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整體經濟發展迅速,其中,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相對于城鎮經濟發展速度,還處于落后階段,致使農村與城鎮出現嚴重的兩極化,并且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如果不及時加以重視并做出相應轉變,將對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相關政府部分要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加強對農業經濟的管理,優化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將各種先進的高新技術運用到農業經濟發展中,并與時俱進、因地制宜的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飛速發展。
一、 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問題與管理措施
(一)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農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
在農村的經濟發展中,最基本的問題就是人員的問題。與城鎮的經濟發展來比較,農村的整體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都是比較低的。這就造成了農村經濟發展的落后,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也不能支撐經濟發展的條件。而且從當前的人員構成角度來看,如今留在農村的往往是老一輩的人,即便是年輕人,大多也是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留在城鎮發展。像這樣一直循環下去,農村的經濟發展根本帶動不起來,而城鎮的發展越來越好,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
2、農村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雖然現在我國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但是,在早些年的發展中,已經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在農村的經濟發展中,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生態破壞。首先是水資源方面,農村的經濟主要是由農業帶動起來的,那么對于農業的灌溉就成了水資源問題的主要因素。大量的農業灌溉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雖然我國的水資源不是很匱乏,但是也要對淡水資源進行相對的保護。其次是化肥農藥的使用,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化肥農藥的使用雖然有助于農作物的生長,同時也對土質和空氣造成了破壞,長此以往就會成為資源的安全隱患。最后就是土地耕種面積的方面,土質沙化和化學藥劑的使用都會讓土壤的性質發生改變,使其不再適合耕種,從而減少耕種土地的面積。這些生態的破壞都在阻擋在農村經濟的發展。
3、政府部門投入不足
近年來,我國致力于全面性的發展,政府部門對農村經濟發展是高度重視的,但是由于農村人口眾多和其它客觀因素的影響,政府部門不能夠對農村的經濟發展進行全面投入。從當前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要想完全投入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二)農村經濟發展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經濟管理相關制度
要想將農村的經濟發展完全帶動起來,就要從根本上進行管理,這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經濟管理制度來實現了。健全的經濟管理制度能夠對發展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也能夠實現農業經濟結構的像現代發展的轉型。
2、立足農民群眾,多種方式融資
農村經濟的發展與其它發展稍有不同,在一定的情況下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實現。那么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是帶動著我國農業發展的關鍵,立足于農民群眾是農業發展的基礎,但是說到底,農民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撐,這個時候就需要多種方式進行融資來帶動經濟發展了。在許多時候,政府也會推入資金進行鼓勵幫助,但是面對著眾多的農村經濟發展,政府的投入還是有限的,不能完全兼顧。因此,融入社會上的各大企業的投資,就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
3、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落實政策
雖然政府對于農業發展持有高度關注的態度,但是落實到具體的指導和投入上,就會出現后勁不足的情況。想要真正的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資金收入,一定要加大貫徹落實的力度,引入先進的技術手段,構建信息網絡,全面發展農業經濟。
4、培育多元化服務組織,放活經營性服務
在傳統的社會化農業發展中,農業服務組織少之又少,而且結構和種類都比較單一。從這個方面作為切入點,對農業發展進行改革,大力發展社會上的各類農業服務組織,讓其趨向于多元化的發展。并且支持廣大的農業科研事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的發展,進一步推進服務組織和農民之間的合作,堅持從農業發展為首位的基本原則出發,與政府引導投入相連接。通過多種方式,統一發展目標,建立服務到位、積極向上、分工明確的體系機制。
二、 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保障作用
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保障作用,現階段的農村經濟條件狀況是比較雜亂的,缺少管理機制和約束能力。農業經濟管理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前提,只有對發展進行相應的管理,才能實現發展高速和發展穩定的戰略目標。無論是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還是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好的管理能夠對發展不當之處進行有效的規范,幫助發展不偏離正確的軌道,在此基礎上,提高農村經濟的水平。這樣一來,農村的經濟發展不僅得到了滿足,發展中的主體人群也更加積極向上,確保了快速經濟發展的質量。
(二)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指導作用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農業經濟管理能夠為農村經濟發展起到指導的作用,或者說是一種導向。它能夠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指引正確的方向,有了這種引導,在發展的過程中,會變得更加快速。農業經濟管理不僅能夠讓農村經濟發展認清自己的市場發展地位,還能為具體的市場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性的指導,大力推進發展的速度,提高快速經濟下的發展質量。與此同時,明確農村經濟發展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具體地位,和在經濟發展中的基本定位,這些都是指導著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
(三)幫助農村經濟發展的解決問題
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著許多實質性的問題,首先,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四處碰壁”的情況,也就是受多種政策條件和現實問題的制約。其次,就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未來規劃,在一定的限制因素下,規劃存在著不能最大化理想實現的問題。最后,就是發展過程中對資源的使用和破壞問題。農業經濟管理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來解決這些問題,根據資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性的科學思想觀,對發展進行有效的管理,從而達到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合理性的實施,保證農村經濟發展的穩定和快速。
總之,在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時,必須從管理的角度出發,規范相關的制度體系,促使農村經濟高速、高質量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152000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新華鄉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