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研究設立熱帶雨林等國家公園,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按照自然生態系統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實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睘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與海南省著手推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著力構建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2019 年1 月23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試點方案》按照《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要求,以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為基礎,以熱帶雨林資源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為重點,以實現國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傳承為目標,通過理順管理體制,創新運營機制,健全法治保障,強化監督管理,推進熱帶雨林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
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一是筑牢海南綠色生態屏障的關鍵舉措。中國熱帶雨林資源極其稀缺,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南部、臺灣南部、廣西南部及西藏東南河谷地帶。海南熱帶雨林是中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島嶼型熱帶雨林,資源極其寶貴。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對筑牢海南綠色生態屏障極其關鍵、十分必要。
二是保護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有效途徑。海南擁有獨特的自然地理景觀和完整的植被垂直帶譜。自20 世紀60 年代海南省第一個自然保護區——尖峰嶺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相繼建立的各類自然保護地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和恢復了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但是由于歷史原因,當地熱帶雨林物種特色與群落特征受到威脅,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迫在眉睫。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集中連片整合現有自然保護地,創新保護管理體制,實現統一規范高效管理,實施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能夠更加有效保護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從而實現珍稀自然資源的世代傳承。
三是拯救中國熱帶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迫切需要。海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地貌類型,孕育多種熱帶特有、中國特有、海南特有的珍稀動植物種類,是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的寶庫。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整合多個單一自然保護地,修復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建設生態廊道,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搶救瀕危物種、維持區域生態平衡。
四是探索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路徑的具體實踐。海南熱帶雨林集中分布的區域是海南島主要江河源頭和重要水源涵養區,是海南生態安全的制高點和平衡點,也是黎、苗等少數民族傳統聚居地。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有利于正確把握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增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促進當地脫貧,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