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環
摘 要:本文作者在細心研讀《百戰奇略》間戰篇的基礎上,結合古今經典戰例,具體分析間戰對于行軍作戰的重要性,以及作戰中如何運用間戰贏得戰場先機,取得戰爭勝利。
關鍵詞:間戰;先機;攻心伐志
原典
《百戰奇略》間戰篇原文為:凡欲征伐,先用間諜,覘敵之眾寡、虛實、動靜,然后興師,則大功可立。法曰:“無所不用其間”。
間戰篇指出:凡是行軍作戰,一定要先用間諜,探查敵方的真假、兵力的多少、動向,然后再展開作戰,這樣就能打勝仗,取得驕人的戰績。正如《孫子兵法用間篇》中強調:“無所不用其間”。
戰例
間戰篇所附戰例為北周用間滅北齊。北周將領韋叔裕善于利用間諜搜集情報,對北齊的情況了如指掌。為了將所顧忌的北齊左丞相斛率光除掉,他利用間諜編造斛率光意圖謀反的歌謠,并散發到北齊都城鄴,導致斛率光受到猜忌被殺。而北周趁機滅掉了北齊。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美國動用特種部隊喬裝打扮打入伊軍內部,散布謠言,設立“海灣之聲”廣播電臺,每天對伊軍進行廣播宣傳,散發大量傳單,煽動伊軍開小差或變節投降,極大地削弱了伊軍的抵抗意志,促使美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計謀分析
間戰篇旨在強調作戰使用間諜對取得戰爭勝利的關鍵作用。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戰前大量使用間諜搜集敵方情報,能夠有效輔助己方指揮員正確決策,大幅度減少決策上的失誤,為作戰部隊贏得戰場主動,加速戰場進程,進而取得最終勝利。
1 對癥下藥,奪占先機
情報是輔助指揮員正確決策的重要參考,誰掌握了對方的精準情報,誰就奪占了戰爭先機。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不同的國家、民族、軍隊甚至是個人,戰前的應急狀態存在較大的差異。運用間戰,要在戰爭發起戰爭,根據敵方的國情民情、兵力部署、武器裝備等具體情況,對癥下藥,采取適當的戰法,才能取得更大的戰場效益,先一步奪取戰爭主動權。北周將領韋叔裕就是聽取“來年東朝,必大相殺戮。”的占卜預言,利用北齊尚書祖孝正與左丞相斛率光感情不和的契機,散布斛率光意圖謀反的歌謠,借刀殺人,成功的為北周滅掉北齊掃清了障礙。縱觀美軍打贏的幾場局部戰爭,不難發現,每次戰爭發起前,美軍總會派出大量的間諜潛入作戰地域,或混跡于平民中、或潛伏在重要目標附近,搜集有價值的情報信息,來輔助后續的戰爭決策。
2 無所不用,疊加增勢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更新換代,發動間戰,不再只限于利用間諜潛入敵軍內部散布謠言這種傳統方式。要根據敵軍人員的身體、心理、信仰等及時增補戰法,充分發揮網絡、電視、電臺等媒體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的優勢,多種戰法疊加運用,強化攻心伐志效果。海灣戰爭中,美軍特種部隊多措并舉,設立“海灣之聲”廣播電臺,每天對伊軍廣播長達十幾個小時;散發傳單達2萬多張,規勸伊軍主動投降;潛伏到伊軍內部直接進行戰地策反,配合主機部隊作戰等等,真正做到了“無所不用其間”。正是這些戰法的疊加運用,增強了作戰效果,促使美軍取得了驕人的戰績。據美軍統計,受間戰影響而投降的伊軍至少有6萬人。其中,聽過電臺廣播的人數占伊軍總人數的58%,看過傳單的占其總人數的80%,聽到戰場喊話的占其總人數的34%。由此可見,戰爭中對于間戰戰法的疊加運用,能夠極大地削弱敵軍戰斗力,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3 注重時效,擾戰結合
《荀子大略》中寫到:“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智者。”再高明的間計,也有一定的時效性,如果不能立即采取行動,流言也會不攻自破。秦趙長平之戰,秦將白起用離間之計,誘使趙王棄用堅壁防御的老將廉頗,起用紙上談兵的趙括。計謀成功后,白起根據趙括驕傲輕敵的弱點,誘敵深入,逐步圍殲,殲滅趙軍40多萬,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趙王直到慘敗后,才意識到自己中了敵人的離間之計。同樣,美國的一貫做法如出一轍,每次戰前都要大肆宣其正義立場,捏造事實,丑化貶低對方形象,一旦奏效,立即發起戰爭,短時間內贏得勝利。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戰爭,美國為了推行其全球戰略,戰前捏造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虛假事實,初見成效后,繞過聯合國安理會,迅速組建美英建軍發起戰爭,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就控制了伊拉克全境。但直到2011年美軍撤出伊拉克,美國也沒有找到所謂的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確鑿證據。
近來5G技術迅猛發展,換臉技術、機器人自主技術、無人技術、微信語音包定制,陸續進入人們的視野。這些都將隨著軍事領域智能化的進程融入戰場。這勢必會引起戰爭形態的變化,誰能將智能化技術在間戰中發揮的淋漓盡致,誰就能獲取精準的情報,窺探克敵制勝的先機。
參考文獻
[1]誠舉,胡興文,蔡莉,開利.百戰奇略[M].云南:云南大學出版社,2003:6-8.
[2]仲永龍,付明華.聯合特種作戰[M].遼寧:白山出版社,2010: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