬下的會計委員會頒布實施的。為了能夠達到將會計準則貫徹到社會的大小企業,政府部門會動用職權強制推行會計準則的實施,具有很強的約束力和強制性,這與國際會計準則實施過程中的民主性自由性,有很大的差異。
1.2 會計準則制定的基礎和導向存在差異
由于國際會計準則在制定時,社會的市場經濟環境已經發展的十分成熟,會計從業人員具有很高的業務能力和業務水平,并且法律和制度相對而言比較完善,社會環境整體而言十分可觀,因此國際會計準則只是規定了總體性的原則和根本性的方針,并沒有對特定情況的特定問題作出準確詳細的規定。然而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還不夠成熟,社會上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在此基礎下國內的會計準則更注重對細節和具體問題的把控,為不同的會計業務量身制定出不同的配套對策。
1.3 側重點和計量方法及模式上存在差異
以公允價值為核心計量方法,著眼于資產的負債表,公開化透明化會計信息,成為國際會計準則的重要特點。而國內的會計準則重視的不是負債表,而是利潤表,并且十分排斥公允價值的使用,一般情況下會選用歷史成本作為計量屬性。
2 我國會計準則在趨同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由于我國社會主義的國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不夠成熟,并且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紛繁復雜的社會內部問題層出不迭,我國獨特的國情,與國際環境存在的差異較大,眾多原因使得會計準則在國際趨同化進程中遇到了許多的困難和挑戰。及其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因為獨特的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環境,國家的宏觀調控和市場促進資源配置,共同作用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因此,企業日常的運營經常會受到政府的干預和管理,人為干預性強,使得會計信息的失真現象明顯。同時,國際化的會計準則現代化信息化水平高,就使的對從業人員專業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然而我國社會的會計培訓機制還不夠完善,會計職稱評定機制和培養機制也存在諸多問題,使得會計人才的進步和上升空間被大大的制約,因此國內十分缺乏高水平的會計人才。
3 意見和建議
因為國際會計準則是由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制定實施的,為了更好地解決當前遇到的問題,我國應該積極融入到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工作中,努力提高國際地位,在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中謀得一席之地,獲得話語權和規則修改權,從根本上提高國際對中國會計準則的認可度和關注度,切實維護國家的經濟利益。要注重對高水平會計人才的培養,建立完善會計培訓機制,學習和吸收借鑒國外的會計人才培養經驗,改進會計職稱評定過程中出現的漏洞和問題,引進國際會計人員準入的資格考試,為國家會計事業的長足發展儲備人才,培養出具有精通會計業務知識和會計準則的國際性復合型全面發展的人才。還要建立完善會計行業內部監督機制,公開化透明化會計信息,在接受上層領導人員管控的同時,還要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依據中國獨特的社會實際,剖析國內問題,運用會計理論知識,吸收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因地制宜制定出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適合中國國情的會計準則,形成一套完善的會計框架,加強隊會計事業的理論建設,為實際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指南。
4 結語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政治多極化大潮的展開,我國積極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積極學習國際先進的知識和技術經驗,推動國內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化進程,我國的會計準則及其內部規章制度得到了修補和完善,大大促進了國內國外經濟交流和貿易往來,推動了我國經濟地位的提高。我們要通過完善會計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國際經濟交流和合作,改進會計行業內部監督不利的工作等途徑,在深入剖析國內經濟環境和社會問題的基礎之上吸收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會計經驗,因地制宜制定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獨一無二的會計準則,從而推進我國會計事業的平穩運行和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曉東.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對我國財會行業現狀的影響[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8):61.
[2]李燦.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19,(0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