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色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廣西 百色 533000;2.百色學院博物館 廣西 百色 533000)
廣西14個市當中有8個與越南接壤,其中有12個口岸以及25個邊貿互市點,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邊境地區成為對外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核心區,說明了廣西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除了貿易,“體育+旅游”也是兩國拉動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手段之一,跨境旅游開發已成為當下邊境地區的開拓旅游合作的新方向。自古以來兩國的民族體育就曾有深入的交流,如龍舟、棋藝、武術、競技體育等,現如今也開發了邊境探秘、沿邊騎行、步行穿越、跨境越野、民族傳統體育比賽等體育旅游項目,傳承和豐富邊境旅游。從古到今體育旅游文化做到增進兩國的友誼和拉動兩國的經濟,也就意味著體育旅游發展是廣西旅游客源市場定位之一,對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相對我國其他邊境省份而言,中越邊境廣西段體育旅游文化交流與發展還處于相對發展較緩慢且水平相對比較低的狀態。本文分析中越邊境廣西段跨境體育旅游文化交流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展的構想,為促進中越邊境廣西段跨境體育旅游發展提供參考。
中越山水相連,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自古以來兩國就在政治、經濟、教育、文藝、體育、旅游等領域有深入的交流,現如今也通過春節、三月三、中秋節、3·15建街節等舉行兩國籃球友誼賽、氣排球賽、舞龍舞獅、劃龍舟、百家宴、文藝會演以及盛大廟會等進行深入的民族文化的交流。2008年中國(廣西)紅水河流域民族體育中越全民健身的“兩廊工程”、2000年兩國簽訂《中越關于新世紀全年合作的聯合聲明》、2016年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通過文件的出臺,兩國積極合作交流并簽訂有友好村屯協議,擴大旅游合作等。中越邊境廣西段交流發展較好的崇左市,一年與越南就有30多次文體等活動的交流,一個國慶節東興市就憑借著口岸吸引20多萬游客??梢娭性竭吘硰V西段體育文化交流源遠流長,促進了兩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和體育旅游項目合作的發展,增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拉動兩國的經濟。
中越邊境廣西段沿邊、沿海、沿江,居住著壯、漢、苗、京、仡佬等多個少數民族,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如有德天跨國瀑布、靖西通靈峽谷、靖西渠洋湖、防城的海灘以及豐富的山體、濕地等富有體育旅游價值的地貌景觀,具有紅七軍、紅八軍舊址、鄧小平的指揮攻城和中國九大名關之一的邊關友誼關等紅色體育旅游開發價值資源。因此,根據中越邊境廣西段的自然資源主要可分為四大體育旅游資源:水上資源、民俗資源、地文景觀資源、緬懷歷史紅色資源。
廣西與越南沿邊有東興和防城港處于海灘濱海自然風光,具有白沙灘、金灘等多個規模宏大的沙灘,具有充分開展游泳、垂釣、出海捕魚、沖浪、垂釣、劃船、賽艇、挖沙蟲、漂流、潛水等水上體育運動的資源。
廣西邊境聚集著多種少數民族,這些民俗性的體育運動具有觀賞性、娛樂性、趣味性且人民的參與度都較強的特點,能為中越邊境廣西段的體育旅游提供良好的資源。其中有壯族一直流傳下來的“三月三”歌圩節,兩國一直有深入交流的舞龍舞獅、武術、竹竿舞、搶花炮、打陀螺、劃龍舟、拋球秀、板鞋競技、螞拐舞;苗族的爬桿、跳蘆笙舞;彝族的圍火把跳舞、射箭、拔河;京族的“唱哈節”和天燈舞、拉網舞;等等。
廣西地處喀斯特地貌,有大新的德天跨國瀑布、53號界碑;靖西的大峽谷里10公里薈萃洞穴溪流地下暗河、通靈瀑布;上思的森林十萬大山聚集著奇、幽、古、野等一體;東興與越南交界的大清國欽碑界、靖西的渠洋湖等。適合開展踏青、登山、攀巖、徒步、騎行、露營、野外生存、森林探險、科考、劃船等體育旅游項目。
中越邊境廣西段的百色、龍州、靖西,現存有紅七軍和紅八軍舊址以及鄧小平同志的攻城處的憑祥友誼關、大炮臺,以及大新的天炮臺和烈士陵園、紀念館等這些構成紅色體育旅游的重要資源,可以開展緬懷先烈的愛國主題教育活動和邊關的歷史考古等體育旅游。
旅游是一個無硝煙的獲利戰場,“體育+旅游”是當代人民對美好生活愿望的一種需要,更是解決貧困問題的很好的產業。廣西邊境最近十年來也在努力地發展旅游產業,但是我們很少能在電視或者其他的地方看到廣西中越邊境旅游的宣傳,同時已開發起來的、本應該可以很好地發展體育旅游的景點,但卻因各方面的原因導致游客少使景區和體驗項目被荒廢。如廣西邊境的靖西渠洋湖,沿邊建立30公里的騎行路線,湖中水質不亞于任何湖泊,可以開展騎行,劃水結合當地少數民族風情讓景區火起來,但是如今處于開發倦怠狀態。中越邊境開展體育旅游的倦怠大大地影響中越邊境廣西段體育旅游文化開發和發展。
