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時要靈活,不局限于教材,應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有內容可寫,這樣學生在作文中才能表達真情實感,從而用心體驗生活,真真實實提高初中生的寫作水準。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用心觀察體驗生活,從細微處提升基礎;先模仿后創新,豐富學生的寫作構架;提筆寫作時,要有意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生;寫作水平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5-012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5.122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 素養的綜合體現。”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如何轉變思想,采用開放式教學的策略,讓學生切實喜歡寫作,并熟練掌握一些寫作技巧,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提高語文綜合能力是關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又強調:“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 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這充分說明,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表達的是一種體驗。所以, 作為教師,在寫作教學時要靈活,不要局限于教材,讓學生有內容可寫,有情想表,有話想說,從而培養學生用心體驗生活,提高寫作興趣的習慣。
一、用心觀察體驗生活,從細微處提升基礎
比之小學階段,初中生的寫作水平應該更加有所提升,寫出的文章,更加優美、成熟、感人。俗話說:“生活處處皆素材” 在觀察中不斷伸出靈敏的觸角,探知體會鮮活的生活,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引導,細心觀察,在觀察中體驗如火如荼的生活。
初升的太陽、夕陽的余暉、新出的秧苗、沾露的嫩草……處處美不勝收;父母兒女間的親情、同學朋友間的友誼、校園師生間的感情……實為日久見真情;勝利時得意的笑臉、失意時感動的幫助、苦悶時酸澀的淚水、探究時驚奇的發現……在不同的時間,不一樣的年紀,與不同的伙伴從各個角度留心觀察生活,萃取營養豐富的語言材料。
在這樣的前提下,他們樂于從生活中獲取直接而詳細的語言材料,并不斷向學生滲透發現與觀察生活的方法。如利用連續觀察的方法獲取具體翔實的素材,利用定向觀察的方法獲取有方向、有重點的素材,利用隨機興趣觀察的方法捕捉感人至深的偶然事件,從而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有意義且他們感興趣的部分。
二、先模仿后創新,豐富學生的寫作構架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語文、作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豐富語文基礎知識,也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和方法。
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在 模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如:在給學生講解完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后,我就給學生一個任 務:寫一篇關于參 觀和瀏覽的作文。學生在動筆寫作文之前,教師也可以提醒學生再回顧一下《小石潭記》的寫作方法,描寫順序,然后讓學生模仿它的順序和布局來寫一篇自己參觀和瀏覽的文章。通過如此方法使他們的寫作水平和創新能力得到極大提升。這對初中語文教學來說是一舉兩得的效果。
三、提筆寫作時,要有意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
真情實感,是我們寫任何類型和體裁的作文時都應該要融入的,因為,只有飽含真情實感的作文,才是有靈魂、有溫度的,才能徹底喚醒作者與讀者沉睡的靈魂,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
那么,怎樣讓自己的作品更加的生動、更加的感人呢?那就是真實的感受,比如游記寫作,喜歡某個景點的奇,喜歡某個地方的水,喜歡某個地方的樹,喜歡某個地方的山,等等,只要融入了我們的真情實感,都能讓游記更有厚度和質感,讓景物有生命、有聲音、有脈動,才能在升華文章主題的同時,讓文章更具感染力。
比如,《尋夢環游記》的這部電影,它就是很好的一個游記電影,盡顯真情實感,深深打動我們。寫作時,只要有感而發,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就會感動別人,就會寫出一篇質量不差的文章。
總之,提高初中生寫作水平的方法很多,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探索,傳授一些適合學生的寫作技巧,立足現實生活,抒發真情實感,關注日常生活中感人的、有意義的人和事,寫身邊人,身邊事,盡量把口語轉化成書面語,把生硬化的表述轉變成溫情化敘述,達到情感的真摯、自然、樸素表達,只要方法得當,長期堅持,就會寫出一篇篇優秀的美文來。
參考文獻:
[1]宋勝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8).
[2]胡仕麗.新課改下初中語文寫作水平提高策略[J].速讀(上旬),2016(5).
[3]蔡歡慶.加強閱讀與寫作 提高學生語文實踐能力——新課改下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教學策略[J].廣西教育,2014(12).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黃六勝(1962.12— ),男,漢族,甘肅甘谷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