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婷
摘 要:美的語言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美的語言不僅能夠讓同學們感受到語文文字的獨特魅力,同時還能豐富同學們的語文詞匯,在日積月累的學習中,讓同學們形成美的語言的用語習慣。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語文老師運用美的語言塑造課堂,能夠豐富語文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同學們能夠積極的學習語文。
關鍵詞:課堂;教學語言
小學語文在小學的學習生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小學生的學習成長和思想道德素質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學語文可以幫助小學生建立健全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形成基本的思想品德的道德素養,對小學生今后的個人發展和學習上有著重要的影響。一節優秀的語文課與美的教學語言密不可分,美的教學語言可以吸引同學們的眼球,讓同學們積極的學習。因此,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教師需要使用優美準確的教學語言,讓語文教學充滿魅力。
1 課堂教學語言需簡單明了
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直接影響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有些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非常啰嗦,內容講得繁多冗雜,觀念模糊不清,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喪失對學習的興趣。語言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盡量用精簡的語言教學,而且語言需具有邏輯性與準確性。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需注重教學語言的嚴謹性,在授課的時候需要做到一環接一環。同時,語文老師在備課選題材的時候,要接近語文課本中內容的需求,不能偏離課本主題。老師在授課時,可以簡單穿插一下作者寫作時期的背景、那個時期出現的優秀人才等,豐富學生們的知識積累。
2 課堂教學語言必須生動有趣
如果語文教師經常面目表情毫無生機的上課,學生的學習也會變得刻板和吃力。為了使小學生能夠真實的感受到課本中的意境,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語文教師就經常需要用生動有趣的教學語言展開教學。生動的語言可以將文章中枯燥的文字變成有趣的知識進入學生們的大腦里,將抽象的人物形象具體化的用語言描述出來,有利于學生們掌握知識。比如在對二年級課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時,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可以這樣授課:老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在哪里嘛?同學們,你們猜小蝌蚪要找幾次才能找到自己的媽媽呢?來,我們一起去跟著小蝌蚪找媽媽吧!在小蝌蚪長出兩條后腿之后,小蝌蚪遇到了鯉魚媽媽,鯉魚媽媽告訴小蝌蚪,它的媽媽有四條腿、寬嘴巴。你們看,過了幾天后的小蝌蚪的身體發生了變化,它又長出了兩條前腿。這個時候它看見了烏龜,它以為烏龜是自己的媽媽,趕緊追上去。你們說,烏龜是小蝌蚪的媽媽?
同學們:烏龜不是小蝌蚪的媽媽。
老師:烏龜告訴小蝌蚪,它的媽媽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服。又過了幾天呀,小蝌蚪的尾巴變短了,它們在荷花池旁邊看見了青蛙。它們開心的叫:媽媽,媽媽。來,同學們,你們來讀這一句。
學生:媽媽,媽媽。
這種形象生動的描述與引導,使得學生們積極的投入進課堂教學中,引發了學生們的思維,讓他們在課文學習中感受到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期待心情。
3 課堂教學評價語言需豐富多彩
無論是在學習什么內容的時候,教師都會對學生進行評價,如“真棒!”“回答的真好!”對小學生本身來說,他們在課堂上回答了問題或者表現積極的時候,老師都會根據同學的表現給予相應的肯定和支持。語文教師評價表現積極的小學生是,需根據不同學生的表現針對性的做出相應的評價。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參與積極性,還能鍛煉教師本身的教育教學能力。
高低年級的年齡層次不一樣,因此教師所給予的評語也應該有所不同。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師可以使用對話式的點評語,比如在學習二年級課文《小蝌蚪找媽媽》時可以這樣評價:
老師:你們的可真好!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小蝌蚪看見烏龜時,以為烏龜是自己媽媽的那種高興著急的心情呢!
老師:烏龜也表演的很棒呢,將烏龜的寬容、穩重有耐心很好的表達了出來!
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教師的評語需精準簡練具有針對性。在進行六年級課文《姥姥的剪紙》授課時,采用如下的評價語:
老師:果然是越細微的東西才更能讀出真情實感!
老師:非常完美,真棒!
同時,語文教師可以根據給予學生鼓勵的同時給予適當的勸導,這樣讓學生看見了自己優秀的一方面,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為同學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4 語文課堂教學語言必須精準
準確的語文教學語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精準的語言可以一下子穿透學生們的心靈,同時將語言中所富含的思想道德素質一并傳授給學生。有些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對知識點的描述不夠準確,只停留在了教材表面,沒有對教材進行神層次的解讀,沒有從淺到深,從抽象到具體。這樣,學生們學習就會比較吃力,對知識點的認識也很模糊。
5 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要有啟發性
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要有啟發性。啟發性的語言,就好似夜空中的一盞閃念的明燈,為你點亮前進的道路;啟發性的語言就好似初升的太陽,給予帶來前進的希望;啟發性語言又像綻放的鮮艷的花朵,給你帶來美的感受。啟發性的語文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拓展學生的思維并發散學生的想象力。在課堂上,教師用美的語言可以引發同學們思考,有助于學生發展思維能力,讓學生對授課內容充滿興趣,讓學生們都能沉浸在語文的快樂海洋里。一些難懂的知識點,用生動的語言加以講解,可以有效的幫助同學們加深理解。語文老師在授課時,不能一味地進行填鴨式教育,需要時刻注重學生們的理解與思考能力,要把學生的位置放到課堂的第一位,并用啟發性語言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們喜歡語文。語文課程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緊關聯、密不可分。因此,在遇到一些概念的知識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運用一些生活的實例來幫助同學們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6 結語
美的語言可以塑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班里語文學習的效率提升,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語文教師應該在平常的教學中重視語言教學,嚴格要求自己對語言的正確使用,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肖婷婷. 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研究[D].蘇州大學,2017.
[2]劉敬云.用美的語言塑造美的課堂——論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J].中華少年,2017,(12):96-97.
[3]周愛民.用美的語言塑造美的課堂——論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J].中華少年,2018,(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