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磊 趙佳明 張曉峰 李長利
【摘要】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作為“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的中堅力量,對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保證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發揮著極其重要的導航定向和示范引領作用。加強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黨員發展工作創新機制研究,堅持靠創新理論武裝、靠戰斗堡壘凝聚、靠先進典型引領、靠主題活動熏陶,對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層次;青年人才;黨員發展;創新機制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培養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就是要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觀者和反對派。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教師作為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肩負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時代重任,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如何創新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黨員發展工作,吸納更多高層次青年人才加入黨組織,是踐行“四個服務”的內在要求,是實現“興學強國”的有效途徑,是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措施。而從當前情況看,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黨建工作還存在重視不足、措施不多、機制不良等諸多問題。由此,加強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黨員發展工作創新機制研究,對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做好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黨員發展工作的重大意義
一定意義上講,做好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黨員發展工作,直接決定著我國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和辦學方向,對于回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教育的根本問題具有時代意義。
(一)落實黨管人才要求的重要舉措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定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這一系列重要論述闡明了黨在人才事業發展中的根本性作用,總結了我國人才事業發展的寶貴經驗,為做好新時代引才育才聚才用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黨員發展工作,必須毫不動搖地落實黨管人才要求,確保新時代教育工作沿著馬克思主義路線前進,為黨、國家和人民偉大事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二)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方式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推動教育事業創新發展的總戰略是優先發展,總方向是教育現代化,總目標是建設教育強國,總任務是立德樹人,總追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系黨的事業興旺發達,關系國家前途命運。不論任何什么時候任何條件下,為黨育人的初心不能忘,為國育才的立場不能改。做好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黨員發展工作,必須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領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要義,必須聚焦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任何忽視或者弱化“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都是在教育的根本問題上走了偏路。辦好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校教育,最核心最根本的要求是在辦學方向上保持定力、站穩立場。做好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黨員發展工作,就是要始終確保教師隊伍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推動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
二、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黨員發展工作的特點與挑戰
高校作為新文化、新觀念和新思潮相互碰撞的集結地,高層次青年人才受國內外各種新情況、新熱點和新矛盾影響頗為強烈。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處在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對實現人生目標、職業價值都有著強烈渴望,他們思想活躍、思維敏捷,觀點新穎、興趣廣泛,善于探索未知和接受新生事物,具有較強的主動性和創新性,這對做好黨員發展工作提出了新挑戰。
(一)愛國擁黨,但入黨動機多樣
調查顯示,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愛國情懷濃厚、政治立場堅定,堅決擁護黨的領導。作為高校教師的新生骨干力量,他們把絕大部分精力投放到了教學和科研上,他們關心國家大事和時事政策,但對政治生活不熱情、不主動,特別是對組織生活、理論學習缺乏興趣。在入黨動機上,也會綜合考慮黨內職務、事業發展等,在思想成熟度上還有待提高。
(二)思維活躍,但價值取向多元
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對新觀念新事物充滿好奇,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強勁。當前,受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和不同政治文化、社會文化的相互沖擊等影響,特別是網絡信息紛繁復雜,具有很強的誘導性、炒作性,導致高層次青年人才產生思想波動和偏差。調查顯示,大部分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均擁有海外留學經歷或背景,對中西方價值觀念都有接觸,呈現出中西方相互融合或相互抵觸的多元化、矛盾化價值取向。
(三)特立獨行,但奮斗理想多變
調查顯示,絕大部分高校高層次青年人才在科研和教學上均取得了豐碩成果,而且具有積極向上的職業追求和敢于攻堅的事業心、責任感。比較而言,相對寬松、自由和民主的學術氛圍,讓他們形成了特立獨行和勇于探索的性格特點,反而感覺入黨程序復雜,難以理解。同時,奮斗理想更趨于對學術成果上的追求,滿足學術環境和物質待遇成為其職業規劃的必要參考條件之一,而非個人價值的政治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