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雨珂 鄭新娜,沈陽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財務會計屬于企業會計的一大分支。財務會計人員在開展相關工作時需經過一系列的會計程序,為決策者提供有價值和執行力的信息,推進企業領導者做出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決策。財務會計本身具有哲學性,且與中國傳統哲學高度相關,所以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度探索。
就中國傳統哲學的內容而言,其核心就是陰陽論。陰陽是一種簡樸而又博大的中國古代哲學,這是古代哲人在對自然規律以及推動其發展變化的根本因素進行探究后總結出的哲學思想。陰陽是一種表達事物本性和關系的方法,也是對自然界的客觀規律的集中闡述。可以說,陰與陽是相互依存的關系,陰陽皆是因對方的存在而存在,這是陰陽的互體關系。而陰陽還相生相克,既存在陰消陽長又存在陰陽互轉。所以,陰陽代表的是世間萬物所具備的兩面性,既非完全對立,也非完全統一,必須以辯證的哲學眼光去看待它們之間的關系。陰陽學說作為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其中,最為典型的應用領域就是中醫領域和會計領域。會計學自身的哲學特性以及辯證的工作開展方式,與中國傳統哲學之間可以實現互聯,借助于中國傳統哲學開展會計哲學理論的深度研究和會計工作的高效開展十分具有可行性。
筆者以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陰陽學說為例,對中國傳統哲學與財務會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論述。從陰陽學說的角度來看待財務會計工作內容,以陰陽來劃分事物的兩面性,學會以辯證的眼光和思維方式深入研究財務會計學科。
企業的財務就是企業的資金以及其運動情況。對于企業而言,資金運動方式主要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財務支出,而另一方面則是財務收入;而在資金運動的過程中,則會形成一個以資金籌集、資金分配、資金付出、資金回收為閉環的循環運動。那么,從中國傳統哲學的角度來觀察財務時,我們可以將企業的資金支出看作是陰,而將企業的資金收入看作是陽,以陰陽之間的關系來看待企業自己收入和支出運動。中國傳統哲學中講究陰陽平衡,也講究陰陽調和。而企業也需要保持資金收入和支出之間的平衡才可以實現長遠發展。由此可見,以中國傳統哲學來看待企業的財務問題十分可行。
在對企業的財務進行細分時,我們發現無論是資金支出還是資金收入,在單一的方面中也可以表現出陰陽之分。就企業的資金收入而言,企業資金收入的渠道主要分為資金籌集和資金回收,一個是自外向內流入資金,需要及時償還;而另一個是企業自身資金的循環利用。二者雖然都被稱之為資金收入,但是由于其資金來源以及處理方法的不同,可以被看做是陰陽兩方面。同樣,在企業的資金支出方面,也可以以陰陽劃分。企業資金被分配于企業內部實現再生產與企業資金用于償還貸款或分配股東利益都屬于資金支出,但是從其應用的方向以及財務流程上來看,二者可以劃分出陰陽,而且具有陰陽互通的規律。
復式記賬法的出現使得企業記賬方式出現了極大的變革。尤其是其中應用最廣的借貸記賬法。以借和貸為記賬符號進行記賬,在實踐中將借方記錄在左而貸方記錄在右。那么,我們可以根據借貸記賬法的特性,將借看作陽,將貸看作陰。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之中,資產類信息為借方科目,負債類信息則為貸方科目。企業發展過程中,資產負載表中的借方和貸方科目金額要保持一致,才可以確保企業利益不受損,而當雙方數值一致時則達到單筆業務的陰陽平衡。同時,無論是資產類科目還是負債類科目之中,都可細化出借方和貸方,這也意味著無論是屬性為陰還是屬性為陽的會計科目,其內部都可再次劃分出陰和陽,出現了陰陽之中另有陰陽的情況。此外,陰陽之間也可以相互轉化。那么,這種關系在會計之中也有具體的表現。比如,在企業的應收類會計科目中,出現了超收現象,那么就會出現應收變應付的情況。若企業在收賬款時,所收自己超出了實際金額,則此項業務的性質就會從資產類轉變為負債類;反之,如果企業支付的款項超出了應付范圍,就會變成預付款項,那么其科目性質也同樣會發生轉變。此時,會計科目之間的性質互轉就可以被看做是陰陽互轉。
陰陽學說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重要內容。在當代,陰陽論就是辯證法則,而以辯證法則開展財務會計工作則十分有助于其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所以,財務會計工作與中國傳統哲學可以實現有機結合。中國傳統哲學的相關內容,可以成為推進財務會計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開展的思維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