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敏 盧凌美 Min XIE Lingmei LU
(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浙江 寧波 315000)
課堂教學質量是由教學輸入質量、教學過程質量和教學輸出質量構成的鏈式體系,其最后的輸出質量即學生的成長成才是社會各界直接認知職業院校課堂教學質量的基本標尺。因此,從課堂教學輸入、過程到輸出各環節上建立各有側重、職責明晰的權責關系,是推進課堂教學質量治理利益相關者權責明晰的關鍵一步。可從三個層面對職業院校課堂教學質量治理內外部利益相關者進行歸類,在宏觀層面,有政府、行業企業、評估機構(社會力量的代表)等為核心的治理主體;在中觀層面,有以職業院校的教務處、教學委員會、督導處等機構部門為主的治理主體;在微觀層面,有以教師、學生、教學指導人員等為核心的治理主體。不同層面利益相關者在課堂教學質量治理上的作用程度和預期效果有所差異,為此,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將政府和職業院校歸為潛在利益相關者、行業企業、評估機構、社會其他力量等歸為預期型利益相關者、教師和學生歸為確定型利益相關者。并根據不同層面利益相關者的作用情況不同而建立相應的權責秩序:針對潛在利益相關者,以制度規制為主推進各利益相關者之間建立分工明晰的權責秩序;針對預期型利益相關者,以功能規制為主推進各利益相關者之間建立井然有序的權責秩序;針對確定型利益相關者,則應以內容規制為主推進利益相關者之間建立工學結合的權責秩序。
課堂教學輸入這個階段的質量治理利益相關者主要由政府、職業院校、企業三者共同組成,其中,政府在宏觀上引領和統籌著課堂教學輸入環節的協同治理并起著主導作用。首先,要明晰政府在課堂教學宏觀輸入質量治理上的主要權責,執行好投資者與宏觀管理者的職能。政府應通過對教學經費、教學場地、教學環境等投入來保障職業院校的基礎性教學輸入質量;同時在宏觀層面通過制定政策法規、職業教育教學發展規劃等引導職業院校的發展性教學輸入質量;再者,政府應以政策鼓勵并引導職業院校與企業圍繞學生培養進行共生合作,為校企之間共同進行課堂教學輸入質量治理提供便捷,建立相關機制監督和協調各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其次,職業院校作為課堂教學質量輸入的主要承受者、直接責任人和潛在受益者,應保障學生資源、教師資源、課程資源等軟件資源輸入的質量,以確保運轉課堂教學基本活動的需要,同時應建立多渠道的教育教學經費籌措機制,以確保除政府投入外的硬件和軟件發展性輸入上的自給自足。再次,企業作為課堂教學質量輸入的直接接受者和預期受益者,應通過投入教學發展資金、實訓設備、技術人員、校外實訓場地等校企合作的方式參與課堂教學輸入質量的治理,從而成為職業院校課堂教學輸入質量提升的重要外生性力量。
課堂教學過程是對課堂教學所輸入的軟硬件資源進行加工和處理的過程,是課堂教學質量治理的核心環節。這個階段的質量治理主體主要由職業院校、企業、評估機構、教師、學生共同組成,其中,職業院校主導著課堂教學過程質量的協同治理,課堂教學過程質量的治理主要是對課堂教學基本運作所需的教學活動、教學管理、教學評估等內容和體系進行過程性的教學質量控制。首先,職業院校享有課堂教學過程的自主治理權,自主構建內部教學質量標準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規范教學活動、教學管理、教學研究等方面的治理秩序,規避教學過程質量治理上的隨意和過失,糾正教學過程質量治理上的偏差和過錯,從而確保教學過程質量的“實時監控”。其次,企業享有課堂教學過程質量的協作治理權,通過參與教學活動協作職業院校對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過程質量治理;同時通過參與教學質量標準的建構對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規格和效益進行指導,從而引導職業院校教學與企業生產的無縫對接。再次,評估機構作為社會力量的代表享有課堂教學過程的輔助治理權,通過發揮其評估權利輔助、監督并制約職業院校教學過程質量治理的自主權,從而督促職業院校更好地改進課堂教學方式,并提升課堂教學過程質量治理的效果。最后,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室層面的治理主體,教師應立足讓學生高效獲取職業素養和技能這一培養目標,通過創設特定的生產與工作情景,將理論教學滲透到操作規范中,實現以“做”為紐帶的“教”和“學”之間的無縫銜接,從而有效拉動“理論”與“實踐”、 “生產”與“教學”“學習”與“工作”之間的協同發展。
課堂教學輸出是指通過教學過程性運作后的產出與產品,如學生的作品、學生的創業就業、學生的社會影響力、教學模式、教學成果和教學特色等。這個階段的課堂教學質量治理利益相關者主要由評估機構、企業、政府共同組成,其中,評估機構整體主導著職業院校課堂教學輸出質量評估的治理,課堂教學輸出質量的治理主要表現在對課堂教學產出與產品的評價上。首先,評估機構在職業院校課堂教學輸出質量的結果評價上具有主導權,其通過科學的評價方式和真實的評價數據,如實反映職業院校課堂教學輸出質量的結果,如就業率、升學率以及成果獲獎等,以保證教學質量評價的公正、公開和公平,從而彰顯評估機構的專業權威及課堂教學輸出質量結果評價的主導作用。其次,企業在職業院校課堂教學輸出質量的結果評價上具有參與權,其通過對職業院校輸出的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的適應力、創新力和創造力等狀況的掌握和反饋,從而客觀評價職業院校課堂教學輸出學生的質量。最后,政府在職業院校課堂教學輸出質量的結果評價上具有輔助權,其宏觀協助職業院校課堂教學輸出質量的成效評估。政府主要通過對就業率、失業率等社會事務治理上調控作用的發揮,以實現對多方治理力量的有效整合,從而成為輔助評估機構進行有效評價的重要外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