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國華
【關鍵詞】 繪本;創作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153—01
“有中生新”的繪本創作創新教學,是以學生的先備知識、舊經驗為基礎,運用故事圖作為繪本創作的前導組體,協助學生連接先備知識與新的學習內容,導入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增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進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利用童話、寓言、成語或著名故事的重建、模仿、改編等方式,集體創作出屬于自己的圖畫故事書。
一、繪本創作創新教學的策略
繪本創作結合了學生生活經驗、閱讀理解、寫作、繪畫,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等綜合能力,是多元智慧的展現。繪本創作連接了閱讀理解、繪畫與文本創作等歷程,主要依靠插圖來傳達意義,圖像能增進兒童對文本的理解。兒童通過圖畫中的不同敘事結構,可提高他們對視覺藝術和設計元素的理解,進而創作出多樣化的文本。
繪本創作創新教學聚焦于教師指導學生創作圖畫故事書。在連接學生先備知識、舊經驗的基礎上,可通過著名故事的重建、模仿或虛構故事等方式呈現,引導學生構思如何以圖畫來說故事,同時兼顧故事內容與視覺圖像的關系。分析繪本閱讀教學模式可以發現,學生能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習詞匯。繪本創作不應只是由老師指導、提示,故事情節的鋪陳應在學生不斷相互提示、交換意見、相互討論下完成,并進行合作學習、研究,進而找到創作思路。可采用兒童圖畫書賞析、資料搜集、小組對話、討論、構思故事大綱與情節鋪陳、插畫彩繪、繪本故事表演等策略實施繪本創作創新教學。
綜上所述,繪本創作創新教學可從連接學生的先備知識、生活經驗開始,指導學生從繪本、兒童圖畫書中取材,通過資料搜集、經驗分享、相互討論,并借由著名故事的重建、模仿、改編,或者是構思新的故事情節,整合故事內容與插畫色彩、圖像進行創作。
二、繪本創作創新教學運用實例
“有中生新”的繪本創作創新教學,教學對象適用于小學高年級學生。如以“小青蛙的朋友”為主題,可先指導學生從繪本賞析、閱讀理解開始,培養他們以圖畫來說故事的概念,激發學生繪本創作的興趣。接著,運用故事圖作為繪本創作的前導組體,通過繪本小偵探、故事接龍、朋友歷險記、不可能的任務、“奧斯卡金像獎”等活動,對童話、寓言、成語等進行重建、模仿、改編,指導學生創作出屬于自己的圖畫故事書。具體教學策略如下:
1.繪本小偵探。在繪本賞析、閱讀理解的過程中,通過提問、內容探究等策略,指導學生們學習探索繪本的奧秘。可以提問:你最喜歡哪一本繪本?為什么?繪本與一般書籍有何不同?插圖有什么功能?文字與插圖的關系如何?從繪本小偵探的探索活動中,連接學生的先備知識、生活經驗,建構如何以圖畫來說故事的概念,啟發學生運用擬人化的手法,以及重組、模仿、改編、虛構故事等,提高其創作的興趣與能力。
2.故事接龍。故事接龍可通過小組對話、討論等方式進行,采用男女混合小組討論的座位安排形式。以“小青蛙的朋友”為主題,聯系學生們的先備知識與生活經驗,請學生分享朋友間相互幫忙的故事,體會真摯友情的可貴。在運用故事圖的教學策略上,教師可設計“故事圖學習單”作為學生創作“小青蛙的朋友”繪本的圖解式前導組體,從故事的主題、情節、相關對話、過程到結果,指導學生從故事圖的架構中厘清人物、情節的邏輯順序與發展脈絡,并通過分享、討論、故事接龍等集體創作過程,共同建構出故事大綱。
3.朋友歷險記。建構出故事大綱后,緊接著就是繪本情節的鋪陳,可設計繪本創作分頁腳本。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冒險故事往往最能吸引讀者,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嘗試塑造各種動物、植物、昆蟲等擬人化的角色,共同編寫朋友歷險、相互之間扶持的故事。繪本小書的創作可先從最簡單的4頁書開始,逐步發展到裝訂成冊的多頁書。
4.不可能的任務。繪本創作關注文本內容與圖像、背景、色彩的連接,注重通過插圖來傳達文本的意義。在彩繪技巧上,可先根據故事大綱,用鉛筆畫出主要角色的插畫,作為故事情節鋪陳的初步構想,接著引導學生運用水性色鉛筆、彩色筆、蠟筆、水彩或進行剪貼等,配合故事的情節構圖、版面施之以彩繪,讓學生通過多種材料發揮無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集體創作策略上,小組成員可依據劇情分頁分工,也可依據繪本不同角色、場景來為每一位學生分配彩繪的任務。
5.奧斯卡金像獎。“小青蛙的朋友”繪本故事創作完成后,學生們最期待的活動就是角色扮演。可指導他們結合自己所創作的故事,通過分組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繪本話劇表演,讓學生們嘗試融入自己所創作的繪本故事情境中,使每一位表演者都成為“奧斯卡金像獎”的得主。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