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任務驅動法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其主要是將構建主義轉變為理念基礎,通過給學生下達任務,使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主動利用學習資源來獲取知識,學習任務。與此同時,任務驅動法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紹任務驅動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情況,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法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6-007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6.068
任務驅動法是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一個有效方法。通過布置任務,我們可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任務的執行者。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對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認識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有所不同,不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講解,而是將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編排成任務,并下達給學生,同時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承擔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角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每個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使得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會有所不同。這樣還可以開闊學生的思維,使其思考問題更加全面。不僅如此,學生在這種方式下會有很強的求知欲,希望可以弄明白這個問題,就會大量查閱資料或者和同學討論。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而且還能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問題。這種教學模式很現代化,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更有效,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自主地完成學習任務,進而獲得成就感。這樣更加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驅動法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達到傳統的授課方式無法達到的效果。
二、高中信息技術課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做到兩個“明確”一個“加強”
有的時候我們會對于信息技術教育存在一些誤區。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將信息技術教育和計算機教育二者混淆,其實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方面。所以,我們教師要更新觀念,明確需要達到怎樣的學習目的。計算機是人類一項偉大的發明,為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便利,其中如果沒有計算機,網絡技術不復存在,更不要說現代教育的信息化。因此,我們要為學生開展信息技術教學,要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礎應用,但是這不代表只是單純地講解計算機的使用,而是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打破只能講計算機“學科”知識的“學科本位”的思想,使學生不再單純地學習計算機技術,而是要利用計算機技術去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但是在花花綠綠的網絡世界中,有很多信息難辨真假,所以學生在學習計算機技術過程中還要學會辨別信息的真偽,要把計算機技術作為一個學習的工具,適應新的時代要求,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工作的能力。
沒有明確的目標,做事就沒有方向,所以教師要明確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在現如今,計算機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也變得和語文、數學、英語一樣重要,其也是學習其他內容的基礎,是新時代學習能力的體現。
任務驅動法是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方式,其主要通過發布任務,促進教學,并且有意識地對其進行擴展,將知識的內容涵蓋更多的方面。任務驅動法將學生視為主體,由學生提出問題,然后通過思考和查閱資料來解決這些問題。在整合過程中,把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要求作為一個整體,并且將相關知識和技能進行聯系,將計算機技術轉變為解決任務的具體工具,使學生學會運用這些工具來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同時,任務驅動法對教師也有很大的要求,教師要有扎實的理論技能和實操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運用技術解決問題。此外,所布置的“任務”要具有綜合性,讓學生能夠全面獲取知識,促進自身綜合處理問題能力的提高。
三、靈活運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 為主。這也表明了“任務驅動學習法”是信息技術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教學的主要原則。這個原則不再是通過聽來學習,其主要突出的是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同時來學習,更加扎實地掌握知識。“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就是為學生構建一個大的環境供其來學習和活動。這個環境需要將學習的任務和問題結合起來,要讓學生自己對問題進行探究,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激起其學習的興趣。在這個環境下的學生是主動的,不再需要教師的叮囑,并且不斷迎接挑戰,并在挑戰中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四、結語
信息化教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有利于我們獲取資源,同時可以開闊思維。結合任務驅動法開展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獨立思考,并通過查詢資料來解決疑惑,增強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說,任務驅動法是一種很高效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時維超.任務驅動教學在《信息技術基礎》課程中的實踐思考[J].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18(10).
[2]譚瑞燕.用“任務驅動”打造信息技術高效課堂[J].求知導刊,2018(23).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顧瑩蕓(1983.1— ),女,漢族,江蘇泗洪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信息技術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