中越在通行的簽證問題上兩國都出臺相關的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7號)、《邊境旅游暫行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第42號)、《臨時入境機動車和駕駛人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90號),《越南關于越中邊境地區的規定》、越南國發布的《部長會議主席關于在新形勢下組織和管理越中邊境地區市場的第94號指示》、《關于在芒街口岸實施部分優惠政策的第675號決定》等法律法規,放寬了對外國人出入境限制也對邊境旅游通行的問題做了規定。歷來對互往通行兩國都在積極地改進和推行,目前通往越南的簽證問題給市民也帶來相對以往的便利,但是不難發現更多的針對的是旅游團,對不想隨團的散客來說在辦理簽證上依然煩瑣。這也打擊游客前往的積極性,直接影響中越邊境廣西段體育旅游發展。
中越邊境經濟落后,主要以山地為主,長期交通不便,且體育旅游項目的開發沒有主題,缺乏規劃與安排,缺少前期的市場調查和定位,沒有文化底蘊,從而導致開發的旅游產品同質化,沒有新意和核心。受周邊云南省的影響,云南屬于民族風情傳統體育旅游的開發勝地,廣西與之相比相距較大,造成極大的客流心理落差和分流,極大影響中越邊境廣西段體育旅游項目的開發和發展。
自古以來體育既能彰顯一個國家的實力也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美的感受,體育旅游既然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一個新興的旅游方式,就應該極力地發展,但是目前的開發更是依賴于國家層面的開發,那將因為各種因素不能放開手腳去開發,制約著中越邊境廣西段體育旅游項目的開發和發展。
特色是競爭中取勝的法寶,體育旅游是一個新興且是現代文明社會較受歡迎的旅游形式。它有一般旅游的共性,更有自身的特性。因此要抓住特性突出特色才有可能生存長久。中越邊境廣西段集聚著各地特色的民族風情,體育旅游可以結合特色民族風情給人民提供豐富多樣并有文化內涵的旅游品牌;且中越邊境廣西段有多個口岸及邊貿互市點,可以進行邊關口岸觀賞型的體育旅游品牌。做到突出重點樹立品牌,給到來的人民不一樣的感受從而吸引更多游客。
有效的管理才有可能長存和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體育旅游是一個新興的旅游形式,目前開展起來相對混亂,因此,如何做到有效的管理和完善機制是首要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兩國要有明確的、統一的邊關旅游的管理制度,在旅游的開發、保護、簽證、經營等要有明確的條款,特別在簽證問題上,它是吸引顧客的重要渠道,因此兩國要有統一的管理制度來對簽證的簡化或者免簽證等制度,讓游客從簡出行,從而更好地推動旅游經濟和開發旅游和保護邊關旅游資源。
行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體育旅游要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培養專業人才是關鍵。中越邊境廣西段經濟落后、交通閉塞這一方面人才的培養相對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體育旅游的發展。中越邊境廣西段體育旅游專業人才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第一,旅游一般都是靠旅游從業者對游客進行組織,那么這些組織者的專業素質包括言談舉止、異國語言、體育旅游知識專業的掌握、精神面貌、行業操作等方面的培訓,這些方面水平的高低將制約著體育旅游行業的發展;第二,中越邊境廣西段特色在于有豐富特色的民族體育旅游資源,這一旅游專業者必須要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了解民族政策,做到給游客感受到與普通旅游不一樣的體驗感受,那將有助于體育旅游發展和保護。
通過宣傳可以打造品牌的知名度,利于品牌生存與發展,中越邊境廣西段接壤的8個地區中,其中崇左和東興在兩地做得相對較好,能較好地利用特有的民俗節慶建立好邊境村屯的鄰里友好,崇左市通過民俗節慶每年就和越南有30多次的交流以及70多場的文藝演出,并通過著名電視劇的取景,電視臺節目報道,吸引了不少慕名的游客,離防城港東興市較近的越南芒街也在各大媒體的宣傳下,通過開海節以及重大的節慶,吸引不少的游客,單單國慶節每年就有20多萬名游客前往東興市來領略異國的風情。因此,體育旅游項目的開發務必要利用好現在媒體載體的宣傳來提升品牌的知名度,達到生存和發展。
中越兩國歷來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旅游等領域都是互利共贏;“體育+旅游”是一種新型的旅游方式,是文明社會的一種進步產物,是很好利用自然資源帶動經濟、兩國友好合作保護和傳承兩國文化的一種手段。本研究中越邊境廣西段體育旅游文化交流和發展,結合特有的地貌、自然風光、紅色基因、民俗風情和體育融合成具有一般的普通旅游的共性和具有自身特性的特色旅游方式,從而很好地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