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財經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00)
關于節能環保產業的研究,國內外主要集中在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概念、投融資的問題和產業機制的發展以及政府做出的努力等方面的研究,偏重的是產業發展的對策和政策研究。
國外研究方面,Pedra等(2010)介紹了一種由節能環保模型和分布式能源資源調度程序組成的新的決策支持工具,該工具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節能服務凈收益。Ellis(2010)是從融資面臨的困境、管理和交易費用、政府在能源政策方面的制約、缺乏節能環保知識、人力資源匱乏、客戶的偏好、對 EPC 商業模式的質疑這七個角度分析了發展中國家在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中面臨的障礙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國內研究方面,李東衛(2012)研究的是銀行業信貸對節能環保產業提供資金支持,認為應充分認識銀行金融機構的服務對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性,加大對節能環保產業的金融服務和資金支持。陳鵬健、鐘春洋(2012)認為我國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新型產業,既面臨發展機遇,也面臨發展難題。
本文選取甘肅省14個地級市,14 個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指標匯編而成的截面數據進行分析,用X1~X14分別代表14個指標,分別是X1:人均GDP;X2:R&D經費支出(億元);X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X4:第三產業增加值;X5:工業增加值(億元);X6:財政預算支出(億元);X7:最終消費(萬元);X8:進出口總額(億元);X9: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X10:工業廢氣排放量(億立方米);X11:煙(粉)塵排放量(萬噸);X12: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量(萬噸);X13:廢水排放總量(萬噸);X14:廢水治理設施數(套),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影響因素,例如,財政支出結構,人口自然增長率,環保普及率等,基于本文研究的局限性故不予考慮。
本文采用2017年甘肅省變量的相關統計數據,數據源于《甘肅發展年鑒(2017)》。本章實證分析的過程是根據樣本數據提取主成分,計算主成分的綜合得分,并根據這些得分的比較排序來評價甘肅省各市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整個主成分分析過程主要采用統計軟件 SPSS 17.0進行分析。
1.數據標準化處理及確定主成分
首先對甘肅省14個市的14個指標進行了標準化處理,然后確定了3個主成分個數。在對主成分的提取中,本文設置了特征值大于1這一原則,因此共顯示了3個提取的因子。我們將這3個提取出來的公共因子作為分析甘肅省14個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的主成分,3個主成分包含了原始數據的信息總量,可以較好地解釋節能環保產業的影響因素。
2.主成分解釋
從主成分載荷矩表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上載荷較大的是R&D經費支出、固定資產投資額、第三產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總額、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廢水排放量。因此可以將其看作經濟綜合因素的主成分。第二主成分上載荷較大的是煙(粉)塵排放量、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量,因此可以將其看作反映環境因素的主成分。第三主成分上載荷較大的是人均GDP、第三產業增加值,可以將其看作反映經濟發展水平的主成分。
3.確定主成分得分的表達式和權重
運用SPSS 17.0運算得到標準化特征向量矩陣,通過標準化特征向量矩陣可以得到各個主成分得分的表達式
Z1=0.2X1+0.37X2+0.33X3+0.08X4+0.35X5+0.25X6+0.2X7+0.3X8+0.37X9+0.26X10+0.13X11+0.11X12+0.37X13+0.18X14
(1)
Z2=-0.1X1+0.06X2-0.18X3-0.34X4-0.02X5-0.38X6+0.36X7+0.06X8-0.08X9+0.34X10+0.46X11+0.4X12-0.07X13-0.22X14
(2)
Z3=0.62X1-0.05X2-0.14X3+0.49X4-0.26X5-0.11X6-0.14X7-0.14X8-0.09X9+0.25X10+0.09X11+0.32X12-0.08X13+0.22X14
(3)
其中,F1、F2和F3分別代表各市的第一主成分得分、第二主成分得分和第三主成分得分。在得出各個主成分得分的表達式之后,計算各個主成分的權重,計算公式如下
(4)
其中i(i=1,2,3)是第i主成分的特征值,Wi是第i個主成分的權重。則主成分綜合得分的計算公式如下
F=W1F1+W2F2+W3F3
(5)
根據式(1)、式(2)、式(3)、式(4)和式(5),容易得到甘肅省14個市的F1、F2、F3和F的值,具體結果如下。
全省14個市的排名由高到低的具體結果為
(F1):蘭州市(8.934 3)、天水市(0.561 3)、張掖市(0.179 8)、白銀市(-0.275 6)、平涼市(-0.331 1)、嘉峪關(-0.549 9)、金昌市(-0.555 1)、酒泉市(-0.628 0)、
隴南市(-0.901 7)、慶陽市(-0.928 9)、定西市(-0.929 5)、臨夏州(-1.433 7)、武威市(-2.031 2)、甘南州(-2.122 3)
(F2):嘉峪關(5.119 3)、金昌市(1.544 5)、武威市(0.616 4)、張掖市(0.606 0)、酒泉市(0.468 1)、白銀市(0.189 4)、蘭州市(-0.281 8)、慶陽市(-0.327 5)、平涼市(-0.391 2)、甘南州(-1.100 2)、天水市(-1.474 7)、臨夏州(-1.628 6)、定西市(-1.175 2)、隴南市(-1.796 0)
(F3):嘉峪關(1.164 6)、臨夏州(1.140 1)、平涼市(0.980 8)、酒泉市(-0.837 7)、定西市(0.827 6)、隴南市(0.816 3)、張掖市(0.809 0)、天水市(0.094 2)、甘南州(-0.204 2)、白銀市(-0.240 3)、蘭州市(-0.254 8)、金昌市(-0.687 0)、慶陽市(-1.787 1)、武威市(-1.917 9)
(F):蘭州市(5.428 3)、嘉峪關(0.976 8)、張掖市(0.362 9)、金昌市(0.019 8)、天水市(-0.056 2)、白銀市(-0.141 9)、平涼市(-0.215 6)、酒泉市(-0.342 3)、定西市(-0.821 5)、慶陽市(-0.847 6)、隴南市(-0.970 4)、臨夏州(-1.229 2)、武威市(-1.278 9)、甘南州(-1.644 3)
GDP和產業增加值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根據人均GDP來看,甘肅省的省會蘭州市經濟發展水平最高,接下來是天水市、張掖市等。再從節能環保產業的影響因素的主成分得分排名看出,甘肅省蘭州市經濟發展水平高,它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水平也較好。經濟發展水平這個因素對地區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有著極大影響。甘肅省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應發展節能環保技術與設備克服惡劣的生態環境和不利的地理位置,去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出路。
技術進步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力量,節能環保產業具有高新技術屬性,對科技要求較高。本文衡量甘肅省技術管理水平的因素選取的是R&D經費支出和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人數,通過數據可知蘭州市、天水市、金昌市相對來說較高,其主成分得分排名也位于前列。因此,科技水平與甘肅省節能環保產業的關聯度較大,成為影響因素之一。甘肅省應當加大對科技發展的財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雖然本文沒有選取政府規章制度指標去衡量甘肅省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情況,但基于國內外典型的國家和地區在環保產業發展方面的經驗,可以看出政府在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過程中擔任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甘肅省要及時、有效地制定出與各市實際相結合的環境污染標準,更加完善細化的污染處罰規章制度以及排污費用的嚴格征收制度,使環保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尤其是在小微企業融資和稅收政策上給予相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