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儒 王麗云
市民孫麗娟的故事:我是上海市金山區廊下鎮的居民,今年69歲,自56歲退休后加入社區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組,接觸了打蓮湘,便一發不可收拾。
長長的蓮湘桿兩頭嵌著銅錢,打起來聲音清脆,充滿喜慶,寓意趕走霉運、帶來福氣。十幾年來,我平均每天打蓮湘半小時,經過日積月累,現在雖已年近七旬,但打蓮湘時仍然非常輕松,給人身輕如燕的感覺,而一般人常常打幾下就會上氣不接下氣。歡快的蓮湘舞健身又健心,讓我越活越年輕,感覺特別幸福。
為了傳承、發揚蓮湘文化,廊下鎮積極打造蓮湘文化品牌,建設蓮湘雕塑、蓮湘廣場,并成功申報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我擔任第三代傳承人。通過各項比賽、展示及“祖輩課堂”等,我和姐妹們一起把這項技能傳授給了更多人,帶動大家學一學、動一動、樂一樂。如今,廊下鎮活躍著35支蓮湘隊伍,有2萬多人愛上了打蓮湘。
除了積極參加打蓮湘等文藝活動和健康志愿宣傳活動,我也非常注重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在飲食方面做到膳食平衡、種類多樣、總量控制、少油少鹽等?,F在,除了血壓稍高、需要服用降壓藥外,我的各項體檢指標都在正常范圍。

打蓮湘又稱霸王鞭或打連廂,是一種漢族民俗舞蹈。蓮湘由一根長約三尺、比拇指粗的竹竿制成,兩端鏤成三個圓孔,每一孔中各串數個銅錢,涂以彩漆,兩端飾花穗彩綢,亦稱“竹簽”“花棍”,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區。當前,打蓮湘是廣場舞的一種,節奏鮮明,動作活潑,極具歡快喜慶特色。在上海市金山區和浦東新區惠南鎮有打蓮湘的傳統,此項目已被列入上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打蓮湘可由一人手拍竹板為唱,三四人手搖蓮湘和之。舞時,可由數人、數十人乃至上百人參加,各持蓮湘做各種舞蹈動作,從頭打到腳,從前打到后,邊打邊唱;亦可男女雙人對打,形成舞、打、跳、躍的連續動作;行進時,可打出前進、停留、下蹲等多種步法;在廣場上可組成十字、井字等隊形。
打蓮湘既健身又健心。首先,與其他廣場舞相比,打蓮湘動作變化快,輕盈活潑,對手、腳、身體的協調性要求很高。其次,打蓮湘步伐變化多,可以促進下肢靈活性,有助于預防跌倒。第三,打蓮湘的動作有的打肩,有的打腳,有的打胯,具有按摩關節的作用。此外,打蓮湘強調喜悅和歡快,有益于心理健康。
不過,老年人練習打蓮湘一定要注意安全。打蓮湘動作復雜、節奏快,包含許多敲打腿部的動作和跳躍動作,要防止被絆倒;集體練習時,要注意別傷到同伴。另外,患有下肢骨關節炎的人,最好不要打蓮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