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和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迎來了巨大的變革,信息資源也在不斷匯集,智慧城市在現代城市建設中成為了熱點。2018年8月,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鄭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推進方案》,計劃將鄭州市建設成為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這將為鄭州市城市物流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發展條件,城市物流的良好運作也將會進一步推進城市物流的發展。
一、鄭州市城市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城市物流管理水平低
目前,鄭州市主要物流區域集中在鄭州市南部和東部,主要以滿足基本產業需求為主,西部和北部物流發展較為落后,無法實現及時配送,在管理方面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另外,鄭州市內的大部分物流企業對現代物流運作模式和信息技術缺乏全面了解,企業只是簡單地應用GPS、GIS等技術實現車輛定位,并沒有開展有效的車輛監管、調度和路線的優選,物流路線的迂回、交叉運輸、重復運輸、單程運輸問題層出不窮,造成城市物流運輸資源浪費和緊張,遠不能滿足城市物流貨運量的增加。
(二)城市物流配送效率低
道路交通在城市物流活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統是城市物流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支撐著城市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物流的配送效率與城市的交通狀況息息相關。鄭州市人口基數大、城市道路面積小、空間容量不足、路網不成系統,交通十分擁擠,道路容量嚴重不足,經常發生道路擁堵的狀況,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城市物流配送的發展,導致城市物流配送貨物費用增加和配送時間過長。
(三)物流基礎設施落后
鄭州市城市內部道路路況較差。近年來鄭州加大了城中村改造和地鐵建設,城市主干道常年修葺,城市道路基礎設施較差。隨著用地政策的收緊和城市管制的要求,越來越多的園區在不斷外遷或被人為“條塊分割”,物流倉儲用地無法得到滿足,物流企業難以落腳。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尚未搭建,缺乏統一的管理平臺實現企業物流設施的互通,運輸、倉儲設備陳舊落后且重復建設,資源浪費明顯,物流設施配套性、兼容性差。
(四)城市回收物流不完善
回收物流的作用是將消費者不再需要的廢棄物即商品的外包裝和物流包裝運回到生產和制造的地方,然后重新將其變成新的商品或者新商品的某些部分。目前,鄭州市回收物流方面發展緩慢,沒有統一的回收物流信息平臺,也沒有建立實際可行的綠色逆向物流系統,對包裝廢棄物進行回收再利用或是合理的處置還處于粗放原始的狀態,回收物流與正常的城市物流配送并不能有效地結合起來,回收資源未實現再利用和再使用,回收物流發展幾乎空白。
(五)物流人才缺乏
目前,鄭州市內已經開設物流管理相關專業的本科院校不足20所,其中培養物流專業相關研究生的院校只有5所,導致物流專業相關的畢業生數目不多,對于高端物流人才的培養嚴重不足。人才引進方面,隨著鄭州市城市建設飛速發展,房價高但薪資水平低,生活壓力增大,更難以留住高端物流人才。
二、智慧城市建設背景下鄭州市城市物流發展對策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強統一管理與規劃
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根據鄭州市城市物流的具體情況,考慮未來發展,制定適合物流發展的長遠規劃,讓鄭州的物流企業能夠安心“安家”。同時,加強對物流市場秩序的管控和規范,加強對冷鏈、快遞和跨境電商等鄭州重點布局的物流行業統一管理和規劃。政府應該根據鄭州市內的產業分布、區域發展狀況、區域人口密度情況來布局物流業,讓城市物流支撐產業的發展和民生的服務。
(二)依托智慧交通,改善物流配送效率
智慧交通系統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主要依托物聯網、移動互動網、圖像識別、云計算等相關技術通過攝像頭、網絡等硬件設備對道路交通實施遠程自動化、智能化監管,形成在區域內或整個鄭州市內交通的統一管理、感知、互聯和控制,保障交通安全運行和通行順暢。物流企業信息系統可以積極與智慧物流系統對接,掌控城市道路運行情況,一方面,可以通過對歷史道路數據和客戶訂單數據開展綜合分析,得出更為可行的配送線路規劃和配送運輸路徑設計;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實時道路數據對接,對擁堵路段進行規避,及時調整優化路徑,保障貨物的及時配送,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三)加強智慧社區建設,完善“最后一公里”配送
隨著鄭州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多家物業公司已經開展了智慧社區管理信息化解決方案的建設,多元化、多層次、現代化的社區服務體系在不斷形成。在智慧社區建設中,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已經開始不斷完善和應用,智能快遞柜將不斷擴大和普及,能有效地解決城市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難題。同時,在智慧社區中充分利用大數據資源,收集居民的退換貨、包裝回收等信息,對這些物品進行統一收集和處理,能有效地減少社區廢棄物對城市的污染,起到環保的作用。另外,由于環境的不斷影響,社區居民將不斷了解和熟悉這些現代化的技術和設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城市物流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四)推進城市運作信息化,搭建城市物流平臺
為了實現鄭州市內物流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應根據鄭州城市物流發展的實際狀況來建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參與主體有:政府機構、與城市物流相關的物流企業、物流需求方、高校等,其中政府機構主要是通過平臺發揮政府監管的作用;物流企業可在平臺上發布企業物流資源和企業物流需求;物流需求方可以在平臺上滿足自我需求;高校則可通過平臺發布人才培養情況以及了解企業需求、完善人才培養,各個主體可共享信息,各取所需。在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數據來源的問題,而智慧城市建設要求政府部門及企業開放相應的數據,實現共享和互通,這也就是要求城市運作中各種活動進行信息化、公開化,為城市物流平臺的搭建提供豐富的數據支撐。其次還要解決各種技術的融合和數據標準對接的問題,這也是智慧城市建設要攻克的技術難題。
(五)依托智慧城市建設需求,加強高端物流人才培養
城市物流要優化城市的運作,并且更注重物流的時效性,注重服務區域經濟,因此,城市物流相關管理人員不僅要對物流業務了如指掌,還要熟悉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相關綜合知識,對人才的素質要求更高,隨著智慧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院校認識到這一點,開始嘗試物流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設置真正面向地方特色和需求而培養人才的目標。
三、結語
隨著鄭州市智慧城市的建設步伐越來越快,智慧化、全球化、信息化將是鄭州市城市物流發展的必要趨勢,同時,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城市物流智慧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不久的將來,鄭州市城市物流必將發展成智慧城市物流,并且在國際物流舞臺上占據一定的地位。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科技智庫調研課題“河南大數據產業發展與智慧城市建設研究”(HNKJZK-2019-07B)、鄭州市2019年度社會科學調研課題“鄭州高質量建設國際冷鏈物流中心路徑研究”(ZSLX201935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物流與電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