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超
【關鍵詞】 高中化學;網絡媒體;生活化教學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177—01
化學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化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可以使學生學習到相關的化學學科專業知識,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提升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基于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也逐漸為教師所注重,即更多地從生活實際出發,創設生活化的情景,使課堂更加生活化、實用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媒體已廣泛地走進我們的生活,也普遍地應用到教學中,本文主要介紹有關網絡媒體對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
一、網絡媒體對預習案生活化的設計
預習案的設計,首先要考慮教學內容與相關的生活問題,然后設計與之相關的生活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網絡搜索與之有關的內容,作為課堂上的交流匯報材料。例如:在學習《氯氣》一節時設計了問題,2004年4月16日,重慶主城區一化工廠發生氯氣泄漏事件是怎么回事?你對氯氣有何了解?在學習《焰色反應》一節時設計了問題,節日燃放的煙花爆竹是如何制成的?這些問題設計,使學生不僅豐富了化學學科相關的生活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二、網絡媒體對課堂生活化教學的設計
1. 網絡媒體對課堂生活化導入的設計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的課堂導入環節更加為教師所關注,利用網絡媒體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情景的導入 ,就會使學生對于某些知識或技能產生迫切的學習需要從而引發學習內驅力。例如:在學習硫酸工業的制取時,利用網絡媒體讓學生觀看硫酸工業的工業制取,使學生體會硫酸的工業制取及硫酸對生活的作用;在學習氮的氧化物性質時,利用網絡媒體設計光化學煙霧對生活帶來的危害,使學生感悟到光化學煙霧對生活帶來的危害之一的氮的氧化物。這些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學生投入其中,充分調動出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 網絡媒體對課堂生活化過程的設計
講解學科理論知識是課堂教學的“重頭戲”。如果教師脫離了實際生活,對理論知識大講特講,課堂就會變得空洞抽象、索然無味。相反,如果教師在聯系多彩實際生活的基礎上將理論知識設計成網絡媒體,就會使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具體、妙趣橫生。結合學生多姿多彩的實際生活,生動有趣地講解化學理論知識,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建構開辟通暢的渠道。例如,在講“硫酸的性質”時,教師可以運用網絡媒體播放一段新聞。某日凌晨,一輛載有20噸濃硫酸的槽罐車發生側翻事故,從罐車內流出的硫酸一直蔓延,路面雜草等都被腐蝕成為了黑色,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氣味,之后,消防人員趕到現場清理,用固體堿和石灰粉進行中和,在中和過程中,形成了白色的煙霧,同時伴有“砰、砰”轟鳴聲。提出問題:路面雜草被腐蝕成黑色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會有刺鼻的氣味?在中和過程中,為什么會有白色的煙霧?運載濃硫酸的車罐最有可能是什么制造的?這種帶有真實感網絡媒體新聞,能讓學生產生一種親切感,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動機。
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資源,將學生生活中見到的新聞帶到教學課堂中,會使得教學課堂與生活的聯系更加密切,學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從而更好地學習教學課堂的知識內容。
三、網絡媒體對習題生活化的設計
習題有助于學生鞏固化學知識,習題的生活化有助于學生用生活知識解決一些化學問題。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媒體平臺設計這方面的練習,將生活中的化學轉化為習題,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媒體探究生活中的化學科學知識。比如這幾年高考工藝流程圖題,源于生產實際。學生學習了硫酸的性質后,教師可布置作業,讓學生網絡搜索工業上如何制取硫酸?以什么原料以什么樣的工藝流程和原理完成硫酸的工業制取?如何進行節能減排?講《化學環境問題》 時,教師指導學生分組利用網絡搜集的有關環境問題的相關資料,了解環境污染的種類,并討論交流空氣污染、水污染的危害與化學防治方法,讓學生了解認識人類活動對環境、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和當代社會面臨的能源、水資源、環境等主要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化學科學的支持。
總之,化學的魅力存在于人的視界中,燦爛奪目的化學反應促進了人們的生活發展,悠久的化學歷史帶來了濃重的人文色彩,利用網絡媒體對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化學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以學生為主,落實生活化教學理念。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