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霞
生豬規模化養殖已成為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生豬規模養殖行列。雖然生豬規模化養殖可以為養殖戶帶來經濟效益,但是他們也面臨著疫病的威脅。規模化養殖環境下,疫病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一旦生豬發生疫病,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和治療,就會引起規模化感染,進而造成經濟損失,嚴重的可血本無歸,因此,在生豬規模化養殖過程中,做好疫病防治至關重要。
1、生豬規模養殖疫病防治的重要性分析
在生豬規模養殖中,疫病是不可忽略的一個問題,會影響到生豬的健康生長。生豬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疫病有豬口蹄疫病、豬流感、豬瘟等,一旦生豬發生疫病,不僅會影響病豬的健康,還會影響到其他健康的生豬,使其感染疫病,進而引起規模化效果,造成巨大損失,更甚者一些養殖戶還會將病豬銷售市場,進而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見,生豬規模養殖疫病的防治十分重要。只有做好生豬疫病防治工作,才能降低疫病的發生,減少疫病損失,為養殖戶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豬肉產品。
2、生豬規模養殖疫病防治措施
生豬規模養殖疫病防治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門、養殖戶以及社會的共同參與。結合生豬規模化養殖需要,要合理規劃養殖場,加大相關疫病的宣傳,做好養殖管理,為生豬營造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將一切疫病隱患扼殺在搖籃里。
(1)合理規劃豬場
生豬規模養殖對養殖場有著一定的要求,如果養殖場不達標,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基于生豬規模養殖的需要,養殖場應選擇地勢高、開闊平坦,遠離居民區及化工場地的地方;其次,合理規劃養殖場,要配置隔離區、消毒池、飼料工具間、糞便處理區,并按照功能特性,合理設置相應的區域。
(2)加強生豬免疫接種
生豬免疫接種就是用人工方法將免疫原或免疫效應物質輸入到豬體內,使機體獲得免疫力,避免疾病的發生。生豬免疫接種是有效控制疫病傳播的重要措施,正確的接種疫苗,能最大限度預防疫病的發生,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果。因此,在生豬規模化養殖過程中,養殖戶要重視起生豬的免疫接種工作,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所有生豬進行免疫接種,進而降低疫病的發生。
(3)注重養殖過程的管理
生豬規模化養殖中,疫病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養殖管理不到位所致。對此,在疫病防治中,養殖戶要做好生豬規模養殖管理。首先,做好衛生管理工作,定期對養殖場消毒,生豬的糞便要及時清理,并用清水沖洗豬舍;其次,做好保暖防暑工作,在炎熱季節,要保證豬舍通風、干凈,避免生豬中暑,在寒冷季節,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生豬因氣溫低而發生腹瀉等疾病;再者,做好飼養工作,密切關注生豬的生長情況,科學飼養,飼料要確保質量過關,拒絕使用過期的飼料,每次飼養結束后要密封飼料,避免飼料走潮。另外,要做好消毒工作,對飼養工具、豬舍等進行消毒。
(4)注重病豬的隔離
病豬的隔離是防止疫病擴散的重要手段。養殖戶要密切關注生豬的生長情況,發現生豬異常時,要立即隔離,并檢查與病豬生活在一起的其他生豬是否被感染,將其隔離一旦時間。針對異常的生豬,在自己無法判定的情況下,要請獸醫診斷,在確定生豬病情后,根據疫病實際情況作相應的處理,針對病死的生豬要作無公害處理。
(5)加大生豬疫病相關知識的宣傳與教育
生豬疫病的發生與養殖戶的知識水平有著一定的關聯性,生豬疫病的發生既具有可預見性,也具有突發性,如果養殖戶不具備一定的養殖知識及生豬疫病知識,生豬就很容易發生疫病。對此,加大生豬規模養殖及生豬疫病相關知識的宣傳與教育尤為重要。一方面,有關部門要統計本地區所有生豬養殖規模,并定期開展相關知識宣傳,提高各大養殖戶的認知水平;另一方面,要積極開展“專家現身說教”活動,以便養殖戶掌握科學的養殖技術,能夠按照養殖技術來開展生豬養殖工作,提高養殖的科學性。作為養殖戶,更要主動去學習相關知識,不斷提高自身養殖水平,進而減少疾病的發生,高效防范疫病。
(6)加強生豬疫病的防治
在生豬規模化養殖過程中,疫病是不可避免的。許多疫病具有傳染性,一只病豬可引起整個養殖場生豬犯病。因此,一旦生豬發生疫病,就需要及時的治療。首先,有關部門要根據養殖場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細菌侵入感染生豬患病;其次,要善于利用藥物進行防治,針對一些耐藥性的致病菌,藥物防治前,要做好藥物敏感度試驗,選擇高敏感的藥物。以流感為例,在生豬發生流感后,可采用10~30g人工鹽及20~60片酵母片,研磨成粉末狀加入到飼料中,每天一次,連服三天;或者采用肌肉注射方式對病豬注射安乃近注射液4~10ml,每天一次。
綜上所述,豬場生豬疾病的預防與控制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對生豬養殖效益有著重大影響。生豬疾病危害大,一旦生豬發生疾病,輕則生豬營養不良,重則生豬死亡,甚至還會造成大范圍的傳染。對此,要想實現豬場養殖效益最大化,就必須做好生豬疾病預防與控制,將一切疾病危險因素扼殺在搖籃里,為生豬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
(作者單位:156300黑龍江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動物衛生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