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莉,西北有色地質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加大對企業財務收支工作的審計力度,是促進企業發展、適應市場需要的重要方法和根本途徑。而且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直接關系到企業職工的清廉程度,只有杜絕腐敗的企業才能夠走的更遠,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同時也是企業財會政策運轉的重要保障。
2005年,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中指出要逐步實現對國有資產、資源和干部履行責任等情況實行全方位、全覆蓋。這就要求審計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并將各項舉措落實到位,具體到每個部門、每個人員,確保財務收支審計工作的全面、有效。當前,隨著我國社會化進程不斷加快,企業規模也不斷壯大,其財務收支和審計工作范圍也隨之擴大。比如在財務收支審計人員的配備和各部門協作配合上難度也不斷增加,給財務審計工作帶來諸多困難。若類似問題長期存在,則會給企業發展帶來阻礙。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在不同層面、不同程度受政策因素、行政管理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在財務收支會計處理上受行政因素影響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帶來一些干擾。同時,對財務運行狀況的認識不足也會影響財務收支審計工作。例如在大樣本抽樣審查時,審計對象在財務收支管理中存在差異,其審查結果不能準確體現某些財務收支方面的真實情況。另外,也存在一些審計部門未依據審計流程制定合理有效的審計工作計劃,對審計報告、審計復核等工作重視度不夠,對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分析總結,影響財務審計工作效率。
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壯大,其市場化水平也不斷提高,這便對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企業財務收支審計人員由于自身專業知識水平不足,對財務審計工作不夠重視,不能正確認識其重要性;加之對財務收支狀況也未進行深入、全面地了解,使得不能準確發現財務收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不能針對財務收支工作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企業發展。
審計部門是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監督的重要職責部門,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是保障財務收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這就要求企業管理層要重視和支持公司財務審計工作,并給予審計人員提供安全、獨立的工作環境,確保財務審計工作的高效。同時,在人員配備上,不能出現審計人員兼任它職或被兼任的情況;在部門職能設定上,不能出現與審計部門職能相似或相違背的部門機構,以保障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審計人員的專業性、審計工作的公正性,從而提高企業風險識別能力,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隨著企業發展規模的擴大,財務收支審計工作也需要跟上其發展步伐,不能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絆腳石。在審計部門的人員配備上,要結合企業發展實際,針對分公司或子公司的財務情況,靈活增設審計工作職責,以擴大企業審計隊伍。同時,也要根據不同分公司或子公司的發展狀況,因地制宜的采取合理有效的財務收支統計、審計方法,進一步提升企業實力。另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財務收支審計工作中對一些數據進行核算時,要充分、高效利用技術優勢,降低、減少信息數據誤差,從而提高企業財務收支風險識別能力。
財務收支審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強、技術性高的綜合性審計工作,不僅需要審計人員熟悉審計工作內容和相關法律法規,還需要對企業運營戰略和方向以及財務收支狀況與特點有深入了解。同時,隨著市場競爭日漸多樣化,審計人員還需要不斷更新自身專業知識水平,開闊財務審計管理視野,提升業務能力。因此,企業亟需開展對審計人員的培訓學習工作,要長期性地組織審計人員開展交流會,相互學習審計經驗,從而改進審計工作方法。也要加大審計人才引進力度,壯大高層次審計人才隊伍,提高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效率。
財務審計風險識別標準涉及財務、審計、管理、項目等眾多領域,涵蓋貨幣資金管理、預算管理、稅務管理、財務報告、投融資、會計核算等眾多問題,其目的在于提升企業財務收支審計水平,為企業贏得發展機會。由于審計部門的專業性強、工作重、人員少,其它部門可替代性低,因此需要建立財務審計風險識別標準,梳理財務收支管理環節和流程,提高企業財務審計風險識別能力。
隨著市場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也面臨著監管部門的諸多強制性要求。比如設立審計部門往往不是企業自發性行為,而是其強制性要求之一;亦或者是上下級單位為實現業務對接而組織成立的,因此在企業內部的地位往往不高,甚至是“冷門”,這種不恰當的地位也使得其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發揮。而美國頒布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中強調了要強化內部財務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和控制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故而要通過建立財務審計風險識別標準和綜合績效考核評價體系,評估財務審計部門對企業的重大貢獻和重要作用,提高內部審計地位,從而提升企業內部審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