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發布關于降低癡呆癥發生風險的提示信息。癡呆癥影響著全世界約 5000萬人,每年新增病例近 1000萬。目前雖然沒有治愈癡呆癥的方法,但主動管理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可延緩癡呆癥的進展。與癡呆癥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①缺乏身體活動,吸煙,飲食不健康,過量飲酒;②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肥胖和抑郁癥;③社會孤立和認知不活躍。世界衛生組織特別強調,積極進行身體鍛煉有助于降低癡呆癥發生風險,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周應做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果運動時間能增加一倍,效果更好。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對23種癌癥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發病風險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與正常人群相比,患2型糖尿病的男性和女性,患癌風險分別增加34%和62%;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86%;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患鼻咽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的2.3倍;不論性別如何,糖尿病患者發生肝癌、胰腺癌、肺癌、甲狀腺癌、結直腸癌、胃癌、白血病、淋巴瘤的風險也高于普通人群。專家指出,糖尿病高風險人群及糖尿病前期人群,應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包括控制飲食、加強運動,來降低糖尿病的發生風險;已患糖尿病者應積極治療糖尿病,定期體檢,發現問題及早診治。

最近,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40件玩具進行了檢測,這些玩具分別來自兒童用品連鎖店、玩具專營店、大賣場及綜合性電商平臺。結果發現:①2件樣品包裝袋薄膜過薄,過薄的塑料薄膜易覆蓋兒童口鼻,造成窒息。②1件樣品增塑劑含量超過規定限量。兒童長期接觸增塑劑含量超標的玩具,身體健康會受影響。③3件樣品產品的使用信息與警告標識存在缺陷。專家建議家長不要購買“三無”玩具,購買玩具前要仔細閱讀外包裝上的說明文字,避免購買具有暴力、色情、恐怖等元素的玩具。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指出,廣大消費者要防范化妝品消費風險,網購化妝品時,要注意網站有無以下消費提示語:國家藥監局提示您,請正確認識化妝品功效、化妝品不能替代藥品、不能治療皮膚病等疾病。據規定,化妝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 “藥妝品”等均屬于違法行為;化妝品標簽、包裝或者說明書不得注明有適應證;化妝品不能宣傳“療效”。專家建議,與藥物不同,化妝品只起到改善、防護、緩解、美化和修飾的作用,其作用都比較溫和。消費者在選擇化妝品時需理性,化妝品不是藥品,不具有治療皮膚疾病的功效;如果出現皮膚疾病,一定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