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漢東
稻田龍蝦共養模式不但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還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因此,稻田龍蝦共養模式越來越受到小龍蝦養殖戶們的青睞。今年,山東省濱城區漁業資源服務中心與十里荷塘園區,進行聯合試驗稻蝦混養模式,并取得成功。實現了蝦肥稻壯的可喜效果,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本文以濱州市濱城區漁業資源服務中心,進行稻蝦試驗性共養取得的經驗為依托,簡述稻田養殖小龍蝦的苗種選購與養殖技術。
1、稻田養殖小龍蝦概述
隨著我國小龍蝦養殖面積的不斷擴大,小龍蝦的養殖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就小龍蝦的養殖環境而言,也不僅僅能夠在池塘進行養殖,逐步的開啟了小龍蝦稻田共生養殖模式。稻田養殖小龍蝦不但屬于種養結合的新型生態農業種養機制,還是一種良性循環的生態養殖模式,也就是在稻田中養殖小龍蝦,使小龍蝦能夠與水稻在稻田中一起成長,從而實現一水兩用和一田雙收的目的。在此過程中,需要通過人工處理模式來建立起稻蝦共生、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生態種養系統。這種養殖模式不但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還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
2、稻田養殖小龍蝦的苗種選購與放養技術
(1)苗種選購
在稻田養殖小龍蝦的過程中,苗種選購環節是尤為重要的,能夠對小龍蝦的最終養殖成效產生直接的影響。在此過程中,第一,為了能夠確保小龍蝦的成活率,要始終遵循就近購買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小龍蝦養殖戶的小龍蝦苗種都是從自然水域中捕撈出來的,離水時間越短的苗種品質越好,因此,就近購買苗種是一個絕佳的選擇。第二,要對小龍蝦苗種的來源展開深入的調查,確保苗種的養殖地在上一個年度沒有出現過嚴重的病害。另外,盡量不要購買經歷過長途運輸或多次販賣的苗種。第三,在捕撈蝦苗的時候,盡可能的避開小龍蝦蛻殼的高峰期。另外,在捕撈蝦苗之前,除了要投喂適口飼料之外,還要增加口服的免疫增強劑,以此來有效的增強蝦苗的免疫抗應激能力。第四,盡可能的購買采用地籠捕撈的苗種,不要購買利用藥物誘捕的小龍蝦苗種。第五,在選購小龍蝦苗種的時候,一方面,要確保蝦苗在水中能夠具有較強的活躍程度,同時具有淺黃色的體色;另一方面,要確保蝦苗的體表外觀光潔無異常,且不存在足爪和附肢的損傷。第六,要確保選購的小龍蝦苗種能夠具備規格一致的特征。另外,對于外地引進的小龍蝦苗種,要及時的進行浸泡處理,通常情況下,要在水中浸泡三到四分鐘,重復三到四次。
(2)苗種放養技術
在稻田養殖小龍蝦的過程中,苗種放養技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第一,在放養小龍蝦苗種之前,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對稻田的環溝進行清理和消除,培肥水質,培育生物餌料。對于養殖小龍蝦的稻田而言,要確保稻田能夠保持一定的水草覆蓋率,因此,還要在稻田中載種水草。另外,在放養小龍蝦苗種之前的一到兩個小時之內,要將抗應激藥劑潑灑在水池中。第二,由于小龍蝦具有較強的侵占領域的行為特征,因此,在放養小龍蝦苗種的時候,要采用一次性放足的方式。這樣的話,就不會出現前一部分定居好的蝦苗殘食后放入的蝦苗的情況。第三,小龍蝦苗種的放養密度不易過高,放養的苗種多并不代表最終的產量高。通常情況下,小龍蝦苗種的放養密度要控制在每畝六千尾以內。通過實踐工作表明,小龍蝦苗種的放養密度如果過高的話,不但會導致養成周期的延長,還會導致投資回報率的降低。第四,當小龍蝦的苗種運輸抵達稻田之后,要及時的對苗種進行浸洗處理,將小龍蝦的苗種用稻田水浸洗兩到三遍,同時用高錳酸鉀對其進行消毒。另外,不可以將小龍蝦麥苗種直接導入水中,要將草席設置在離岸一到兩米的地方,隨后將小龍蝦的苗種輕輕的倒在草席上,讓蝦苗自由進入到水中。于此同時,要及時的撈出活力較差的苗種。
(3)苗種管理
當小龍蝦的苗種放養完畢之后,后期的管理工作也是尤為重要的。在此過程中,首先,要做好餌料的投放工作。通常情況下,在苗種放養后的兩到三天之后,且水溫在十攝氏度以上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投喂餌料了。經過壓碎處理的大豆和玉米以及切碎的小雜魚都可以充當小龍蝦苗種的餌料。餌料的投喂量要結合苗種的體重來確定,通常情況下,投喂量要控制在苗種體重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之間。其次,要在水中加入適量的生物有機肥料,同時確保水體能夠具備良好的透明度。另外,還要實時的對水體的溶解氧狀況進行監測。再次,對消毒防病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視,定期的對水體進行消毒。最后,加強日常的管理。定期的檢查水質與周邊環境的變化情況,實時的檢查蝦苗的活動情況。
綜上所述,苗種選購與苗種放養是稻田養殖小龍蝦過程中的兩項重要工作環節,相關的養殖戶一定要對此予以高度的重視,充分的掌握相關的工作要點,從而促進小龍蝦的穩產與高產。
(作者單位:256600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漁業資源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