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學軍 侍梅,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2018年5月國務院對增值稅稅率進行了調整,將增值稅稅率調整為16%、10%、6%三檔。其中制造業、采掘業等行業稅率調整為16%,房地產、交通運輸以及建筑行業調整為10%,服務業等調整為6%。2019年4月1日在兩會上進一步對增值稅稅率調整情況進行了明確,提出了13%、9%、6%三檔稅率。其中制造業、采掘業等行業稅率由16%調整為13%,房地產、交通運輸以及建筑行業由10%調整為9%,服務業等行業保持為6%的稅率不變。雖然服務業等行業保持為6%的稅率不變,但是出臺了一些稅收抵扣的配套措施為服務業企業實現減稅,充分表明了國家要想促進經濟發展的決心。
增值稅下調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企業稅負的降低,拓寬了企業的利潤空間。稅負是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企業發展由于受到外界環境和內部因素的影響,企業成本不斷上升,稅負的影響非常之明顯。以我國著名的華為企業為例,華為2018年所繳納的稅金是其當年凈利潤的2.29倍,高昂的稅負直接對企業利潤造成巨大負面影響。華為僅僅是稅負過重巨大群體中的一員,這種情況存在著一定的普遍性。增值稅下調之后企業的進項稅率與銷項稅率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可抵扣稅額有所增加,有助于企業稅負的降低,企業可以將更多的資金用于運營和發展。
現階段,我國已經逐漸與國際接軌,實現了經濟全球化發展,各行業間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要想提升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產品銷售價格的定位非常重要。從產品出口角度出發,由于增值稅是企業生產環節末端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值稅的下調有助于形成價格優勢,提升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我國制造業為例,現階段我國制造業企業產品競爭對象主要為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以及越南等國家,而這些國家制造業企業增值稅稅率降低,有的甚至降到了5%,我國原來17%的稅率難以促進企業產品形成價格優勢。而增值稅下調之后,在同等產品質量基礎之上增加了競爭優勢,有利于產品出口,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從產品進口角度出發,增值稅稅率的下調直接促進產品進口成本的降低,降低企業稅負。根據湖南省政府所披露的2017年進口數據來看,該省當年進口產品價值868.8億元人民幣,但是根據其各類型的產品按減稅后稅率進行核算的話,該省減稅額度高達5億元人民幣。這里最典型的企業就是鋼鐵企業,漣鋼、湘鋼、冷鋼這三家企業生產需要進口鐵礦石,每年耗用鐵礦石約2000萬噸,基于零關稅,如果增值稅稅率在下調1%的話,這三家企業可以減輕1億元稅負。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經濟發展結構已經發生了一定變化,由加工向著精加工方向發展,企業產品附加值之間提升。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產品如果能夠實現精加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大幅度提升農業企業利潤,促進農業蓬勃發展。但是現階段我國農產品加工量僅為55%,遠遠低于發達國家80%的水平,這與我國農產品精加工企業稅負過重有著直接的聯系,在增值稅沒有下調的情況我國農產品精加工企業需要承擔11%的進項稅率與1 7%的銷項稅率,出現了“高征低扣”的局面。增值稅下調之后,我國農產品精加工企業稅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減輕,再加上國家其他稅收政策的鼓勵,有利于企業的轉型升級。
增值稅是企業生產環節末端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值稅的下調有利于市場內需潛能的釋放,促進消費進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雖然增值稅征稅鏈條中區分了進項稅和銷項稅,采取差額征稅的方式開展征稅工作,但是在增值稅鏈條末端增值稅稅負最終轉嫁給了消費者。增值稅稅率下調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間接導致產品價格的下調,能夠使更多的消費者接受和購買產品,刺激和擴大內需消費。
“營改增”在全國范圍內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的稅負,而增值稅稅率的下調更加凸顯出了減稅效應。從我國建筑行業減稅情況出發來看,建筑企業具有規模大、周期長、覆蓋面廣等特點,雖然“營改增”是一項減稅政策,但是并非所有的建筑企業都通過“營改增”實現了稅負的降低。根據中國建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我國一些建筑企業稅負不降反升,稅負加重企業甚至達到了60%。在這種情況下,國務院進一步下調了增值稅稅率,稅率的降低對于降低稅負具有一定的直接性,進而緩解了建筑企業的稅負壓力,凸顯出減稅效應。
總而言之,“營改增”全面實施之后增值稅稅率進一步下調間接給企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主要體現在減輕了企業的稅負、促進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激發內需潛能以及凸顯出減稅效應等效用,有助于實現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實體經濟持續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