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不艷 龔元夫 史穎凱


摘 要 介紹了地名普查監理的背景、目的和意義,闡述了地名普查監理實施的基本流程,準備工作階段、實施階段和驗收階段的監理實施要點,對地名普查組織管理、安全保密、地名調查、地名在圖上的標繪、地名標準化處理和地名設標、地名普查成果表填寫、數據庫建設、檢查驗收和資料歸檔等關鍵環節監理的主要內容進行了梳理總結,分析了地名普查檢查驗收的基本要求和檢查程序,對于地名普查監理實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及參考意義。
關鍵詞 地名普查 地名普查監理 監理 檢查驗收
中圖分類號:D63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地名是重要的空間地理信息和社會公共信息,具有信息量大、類型結構復雜、空間性強、動態變化大等特點,既具有相對穩定性,又具有相當的變動性。開展地名普查,摸清地名現狀,推動地名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工作,是提高社會管理治理水平的重大舉措,通過普查,充實完善地名數據庫、地名儲備庫、老地名保護庫和消亡地名資料庫,對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地名普查監理不同于常規測繪項目監理,除了對地名位置調查、地名在圖上的標繪、地名數據建庫、整理普查檔案等工作環節進行監理,還要對地名來歷、含義和歷史沿革,地理實體描述等地名文化屬性信息的采集工作和調查質量開展監理。目前市場上尚未有專門的地名普查監理機構,因此,地名普查監理實施是一個摸索的過程,既要求監理機構具備測繪資質,同時監理機構還需聘請地名行業技術人員和地名專家學者擔任監理崗位,本著獨立、公平、公正、科學的原則,對地名普查質量、進度、安全、保密等展開第三方監理,達到規范地名普查行為,保證地名普查質量,健全地名普查管理制度的目的。
1地名普查監理的基本流程
地名普查監理共分三個階段,即準備工作階段的監理、實施階段監理和驗收階段監理,監理機構一般分成計劃督導組、外業檢查組、內業檢查組及數據庫質檢組4個監理小組開展工作,具體包括監理工作的督導及督查、對被監理地區的組織管理、普查進度、普查質量、資料管理、檢查驗收等環節開展監理。
1.1準備工作階段的監理
在準備階段主要對普查單位進行組織管理的現場檢查,檢查其工作計劃、技術設計方案、普查培訓與宣傳、保密安全制度建設與管理責任、涉密數據與人員管理等內容。同時,依據監理地區的普查進度進行針對性檢查,重點檢查資料收集和利用情況、預填地名登記表等情況。
1.2實施階段的監理
實施階段方面的監理主要以過程抽檢為主,檢查內容包括前期準備、首次會議、質量檢查、末次會議、編制質量檢查意見、問題處理、結果通報。過程抽檢流程如圖1所示。
過程抽檢根據普查單位實施進度開展檢查,內業抽查地名調查目錄和地名登記表的登記情況,外業抽查普查數據準確性和地名標志等內容,通報問題,下達整改通知單。后續對巡查的數據進行內業檢查,核實是否整改到位,并根據當月巡查情況編寫監理報告。
進度控制方面,采用每周定期召開監理例會的方式,對普查單位上報進度進行審核,對實施進度排名靠后的普查單位通報批評。資料管理方面,對普查單位上報的文檔和監理報告等成果資料進行歸檔整理。
1.3驗收階段的監理
驗收工作主要包括:驗收申請、驗收資料提交、概查、首次會議、確定樣本量、抽樣、成果質量檢驗、質量評定、末次會議、成果質量合格通知單、編制成果質量驗收報告等。驗收流程圖如圖2所示。
上交資料后,監理機構對普查單位的地名普查成果進行抽樣檢查,樣本抽取總體上采用分層按比例隨機抽樣的方法,同時結合影像,抽取縣城周邊及經濟發達區域、城郊結合區域作為樣本。不同類型的成果,依據檢查結果,進行單位成果質量評定,并對檢驗批成果進行質量判定。檢查工作結束后,通報成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結果,普查單位按要求整改,并重新開展過程檢查、最終檢查。驗收通過后,普查單位按要求匯交成果,監理機構編制《檢查驗收與質量評定工作總結》文檔。
2地名普查監理工作內容
監理機構對地名普查項目的監理貫穿整個普查,涉及的資料眾多,格式不一,需要按照地名普查工作需求整理相關文件,保證文件的規范性、可使用性。普查過程中需要使用采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1985國家高程基準的1:50000比例尺紙質軍用地形圖和地形圖矢量數據、分辨率不低于2米的正射遙感影像數據。為保證這些數據的安全,監理機構督促普查單位嚴格按照《地名普查涉密數據保密管理辦法》,對涉密數據進行管理,嚴禁發生數據泄密事件。
在地名調查過程中需要填寫大量表格,表格填寫需規范,監理機構應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地名調查的相關表格,以保證調查的規范性和一致性,減少地名調查中的人為錯誤。對于工作圖上的標繪和整飾后的工作圖成果,監理機構應進行一定比例的抽檢,并記錄抽檢過程及結果,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對于地名標準化的過程和成果,監理機構應制定相應的檢查方法,督促普查單位進行檢查,減少錯漏。對于地名普查成果表的填寫,監理機構應采用全檢和抽檢兩種方式,保證表格信息齊全,無錯漏,合格者方可進行下一步。對于地名普查數據庫建庫,數據錄入以后要進行相關程序檢查,及時發現錯誤,更改錯誤,并做好檢查記錄,以備監理機構不定期抽查。
