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博
佳明和蕭朗都是我的朋友,佳明是個話癆,蕭朗則內斂沉默。我們時常聚會,一次散得比較晚,蕭朗便開車送我和佳明回家。車上大家還沉浸在聚會的喜悅中,三言兩語地聊著天,隨著路行進,慢慢又歸于平靜,只有佳明還聊意正濃。他坐在副駕駛的位置,就順勢把開車的蕭朗當作聊天對象。
蕭朗本就話少,又專注于開車,便有一搭沒一搭地接著話,結果聊著聊著,聊天變成了提問。
“蕭朗你父母拆遷的房子在什么地方?”蕭朗隨口應了一句,佳明便接著又問:“拆遷款補償了多少啊?”蕭朗也回了個大概的數字。本以為佳明會見好就收,沒想到他又追問起蕭朗家新蓋的房子,問題像連珠炮,好在蕭朗還算給面子,都一一答了。
朋友們都知道蕭朗妻子是高管,工作應酬應接不暇,佳明就把問題轉移到他們夫妻身上:“你和你愛人住新房還是老房?”
“有時候新房,有時候老房。”從這句話開始,我能感覺出蕭朗已經不耐煩了。
“你愛人也開車上班嗎,開什么車?”佳明依舊興致不減。
“嗯。”很明顯,蕭朗不想再聊了。
我在車后如坐針氈,只有我知道蕭朗和他愛人早在去年就離婚了,他好面子又內向,沒跟大家提過。照這么問下去,以蕭朗的性子,準要發火。
這時蕭朗一個分神,前邊的路口差點兒闖紅燈,用力剎了一下車,便發話了:“我們先誰也別說話了。”嚴厲的口氣終于制止了佳明的得寸進尺,氣氛瞬間降到了冰點。
下車后,我把佳明拉到路邊。“我知道你沒惡意,但你也清楚蕭朗一向不喜歡別人問東問西,你還非追著問他家里的事。”佳明啞口無言,只能點頭稱是。
人對未知的事情都有好奇心,但是好奇要有度,要能夠察言觀色。否則,千萬次地追問,也許就是千萬次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