項目完成后,由監理機構組織檢查驗收,做好記錄及存檔,編寫驗收報告。驗收完成后,監理機構監督普查單位對地名普查的各類紙質文件、電子文件材料、地名普查成果和多媒體資料的歸檔,并做好地名檔案移交和上報的監理工作。
3地名普查檢查驗收要求
地名普查成果檢查驗收執行“兩級檢查、一級驗收”制度,普查單位負責普查成果質量的過程檢查,各縣市地名普查監理機構負責最終檢查;省級地名普查監理單位負責普查成果質量驗收。
3.1過程檢查
過程檢查對地名普查成果資料進行內業檢查和外業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過程檢查提出的質量問題,普查單位應認真修改,修改后在檢查記錄表上簽字。過程檢查的檢查記錄隨普查成果資料一并提交到最終檢查單位。經過程檢查未達到質量指標要求的,普查成果資料應全部退回給普查單位。退回處理后的普查成果資料須進行新一輪的過程檢查,確認問題是否被修改完整,并檢查是否在修改過程中產生了新的其它問題。
3.2最終檢查
地名普查成果通過了過程檢查后,才能進行最終檢查。最終檢查對普查成果資料進行內業檢查和外業檢查,檢查不合格或未達到質量指標要求的,普查成果資料應全部退回給普查單位。經普查單位全面修改后的普查成果資料須重新履行最終檢查,直至合格為止;最終檢查完成后,應進行單位成果質量等級評定,并編寫檢查報告,檢查記錄及檢查報告跟隨成果資料一并提交驗收。
3.3驗收
地名普查成果經最終檢查合格后,才能進行驗收,驗收一般采用抽樣檢查方式。驗收要對批次成果進行總體概查,總體概查通過后再進行樣本詳查與樣本外業核查;檢查出的問題、錯誤,復查的結果應在檢查記錄表中完整記錄;驗收應審核最終檢查記錄表及檢查報告;驗收不合格的批次成果退回給最終檢查單位,并由最終檢查單位督促合作單位進行完整修改;退回的不合格的批次成果,待修改完善后,由最終檢查確認檢查通過,需再次提交驗收,重新驗收時,應重新抽樣;驗收合格的批成果,應對檢查出的錯誤進行修改,并通過復查核實;驗收工作完成后,應編寫檢驗報告。
3.4抽樣檢查程序
檢驗批次應由在同一技術設 計書指導下生產的同等級、同規格普查單位成果匯集而成。生產量較大時,可根據生產時間段的不同、作業方法不同、作業生產單位不同等條件分別組成批次成果,實施分批檢驗。先對批成果進行總體概查,若總體概查出現不符合項或A類錯漏,不進行詳查,批次成果質量直接判為不合格。
對地名普查成果的抽樣檢查中,抽樣單位包括地名調查成果、地名在圖上標繪成果、地名標準化處理成果、地名標志設置成果、地名普查成果表成果、地名標志登記表成果、數據庫建庫成果、普查檔案整理成果等內容。樣本抽取總體上采用分區域按比例隨機抽樣的方法從批量成果中抽取樣本,即將批成果按不同困難類別、不同地形類別等因素分成不同的區域。根據樣本量,在各區域內分別按各區域在批成果中所占比例確定各區域中應抽取的單位成果數量,并使用簡單隨機抽樣法抽取樣本;提取批成果的有關資料,如技術設計書、技術總結、檢查報告、接合表、圖幅清單、過程質量監督抽查意見及整改報告等。按照樣本數據、基本統計成果錯漏類型及扣分標準對成果質量進行評分,對單位成果進行質量評定,對批成果進行質量判定。
4結束語
地名普查是一項公益性、基礎性的國情調查。開展地名普查,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鞏固國防建設,有利于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利于社會交流交往、方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通過普查,可以收集到全面、豐富、系統的各類地名資料,查清地名現狀,可以利用普查獲取的地名資料,及時準確地向社會提供各類地名信息的查詢服務,開展多功能的咨詢服務,豐富電子地圖、地名網站的內容,整合地名問路電話、地名觸摸屏的資源,形成一體化的地名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 宮蒲光,柳拯,黃茹等.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指導手冊[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
[2] 宮蒲光,柳拯,黃茹等.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百問解答[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
[3] 王光輝,張書畢,劉軍等.基礎測繪工程項目監理實施細則探討[J].海洋測繪,2008,28(04):79-82.
[4] 黃玉蘭.對當前監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礦業快報,2006(11):76-78.
[5] 黃春華.當前工程監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及對策思考[J].經濟管理論壇,2005(23): 9.
[6] 陳飛.建設工程監理發展中的問題和對策[J].建設監理,2005(06): 10 .
[7] 胡學杰.監理人員怎樣做好巡視檢查工作[J].監理工作,2011(12): 13-16 .
[8] 孔祥元.測繪工程監理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9] 吳芳茜,薛大龍.涉密信息系統工程監理控制和評價模型初探[J].技術應用,2010(08): 59-62.
[10] 蘇萬厚,郭亮,楊少謀.施工現場安全監理檢查要點[J].質量安全, 2010(08):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